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1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关系怎么样
1、以下是从澳洲角度谈论美国、澳大利亚的关系。
2、?如果说美国是由来自英国的受迫害清教徒建立根基,澳洲则是由英国流放罪犯拓殖,结果是澳洲对“母国”更依附顺从,对超级大国亦步亦趋。
3、?一、澳历史上从来都是依靠一个强大的朋友做靠山保障其安全,先是英国,后有美国。它就像袋鼠,虽老大不小,但一有风吹草动就跳进妈妈的袋子里,“紧跟老大”既是其安全战略的传统,或被看作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4、它紧随英国投身两次世界大战,二战中日本轰炸达尔文港是澳本土有史以来首次也是唯一遭到攻击,那时英国已无力对抗日本,澳大利亚义无反顾地投身美国的怀抱。
5、二、澳大利亚发自内心渴望与美国结盟,内因是人口少,幅员大,希望结交志同道合而强大朋友“壮胆”。1951年,《澳新美同盟条约》签署正式宣布澳美两国新关系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韩战、越战、伊战、反恐……从来不少澳大利亚士兵的身影。
6、21世纪以来的它更是紧跟美国,那年G20澳洲峰会前传出澳总理要“抱摔”普京的粗鲁言论;它在美国重返亚太、印太战略、5G排挤华为等问题上历来都是最先与最紧的“跟班”。
7、三、2011年9月,澳美军事合作迈开大步,根据协议,美军在澳洲北部和西部设立两个基地,在达尔文(北部)附近驻军2500名;两国在网络战方面携手合作。?
8、四、澳洲政党轮替,对美政策只是策略性变化,本质不变。一般而言,工党更重视与亚太国家的合作,因为澳洲前10大贸易伙伴中的8个在该地区,而自由党、国家党等更倾向于美国为首的西方。
二、意大利在一战二战表现到底如何
1、我在以前的问答里曾提起过,欧洲的历史更像一部战争史,几百个小国之间就这么不停的为了各自利益而爆发战争,直到把国力打衰竭了休战,恢复一点再开战。终究没能有一个超级大国实现对整个欧洲的大统一,包括最鼎盛的罗马帝国时代也未能做到。
2、从罗马帝国灭亡到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
3、表面上看起来意大利成了一个军事强国,其实意大利国内的内部矛盾才是他的致命弱点。由于上千年欧洲战争形成的邻邦就是自己最大敌人的原因,意大利军队根本就没有同仇敌忾的对外凝聚力,反而是在内斗时各方表现不凡。指望这样的军队有战斗力,想想也是醉了。
4、意大利军队也还真是不辜负我们的想象,虽然兵力殷实装备精良,但是偏偏一上战场就溃不成军
5、,投降者不在少数,不管一战和二战都是如此。主要是因为他们跟外敌根本没仇恨可言,一味寻求自保家族势力的私心更占上风,别说部队间的协防,就连军官上下级之间都较着劲咧,不背后放黑枪就算不错了。
6、二战时期的意大利更奇葩,开战之前就准备好白旗,弹药箱没打开就选择投降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坑的德国人一边自己开战,还要一边照顾着意大利这个盟友,可见意大利士兵们当时消极对战的态度到了何种程度。
三、2002年世界杯,韩国对意大利那场的裁判怎么样了
1、这位著名的黑哨裁判叫做莫雷诺,是厄瓜多尔人,当时16进8的的比赛中,东道主韩国队对阵意大利队,主裁判就是他。那场比赛中,韩国队全场犯规不断,而且有很多都是性质很恶劣的犯规,但莫雷诺基本视而不见,哪怕是意大利队边后卫科科被韩国球员蹬塌头部导致血流满面,莫雷诺都没有理会。
2、而对意大利,莫雷诺则非常严格,认为托蒂假摔将其罚下,而且还吹掉了托马西打进的毫无争议的制胜球。莫雷诺如此出格的判罚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震动,认为他完全是为了报送韩国队晋级。当时,国际足联副主席是韩国人郑梦准,因此媒体认为国际足联是向莫雷诺发出了指示。
3、后来莫雷诺回国执法厄瓜多尔联赛时,在吹罚巴塞罗那队与大学体育联队交锋时故意将第四官员安排的6分钟补时拉长到了12分钟,这引发了舆论的猛烈炮轰,最终他被厄瓜多尔足协和FIFA调查,最后停赛20场。2003年,莫雷诺复出后的第三场比赛,基多体育与昆卡竞技的比赛中,他罚下基多体育3名球员,而且还有多次漏判点球,最终再次遭到了停赛处罚,然后他宣布退出裁判执法工作。
4、2010年9月21日,莫雷诺在美国纽约的肯尼迪国际机场被拘捕,警方在其身上搜出了6公斤毒品海洛因。而有一段时间,莫雷诺还上了意大利黑手党暗杀的名单,不过他并没有被谋杀掉。
四、美国为什么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如下:
一、英国通过华尔街摩根财团在美釆购军火,把美国金融家与企业家的命运同协约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犹太有一个古老的法则一当你欠下了一百元,你是债务人;当你欠下一百亿,情况恰恰相反。说白了,一战时英国欠了美国一百亿,英国成了美国的大爷。
美国最开始门罗主义盛行,即奉行中立政策,不参战,你协约国也好,同盟国也罢,我的眼里只有美元,只有生意伙伴,没有什么正义、非正义,我两头做生意,你们双方打得越热闹,我的腰包就越鼓得厉害。
