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东北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哪个更好
1、东北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二十年都是与清华在全国高校中数一数二,傲视群雄,在业内享有顶尖的声誉。
2、现在尽管东北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比许多控制科学与工程强校低几十分,生源质量比她们差得多,但东北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无论是控制科学与工程旗下的本硕博机器人竞赛成绩,还是自动化控制在自己特长领域的科技成果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都做到了中国高校中的第一。
3、控制科学与工程中包含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视觉传感、人脸识别、算法、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媒体传感网络、运动控制、导航制导技术、智能移动机器人、飞行机器人、云机器人与视觉感知等等方面(领域)。
4、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专业东北大学全国第一。以东北大学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等专业学生为主力的机器人竞赛团队荣获了十几个国内外机器人大赛冠军,连续五次代表中国高校参加亚太地区高校机器人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的超级强大,才会源源不断的从“末流质量”生源中涌现出全国顶尖选手、战胜比东北大学录取分数线高几十分的学校、取得全国第一的竞赛成绩!
5、东北大学早在2015年9月,就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国内985高校首个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
6、学院现有“机器人科学与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两个二级学科,均设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均隶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7、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有: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人机交互技术、媒体传感网络、云机器人系统等。
8、学院毕业生可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电子技术、自动化及计算机等行业领域就业,如微软、百度、阿里、腾讯、华为、中兴、大疆、航天科工、沈阳新松等,也可在众多新兴的人工智能、智能系统高技术企业发展,或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深造。
9、机器人就业岗位也被列为未来十大高薪岗位。
10、收入方面:结合目前东北大学以及机器人学院对以往毕业生的摸底情况,可以看出从事机器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平均收入一般要远高于同期毕业的其他专业学生,如果是从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工作,收入更高。
11、东北大学牛牛实验室成立于1997年,是东北大学“985工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实验室、机器人大学生创新基地、东大“牛牛”足球机器人研发基地。
12、东北大学建有无人机系统平台、云机器人平台、视觉感知平台、智能移动机器人、人机协作等多个先进机器人创新平台,建立了仿生移动机器人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实验室,工业机器人实验室、飞行机器人实验室、人机协作实验室,云机器人与视觉感知实验室、智能自主机器人实验室。拥有移动机器人系统、群机器人智动化系统、多机器人智能视觉感知系统等一批居于国内一流的机器人实验系统。移动机器人感知系统、智能仿生腿与异构双腿机器人、仿人机器人系统、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等等。
13、东北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以智能机器人为主体展开教学。学生不但掌握机器人基本知识,同时掌握人工智能技术。这种掌握算法、软件和硬件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目前在国内外都非常亟需,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14、一款让手语“发声”的智能臂环最近在东北大学面世。这种能将手语转化为文字、声音甚至是手势图片的设备,有望为听障人士提供新的交流“神器”。发明者为东北大学的学生团队,他们为这款设备命名为“舞指科技”。东北大学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生曾振是发明团队成员之一。
15、“对于众多的听力障碍者来说,手语是他们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是他们的心灵在指尖跳出的舞蹈。”曾振说,“我希望自己能帮助听力障碍者找回属于自己的‘声音’。”
16、他说,“舞指科技”系统由肌电臂环、云端数据、App程序组成。臂环通过接收听障者的21维手部关键点的信息以及8维肌电信号信息,完成手臂运动轨迹的信息记录;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标准手语进行对比,最终将其转化为文字、语音、图片呈现于终端。
17、用户的第一次体验令曾振记忆深刻。“当用手语打出‘谢谢’二字,紧接着传出声音的那一刻,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曾振说。
18、与传统手势识别方法相比,使用肌电臂环可避免光照、遮挡、干扰和手指细微动作无法捕捉等缺陷,在便携实用的同时,增加了手语识别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19、“这是一款可以不断学习的设备。”曾振说,“用户使用产品一段时间后,根据个人手语习惯,臂环也会更加智能,识别精准率也更高。”
20、“舞指科技”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目前,曾振和团队成员成立了沈阳舞指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将这一发明尽快推向市场。
21、“我们希望这个产品今年能够顺利量产,在合作单位进行试点试用,尽快让听力障碍者和外界无障碍沟通,真正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这个多彩世界。”曾振说。
22、东北大学机器人学院研究生两项科研成果被机器人国际顶级会议IROS2020接收
