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中国球迷为何这么多人热爱意大利队
我是体坛霸主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相信很多喜欢意大利队乃至喜欢足球的球迷是从喜欢意甲开始!因为意甲联赛是很多70-80、乃至90后的足球初恋。
早在1989年国内就开始录播意甲集锦,1995年开始直播意甲联赛。正是国内第一次直播高水平的足球比赛,吸引了很多“足球爱好者”的目光!所谓先入为主,最早接触足球是因为意甲联赛,那喜欢意大利队自然是水到渠成。
意大利队是一支盛产高颜值、高水平、高忠诚度的三高队伍!像内斯塔、因扎吉、托蒂、巴乔这都是盛世美颜级帅哥!别说吸引女球迷了,就是男球迷都忍不住多看两眼!有高颜值在任何领域、任何时代都能占据先天优势,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再说高水平,意大利队一直是世界级强队,自然有不少高水平的球员!锋线上有:巴乔、维埃里、因扎吉、皮耶罗,中场有:皮尔洛、加图索、托蒂。
后卫线有:巴雷西、马尔蒂尼、内斯塔、卡纳瓦罗、马特拉齐,门将位置有:佐夫、布冯。从前锋到门将,意大利4条线都有顶级巨星压阵,人气能不高吗?
最后说忠诚度,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很敬佩忠诚的人,像关羽就是典型的例子。不是敬重关羽武功有多高,而是敬重关羽的忠义!这一点与意大利队不谋而合。
“罗马王子”托蒂拒绝皇马战术核心+10号球衣的邀请,一心只为罗马队效力!要知道皇马是无数球员做梦都想去的球队。
“斑马王子”皮耶罗宁可陪同尤文图斯降入乙级联赛都不去其他球队,不是皮耶罗水平不够,是皮耶罗也是一位忠义之士。
马尔蒂尼家族更是用3代人全力守护AC米兰,从未想过离开!这份忠诚真的是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还有像德罗西、基耶利尼等等忠诚的球员太多太多!有这么多忠义的球员怎能让人不爱?有什么理由让人不爱?
当时的意甲号称“小世界杯”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当时的意甲正处在“七姐妹时代”米兰双雄、尤文图斯、罗马、拉齐奥、帕尔马、佛罗伦萨7支球队为争夺意甲冠军杀的昏天黑地。
像近几年的英超进入群雄割据的时代,根本没法预料冠军会花落谁家。当时意甲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如今的英超!像1991年19轮比赛榜首位置11次易主,可想而知意甲争冠有多激烈。
欧冠赛场上从88-89赛季开始至02-03赛季,共诞生5支来自意大利的冠军、5支来自意大利的亚军,这还不算联盟杯、丰田杯!彪炳的战绩让很多球迷成为意甲联赛和意大利队的超级铁粉。
一直以来意大利队以钢筋混凝土式防守著称,讲究防守反击!卡佩罗、里皮这2位顶级名帅都是秉承这种理念。这与我们中国人讲究的:以退为进、以静制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相似当然喜欢。
以上是我的回答,感谢您的阅读。如果你喜欢意大利的原因小编没有说到,还请指教、补充!
