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中国足球的希望真的在新疆吗
1、中国足球发展了这么些年,中超球队已称霸亚洲,而中国国家队却丝毫看不到希望。在谈到如何提升中国足球时,诸如什么归化外援,利用延边朝鲜族和新疆少数民族的特殊基因等途径都被广泛讨论,言之凿凿,仿佛这些在未来真的就能改变中国足球一样。
2、追本溯源,新疆维吾尔族与今天的土耳其人身体上确实要比一般内地的汉民强壮。与维吾尔族同宗的土耳其,他们的国家队多次打入欧洲杯和世界杯,在世界大赛上也有着非常好的发挥。阿森纳中场厄齐尔是土耳其裔德国人,说起来跟咱们的维吾尔兄弟也算是“老乡”,从外表上看,厄齐尔的相貌特征与新疆维族人长得颇为相似。厄齐尔也曾坦言,“德国人的纪律性和战术素养,与土耳其人的技术天分,都对我的比赛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也很自豪,能吸取两种文化的精髓。”如此看来,新疆维族人确实在足球天份上要比内地的汉民强那么一丢丢。
3、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新疆没有出一个厄齐尔,为什么现役国脚里没有一个新疆人?为什么新疆没有一支中国顶级联赛的球队?还是新疆的厄齐尔与C罗都在路边烤羊肉串而没有被球探发掘?
4、从足球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政府和地方企业在足球上的投入相当有限。而在现行的体制培养下,新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什么可优越性。纵然天分再好,缺少必要的青训体系培养也很难成才,厄齐尔也是被沙尔克04足球俱乐部看中,签约加入沙尔克04青年队,才从此走上了职业的道路。
5、所以,不要把中国足球崛起的希望押宝在新疆足球,这个担子太沉,新疆人背负不起。我们作为亚洲黄种人,应该更多的学习日韩,学习他们的校园足球,学习他们的战术打法,这才是中国足球崛起的正确途径。
二、中日足球的差距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1、中日足球差距不仅反映在成绩上,还体现在青训体系,联赛健康度等等诸多方面,但归根结底,差距是我们对于足球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上。
2、国足问题是个世纪难题,你说是人种问题,看看隔壁日本和韩国队;你说是人才匮乏问题,看看中国在田径领域的进步;你说是团队精神的问题,看看中国女排;你说是教练的问题,世界顶级教练换多少个了;你说是球员文化素质差的问题,非洲球队的队员受教育程度会比我们高?你说是我们对待足球功利化,但哪个球队不追求成绩呢?
3、对于足球这门学科,我们还是没能掌握内在规律,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联赛建设、青训体制、选材体系都存在问题,但现在仍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眼巴巴的看着日本足球大步流星的甩开我们,直到一骑绝尘而去,现在更是连其项背都望不见啦。
4、日本足球发展到今天,是因为他们在正确认识和理解足球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出一整套至上而下的足球发展归化,而且坚持不懈的全方位执行和落实。足球发展方面我们不缺计划,但计划是否符合足球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经过详细的调研,是否结合我们实际?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到位?这个答案不言自明,所以如果不搞一次彻头彻尾的足球革命,中日足球差距还会继续拉大。
三、怎么样才能去足球俱乐部工作
追逐足球梦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有一点是不可或缺的,那便是对足球的热爱。今天带给大家一位95后足球少年蔡天的追梦故事,为了热爱的足球,他是怎样一步一个脚印踏上梦想的征程,本科就读与体育并不相关的专业又是怎样获得欧足联教练证的?