23、近日,机器人国际顶级会议IROS(IEEE/RSJ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lligentRobotsandSystems)2020接收结果公布,东北大学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吴艳敏、王鹏的两项科研成果被录用。
24、吴艳敏为第一作者、张云洲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EAO-SLAM:MonocularSemi-DenseObjectSLAMBasedonEnsembleDataAssociation由东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共同完成,东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该论文以机器人环境感知为研究目标,首先提出了一种集成数据关联策略以应对SLAM中的不同测量量,然后采用孤立森林和线段对齐算法估计物体位姿,并提出了一种轻量化语义地图的构建方法,最终创建了半稠密语义地图和面向物体的轻量化地图。这项研究突破了语义SLAM的局限性,对于机器人感知、导航、抓取等任务过程中实现精准决策与交互具有重要意义。
25、王鹏为第二作者的文章TP-TIO:ARobustThermal-InertialOdometrywithDeepThermalPoint由东北大学机器人学院REALLAB课题组与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共同合作完成,东北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指导教师为方正副教授和SebastianScherer教授。该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红外图像上的特征点提取网络(ThermalPoint),在提高实时性的同时仍能维持精度,还通过新的网络训练方式,将仿真和真实的固定模式噪声施加到训练集,提高了网络的抗红外图像固定模式噪声的能力,最后将其应用于视觉惯导里程计算法(VIO)。该方法的提出使得机器人在烟雾等极端场景下实现鲁棒的位姿估计成为可能。
26、据悉,IROS由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和RSJ(日本机器人学会)共同举办,是机器人领域三大国际顶级会议之一,今年的主题为ConsumerRobotsandOurFutur,接收来自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机器人视觉、传感器、云机器人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会议开办三十余年来,其展示的成果为机器人技术、产品和服务水平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7、据了解,REALLAB课题组已连续两年在IROS上发表文章,去年,机器人学院19届硕士毕业生赵世博为第一作者,方正副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ARobustLaser-InertialOdometryandMappingMethodforLarge-ScaleHighwayEnvironments被IROS2019收录,该研究成果由东北大学,腾讯无人驾驶实验室,卡内基梅隆大学共同完成,东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该论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激光惯性里程计和建图方法,可以实现在大型高速公路环境中实时低漂移和鲁棒的姿态估计。这项研究很好的克服了无人车在高速、动态场景下的位姿估计问题,将SLAM理论实用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8、东北大学在智能机器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29、近期,东北大学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聚焦机器人领域的智能导航、自主编程、交互协作的交叉共融开展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
30、共融机器人代表了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其所涉及的非结构环境中的多模态感知与情景理解、基于生物信号的行为意图理解、人机自然交互、机器人个体自主与机器人群体智能,一直是国际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挑战性研究课题。
31、在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方面,研究成果“Real-time3DSingleObjectTrackingwithTransformer”被多媒体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EEETransactionsonMultimedia》(中科院一区Top,JCR一区)录用,将于2022年末正式出版,该成果旨在研究移动机器人在三维点云场景下的目标跟踪任务。通过探究三维点云数据稀疏特性给目标跟踪带来的挑战,该项研究提出了将孪生网络以及Transformer结构有机结合的PTT-Net网络(图1),有效地解决了远距离或遮挡情况下点云过于稀疏而导致目标跟踪效果不佳的问题,对于推动智能机器人环境感知研究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2、在机器人自主编程方面,研究成果“JoiningForceofHumanMuscularTaskPlanningwithRobotRobustandDelicateManipulationforProgrammingbyDemonstration”在国际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IEEE/ASMETransactionsonMechatronics》(中科院一区、JCR一区)上正式发表。该项成果通过研究解决机器人非结构环境下的演示者自然行为辨识、复杂力/位混合装配过程建模与装配技巧的自主编程等科学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机器人柔性装配理论和技术,实现非结构化环境下的多种类、精密高效的人-机协作装配(图2)。此项研究将能够降低机器人使用门槛,拓展工业机器人在电子制造领域应用,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市场应用价值。