有喜欢足球、NBA的老铁关注我,每天带给您最专业的解读。
二、中国足球史上的球王李惠堂究竟有多强
1、这一阵,世界杯的狂热气氛浓得化不开,所谓真球迷看球,伪球迷看明星,大家都守着现场直播,欢呼或哭泣。当然,大家为各自迷恋的球队牵肠挂肚的同时,也多多少少为“国足”缺席世界杯而遗憾。在这种时候,对中国足球的历史有些了解的球迷,难免又会想起辉煌往事,想起一个名叫李惠堂的球王,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率领中国足球队横扫亚洲无敌手,并“杀”到欧美,赢得世界性声誉。这个曾与贝利齐名的亚洲球王是如何炼成的?他的经历,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迪呢?我们今天不妨就来说一说吧。
2、李惠堂与他获得的部分奖牌奖杯。
3、抱着皮球拜孔子有球可踢万事足
翻阅李惠堂人到中年时为自己写下的小传,其谦和的语气与隽永的文笔,令人如沐春风,而他信手拈来的历史典故与名言,也让人为他的博学与修养深深折服。这位80年前享誉全球的“亚洲球王”简直是一个饱读诗书的谦谦君子,而非现代人刻板印象中“四肢发达”的球星。
4、翻阅李惠堂人到中年时为自己写下的小传,其谦和的语气与隽永的文笔,令人如沐春风,而他信手拈来的历史典故与名言,也让人为他的博学与修养深深折服。这位80年前享誉全球的“亚洲球王”简直是一个饱读诗书的谦谦君子,而非现代人刻板印象中“四肢发达”的球星。
5、据史料记载,1976年,当时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评选出了五位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球王”,李惠堂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率领中国足球队在远东运动会上多次夺冠,打遍亚洲无敌手、并为当时的“国足”赢得世界性声誉,因而毫无悬念地名列其中之一,其他四位分别是巴西的贝利、英格兰的马修斯、葡萄牙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斯,就算今日球场上骁勇如C罗、梅西这样的人物,听到这些前辈的名字,估计也要低头致敬。中国的“国足”竟有如此荣耀的往事,难怪直到今天,还有诸多球迷念念不忘李惠堂的传奇,甚至还专门设计了以他为主角的电子游戏,这位数字化的“亚洲球王”在屏幕上所向披靡的身影,扫去大家心中多少忧闷。万众瞩目的俄罗斯世界杯没有“国足”的身影,这事咱就别多想了,越想越烦,不如翻开李惠堂的自传,与这位80年前的“亚洲球王”来一场“促膝长谈”,没准能得到很多启发呢。
6、假如我们有幸穿越回80多年前,见到李惠堂本人,追问他成为“球王”的秘诀,他一定会告诉你,不是“球痴”的人,绝难成为“球王”,这个“痴”,在这里是“痴爱”“痴迷”的意思,就是爱足球爱到生相思病,爱到不踢球饭也吃不下觉要睡不着,爱到不计任何名利,只要有球踢就万事足的程度,日日恒心苦练,倾注自己的全部深情。至于成为“球王”,那不过是天天“为球痴狂”的结果,而不是苦心计算的目标。
7、李惠堂在自传里写道,在他的少年时代(20世纪初),若有人想要靠踢球来成名发财,那简直是疯了。他出生在香港,要说香港是现代足球运动在国内最先开始普及的地方,但在一般人眼里,赛场上二十来个人为了一个球抢来抢去,真是吃饱了撑的,为什么不每个人都买个球来玩玩,不就啥事没有了吗?在我们今天看来,这真是天大的笑话,但在少年李惠堂的身边,有这种想法的人还真不少。踢足球、当球星、挣大钱?这么想的人一定是脑子进水了。
8、上海大众书局曾经印制发行《足球成功法》封面。
9、李惠堂小时候也一定没想过踢球发财,但他从小就痴恋足球,这股痴恋的源泉到底在哪里?他在自传里说,连他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他父亲是个普通生意人,母亲十个温良恭俭让的旧式女子,可他偏偏在“抓周”的时候,就紧紧抱着一个皮球不放,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无球不欢”;六岁开学的那一天,他是手拿着一个小球去拜孔子的,拜完孔子就去玩球了;等渐渐大一点,香港开始有了足球赛,他一放学,就背着书包往跑马场(球赛多在那里举行)狂奔,赶着看下半场,一个小孩儿,为了找一个好位置,在挤作一堆的看客里窜来窜去,经常遭人骂,只要有球看,他也满不在乎。
10、光是看球,肯定不过瘾,他开始学习踢球。没有人跟他一起踢,他就对着墙练,一会慢,一会急;一会用头,一会用脚,力求“迎送如意,左右不失”;后来,他吸引了一群小伙伴,更是踢得上瘾,几乎“每日一战”,家门前的空地就是“战场”,如果空地被大人占用了,他们就到大马路上去踢球,车辆在身边摁着喇叭呼啸而过,一帮不怕死的小孩却全神贯注地战斗,压根不理会。
11、为踢球挨打多年能坚持终成球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足球比赛场景。
12、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足球比赛场景。