协约国快撑不下去了,法国人将征兵条款的年限一再拖延,这让法兰西快流光它的鲜血,大英帝国则不断地扩大放债规模,花光了从诺曼王朝到温莎王朝所掳掠收刮到的全部黄金储备!对协约国而言,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有能力救它们命的只有美国,把美国拖到协约国的那艘四处漏水的破船上成为当务之急。
1915年,摩根财团成为在美采购军需品的代理人。财团收到英国五亿美元的订单,佣金是一千万美元,条件是军火资金由财团在华尔衔筹集,即借美国人的钱为英国救战争之急,向交战国贷款显然违背了真正的中立精神,美国人起先群起反对,但有钱能使鬼推磨,摩根看到了商机,不愿放弃这块到嘴的肥肉,在摩根支持者的反复宣传下,美国人下水了,毕竟财富唾手可得,鲜血却横流在地球的另一面。
协约国因为战争,从美国购买农产品、工业品、军用物资,进口量日益增加,这大大刺激了美国经济,美国银行家、军火商、大多数美国国民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美国财长麦卡度、美国继任国务卿兰辛都认为应该向协约国贷款,摩根财团以国债的方式向美国定购了五亿美元军火,国债很快被销售一空,美国又向协约国提供了30亿美元的贷款,英国这个垂死的病人由于美国输氧缓过气来,美国担心协约国减少进口会引起美国“生产缩减、工业萧条、资金闲置、金融混乱及劳工骚乱”,只得不断贷款给协约国,让协约国拿美国钱买美国货,摩根财团成了掮客,美国与协约国生意越做越大,一战后贸易从1914年的8亿美元激增到1916年的32亿美元,相反同同盟国的贸易从1.7亿美元跌到一百多万美元,战争期间美向协约国供给物资100多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英国是找到了美国这个输血基地,但英国的百亿贷款让美国人头疼不已,摩根财团及所有的投资者都巴望着德国人投降,从德国人的口袋里掏回投资及红利!反之,百亿贷款会打水漂。战后国会调查表明:美国1917年参战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家和军火巨头的操纵!
1916年在欧洲战场占上风的德国人竟提出为了和平停战,德国人没败,不可能替敌国掏腰包,英国人连小鸡鸡凑上去才二十一个指(趾)头,掏不起腰包,也不愿掏,战只有继续打下去!而东线,俄国发生十月革命退出战争,德国从苏俄获得巨额赔款,同时也从东线抽出了更多军队,得到更多的粮食,协约国危在旦夕,1917年美国威尔逊总统决定参战,他开始绞尽脑汁找参战的借口。
二、德国在1915年5月7日击沉了英国运输船卢西塔尼亚号,船上有124名美国公民,德国人授美国参战的口实。
各位文友一定记得《狼和小羊》的寓言,狼要吃羊,找借口还不容易?即便找不到借口,狼也会吃掉羊,因为吃掉羊是狼当时最大利益所在!
1917年,被民意劫持的威尔逊总统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德宣战文件:鉴于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在西南爱尔兰外海击沉了一艘英国运输船“卢西塔尼亚”号,随船死亡的2000名旅客中有124名美国公民,美国特此决定放弃中立立场,正式对德宣战。
“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可追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已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的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威尔逊的对德宣战演说,说得多么义正辞严,冠冕堂皇!
三、齐默尔曼电报事件是美国参战的导火索。
德国宣布与英国进行无限制的潜艇战(运输战)的同时,为了抗衡美国对德国的敌意,德外交官与墨西哥结成防御同盟,条件是墨西哥将重新获得失去的领土一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英国决定通过谍报挑拨离间,最终诱使美国这头雄狮和德国老虎走上拳击台。这一招《说唐》里的程咬金用过,当年各路英雄给秦琼母亲拜寿,程咬金见豪杰中数罗成和单雄信了得,一挑唆,罗单还真的如程咬金所愿干了一架!英国就充当程咬金的角色,已在东西两线作战两年多战的德国就是单雄信,养精蓄锐的美国是罗成!
1917年1月17日,英军截获了一份由德国外交秘书阿瑟.齐默尔曼于16日向驻美大使发出的德最高外交密码加密的电报。英国密码破译专家后绞尽脑汁破译了这封电报。英国立马将复印件交给美驻英大使佩奇,佩奇立马转交国务院,美英约定说是美国截获并破译的,以免世人质疑是英国拉美国入水,美国通过新闻机构将它公诸于世。
如上文所述,德国建议与墨西哥结盟的电报,在发送过程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1915年英国卢西塔尼亚被德击沉,美国死亡100多人,只要德国规范潜艇攻击行为,美可能仍然中立如旧。但这封电报,迅速激起美国大众的愤怒情绪,原先老美以为自己是远离战场的看客,现在德国人却想把战火从美国后院点着,是可忍,孰不可忍?全美担心墨西哥的举动,威尔逊决定在交战地带航行的商船将予以武装,电文破译后,美国对德宣战,英法的命运、世界的格局随之改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