33、在多机器人交互协作方面,研究成果“Dissipativity-BasedConsensusTrackingControlofNonlinearMultiagentSystemsWithGenerallyUncertainMarkovianSwitchingTopologiesandEvent-TriggeredStrategy”在控制论领域顶级期刊《IEEETransactionsonCybernetics》上发表,将于2022年11月正式出版。该研究针对具有外部扰动的时变时滞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考虑了具有不确定性和部分未知元素的广义不确定马尔科夫跳变切换拓扑结构,建立了模态依赖的分布式协议和事件触发机制,从而减少不必的通信负担,提出了一种模态和时滞项依赖的增广多重积分能量函数分析方法,解决了干扰情况下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领导者和跟随者耗散一致性跟踪控制问题,为实际场景下的多机器人交互协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34、上述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产品性能优化及工程化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智能工厂的人机协作型机器人协同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的资助,获得了辽宁省机器人智能感知与交互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与沈阳市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的支持,相关成果分别由机器人学院专任教师方正、王斐和王军义等完成。基于上述成果,机器人学院已携手未来技术学院,以“四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解决机器人领域世界科学难题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持续在国家经济主战场和人民生命健康领域发挥“机器人+”的作用,积极开展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交叉研究,并探索该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35、东北大学在广东佛山设立研究生院
36、佛山市政府、东北大学与顺德区政府签署三方共建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协议,共同打造研究生培养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汇聚高水平师资队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37、立足工业应用,佛山研究生院将充分发挥东北大学优势科研方向引领作用,重点围绕智能制造、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等重点领域建设创新中心,坚持国际视野与标准,通过教育模式创新和学科交叉创新,产出世界一流原创性科学成果。特别是面向佛山制造业发展共性核心技术需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产业发展需求,促进佛山产业与东北大学优秀学科专业和创新团队合作,开展国家和地方科学研究项目、技术攻关项目、产业科技项目和企业技术开发与工程化项目等。
38、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将在佛山建设子平台和分中心。同时,依托智慧系统国际合作实验室、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大型装备智能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在佛山建设子平台。
39、东北大学佛山机器人学院揭牌成立建设高水平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
40、2020年1月13日,东北大学佛山机器人学院揭牌仪式在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总部大楼举行,校企将携手建设高水平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以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机器人学院为目标,全力推进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暨东北大学佛山机器人学院建设,助力佛山顺德机器人谷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未来,双方将在共同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汇聚机器人领域高端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41、“未来这里将会建成一个像硅谷一样的机器人谷,全世界优秀人才汇聚一堂,产业集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人才众多,这将是多么美好的画卷。”
42、东北大学,著名的八大工学院之一,教育部公布的一期34所985高校之一,现在是多学科并举的全国工科前10名的全国顶尖级工科强校、IT牛校、人工智能顶尖级牛校(东北大学的一些文科专业也很好),全国二三十所具有中央部委选调生推荐资格的985高校之一、教育部在双一流第一轮建设期间公布的“整体实力强、专业学科综合优势明显”的全国首批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的12所顶尖理工科985高校之一(东北地区高校只有东大、哈工大入选)。
43、东北大学的自动化控制、(智能)机器人工程专业、人工智能技术(专业)、软件、计算机等这些当今和未来的大热门学科专业都是全国顶尖(级)的实力,这些方面的整体实力东北大学全国前几名,在由八大工学院(包含所谓的四大工学院)演变为现今的大学中最强,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高校中都是第一或数一数二。
44、东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通过全国顶尖级的控制、计算机、软件、(智能)机器人等的交叉深度融合,推进与世界顶尖大学的战略合作与合作育人,联合华为、东软、新松机器人等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基地,为国家未来工业智能和信息通信技术产业输送高质量人才,培养从事未来工业智能原创技术的复合型、创新性领军人才。
45、第四次工业革命已走来,人工智能时代已到来。抢占世界未来技术的制高点、抢占先机,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大学都至关重要。在未来技术、新工科等方面,东北大学等走在了全国高校的最前面。拥有未来技术的大学必然是世界一流大学。
二、沈阳大学怎么样啊
沈阳大学在东北地区来说还是不错的,学校占地面积5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666.19万元,图书馆藏书178.75万册,电子图书674.31万册。
在长期发展进程中,相继合并沈阳财经学院、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高校)、沈阳教育学院、新民师范学院等院校。
三、东北师大2024体育生收多少人
1、东北师大2020年体育生大概收90人左右。
2、东北师大是教育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经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我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单独招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