13、李惠堂成为享誉世界的亚洲球王后,回顾少年时代,仍觉得自己的成绩,一半要归功于儿时的“看球瘾”与“踢球瘾”,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更让他感到“非常非常的快乐”,这种快乐,抵消了一切辛苦。今天,人们一再提及“足球从娃娃抓起”,李惠堂的这一心得,一定可以给我们不少启迪,如何发现有天分的孩子,如何让这些孩子练球时感到“非常非常的快乐”,这个问题,的确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14、一个少年对足球的痴爱能用什么来检验呢?李惠堂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他为踢球挨的拳打脚踢,可以证明他的真心。他挨打,可不是因为踢球不够努力,而是因为太喜欢踢球了,父亲担心他不务正业,才时不时要用皮鞭让他收收心。李惠堂在自传里写道,在他10岁以前,父母是任由他玩球的,可随着他渐渐长大,盼着他“读好正经书,将来光宗耀祖”的父亲就越来越无法容忍他的爱好了。要说,李惠堂真是一个极其自律的孩子,就算再痴迷足球,也从没有逃过一次学,只是天天放学后,就狂奔到球场,疯狂练上几个小时才摸黑回家。一进家门,等待他的不是晚饭,而是父亲的怒吼与皮鞭,以及母亲又心疼、又惋惜的眼泪;如果有一天回到家,恰好父亲不在,躲过一场责罚,再走进厨房一看,灶上居然还有冷饭冷菜,没有全被猫狗吃完,那就走了天大的好运,简直可以哼起快乐的小曲了。
15、每一天顶着父亲皮鞭的压力踢球,若换成一个软弱的人,多半就带着对父亲的怨恨放弃了,然后一辈子抱怨自己没有成才的原因就是有一个专制的父亲;但李惠堂不是一般人,他的对策一贯是:不逃学,不拖拉功课,然后,你爱打就打,只要不被打死,我就要踢球。没准在他内心深处,还有几分对父亲的体谅,毕竟一个守旧的父亲,生了一个如此痴迷足球的儿子,也不是一件好受的事,但踢球实在太有意思了,要他放弃也完全不可能。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就这样在皮鞭下苦练(更准确地说,是快乐地练习)多年,李惠堂的球艺大涨,而足球运动也在广东渐渐普及开来,甚至李家所在的小地方也常举行足球赛,李惠堂的父亲受到这些气氛的感染,渐渐地,鞭子就抽不下去了;再渐渐地,居然也到球场上去转一转了;最后,居然成了儿子的球迷。当然,这样的转变,写起来就是几句话的事,但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历了好多年。如果没有对足球真正的痴爱,一颗体谅父亲的心,以及足够坚韧的态度,李惠堂决不能坚持下来。其实,父亲之所以能转变,也是在内心深处被儿子在鞭子下不抱怨、不放弃的精神打动了吧?难怪,李惠堂成为球王之后,一再强调做人在先,踢球在后,这也是来自对儿时经验的认真思考。正如上文所说,我们不断强调“足球从娃娃抓起”,那是不是也该思考,该如何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不抱怨,不放弃”的宝贵种子呢?
16、成年后的李惠堂,从加入香港南华足球队,远赴澳大利亚参与国际足球比赛开始,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直到领着当时的中国足球队横扫亚洲,缔造了中国足球至今难以逾越的传奇。然而,在这20多年的足球生涯里,他最大的心得却是“踢球之道,在于修身;修身之道,在于读书”,一代球王,居然是个书痴,这个非一般的故事,我们就留到下次再讲吧
17、(注:本文参考了李惠堂所著《离了母胎以来》一文。)
三、中国足球运动员收入高还是娱乐圈收入高
娱乐圈收入高,因为大众只关心娱乐,娱乐至上,至于教育、科学、艺术、内省与沉思,都比不上流量小花的一个回眸。何况体育?一声叹息……
四、篮球明星工资和足球明星工资谁更高
1、感谢邀请,首先从篮球和足球受众人群来说。
2、篮球的粉丝虽然众多,但是和足球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足球是世界上第一大球内运动。从世界杯的影响力就可以知道!
3、可以这么说,知道梅西C罗的人一定比知道乔丹,詹姆斯,科比的人多。
4、但是,足球也分很多的等级,世界杯,欧冠、亚冠、德甲、西甲、反正一般的等级都是按照甲乙丙丁来区分。
5、同样的篮球也一样,篮球的最高殿堂当然是NBA,他拥有一套成熟的体系,选秀体系,球队体系,运营体系。其次就是欧洲篮球,土耳其联赛,中国的CBA。
6、当然,NBA的工资体系很高,但要是明星球员,还要是超级巨星,比如原来的乔丹、科比、加内特,都能签约亿元合同;
7、而足球呢,比如想C罗、梅西、巴洛特利等等球星,都能签约超级大合同。
8、当然,一个是按照美元计算,一个是按照欧元计算。
9、如果统一级别的篮球明星和足球明星想比,足球明星的工资更高,同样足球明星的代言费,影响力也更大。
10、毕竟足球才是世界第一运动,而篮球在欧洲影响力毕竟有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