1996年出生的蔡天,喜欢在球场上的踢后腰,是一位阿森纳球迷,偶像是枪手传奇射手亨利,从年龄上来看是一位标准的“U23”。不过他的身份并不是球员,而是一位走在教练路上的体育人。与蔡天取得联系是在今年9月份,彼时的他正在上海上港俱乐部梯队做实习教练。他在球队中的日常任务是协助上港U17主教练的专项训练安排,以提升球员们停、传、控、射等关键技术的指标。
在上港与U17队员的合影(蓝色衣服为蔡天)与大多数95后一样,蔡天喜欢足球的源动力来源于2002年韩日世界杯。那是迄今为止中国足球唯一一次在世界杯这样的舞台上出现,尽管没能取得一场胜利,但它所带来的足球效应却不知道在多少中国年轻人的心中埋下了足球梦的种子。
“01、02年是中国足球的黄金时期,那时候在幼儿园就有足球启蒙教练,之后上小学也一直在踢校队,稍微大一点就在深圳南山区队踢球。”从接触到融入,足球不是蔡天生活中的唯一,却是他成长的最完整见证。在球场上,蔡天最喜欢踢的位置是后腰,最欣赏的球员则是皮尔洛。“其实每个教练对我定位不太一样,后腰、前腰、边锋、边后卫这些位置在不同时期我都踢过,感觉这种多位置的经历对我教练的学习很有帮助。”而在世界足坛,从中场位置出身的教练相对其他位置更多一些。不过当我们谈起世界足坛,蔡天补充道自己最大的偶像是亨利,随后他还讲了一段自己与亨利的小故事。“2005年亨利作为百事可乐代言人来深圳,当时是在一个网球场开球迷见面会。到了送福利环节,亨利随机开大脚发放了很多个签名足球,唯独走来我这边,手把手递给我了这个签名足球,可能是当时长得比较嫩的缘故吧(笑),我都不敢伸手去接,还好我妈在我旁边。”
就如同一起踢球的小伙伴一样,蔡天也希望有一天可以在职业赛场上登场。但当他开始读中学,踢球的环境却与他的梦想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冲突,父母和学校的老师都希望他将更多的心思放在读书上。
但对于蔡天而言,不踢足球是不可能的。而随着蔡天年龄的增加,蔡天父母深知堵不如疏的道理,在蔡天读初三的时候,他去往英国的寄宿学校读书,而在这个足球国度,蔡天也找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从球员梦到足球梦站在旁观人的角度来看,对于一名仅仅14岁的少年而言,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读书,应该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不过,从蔡天的角度来看,来到英国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可以肆无忌惮的踢球了。
可见,足球对于蔡天在英国而言就是一门最棒的通行语言。不过,当蔡天去到格罗斯特郡学校与老师交流时,这样一句话也给蔡天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英国的学校,鼓励体育教育,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的老师问我一个问题,在中国,人们是不是把体育视作教育的障碍?”的确,我们这代人一路走来,体育教育在大多数学校都没有被正视过,体育老师一直是学校中最为神秘的存在。
实际上,在来到这所寄宿学校之前。蔡天还曾去往当地一个足球学校试训过,而据蔡天回忆道,学校的教练上来就说了一句话:
用蔡天自己的话来讲,我掂量掂量显然也不是他那里最好的球员,但当时年轻心气高呀,就没去这所足球学校。在这之后,蔡天一边读书,一边踢球,尽管没能踢上职业,但这种踢业余比赛的快乐是难于用语言来形容的。高中时,蔡天是在加拿大就读,在高中结束后,他来到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而在大一的一次实习则让他从根本上重新认识了体育产业。
“其实我在上本科之前对体育产业是没有太多了解的,读大一时,有机会去曼城俱乐部做市场部实习,因为当时华人文化收购了城市集团百分之10的股份,对华业务要做拓展,因为当时中国办公室还没有成立,我和另外一名实习生主要在这其中做桥梁的作用吧。”也正是这段在曼城的实习经历,蔡天对体育产业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也开始有了想进入体育行业的想法。
蔡天与另一位实习生在曼城伦敦办公室前台合影总结道这段实习经历,蔡天觉得想要获得这些实习机会,除了具备中英文的语言沟通能力、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不可缺少的足球运动和足球市场运作知识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多多沟通,因为这样的社交行为可以让你获得更多机会和资源。除了在曼城的实习,蔡天在本科就读期间还经理了一个伦敦范围内的华人学生足球队。而与足球的情缘也让他在大二时有了想考取欧足联教练证的想法。
从有这个想法到报名上教练班学习,到一路拿到Level1Level2以及欧足联B级足球教练资格证,蔡天只用了19个月的时间。要知道,他的本科读的并非体育专业,这对于我们很多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而从下面的结业评语中也可以看出,导师对于蔡天还有很大的期待和信心。
而在本科毕业之后,蔡天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这一次他将眼光放到了拉夫堡大学。而究其原因,蔡天说道:
时至今日,蔡天已经开始拉夫堡的新一轮学习生活。而当圈哥最近与他联系时,也感受到他对体育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在学校期间参加的数据峰会,阿森纳运动科学家做的一个报告这与我们之前的观察也十分一致,尽管在国内来看,体育的科技化和数据化已经走在路上,但距离领先水准还远远不够,此外从业者对科技的态度也十分关键。这边体育教练、体育竞技已经做成了一个结合尖端科技的脑力劳动的行业,但国内还有大量的人认为教练员是一个挥汗如雨的职业。在这期间的生活,蔡天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他认为中国体育人走向世界一个绕不开的瓶颈是语言,首先,行业研究成果都是英语发表出来,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和学习就必须要了解英语。其次,想在国外的俱乐部获得工作机会所需要的语言能力要比上学、写论文、读书要求高一些。提升语言和交际能力,才能让中国体育人在国际市场上更受追捧。而对于未来蔡天也给出了自己的想法:“首先我想积累足够的行业经验,等到研究生毕业,我的业务水平也会有一定的提高,无论是留在海外还是回到国内,我觉得都是不错的。”
想要进入足球俱乐部工作,并有所发展。
如果你对体育留学感兴趣,欢迎咨询。以上内容由体育留学分享平台:“WEsport体育国际教育”为你整理。如有疑问和见解,欢迎留言指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