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个人武术简介怎么写
1、这要看个人武术简介的读者是谁?就我分析,如果是私下授课没这个必要,该简介应该是用于应聘、培训机构、出书、讲座等等,会有一些形式上的需要,需要营造一些效果,下面我对简介内容提几方面建议:
2、一是师承,既然是形式要求,那么一些商业化的需要对师承非常敏感,你就说你是什么拳、什么派、第几代的嫡传弟子,师承谁谁谁,有边没边都沾一点,往市场热点上沾,比如杨氏太极拳第几代。或者,提一下自己教出来的徒弟,最好是有点市场影响力的。我有一次参与一次武馆运作,武馆馆主号称师承谁谁谁,自己小时候还被某寺主持抱过,我当时心里想笑,“被抱过”也算师承?但是,由此可见,这个圈子对师承的重视程度。
3、二是体制内经历,这个体制内一般是指高等教育经历,比如在什么大学的武术专业学习过,获得什么学历,比如北京体育大学的武术专业(我最近查了查貌似这个专业是一本了),或者日本还有传统武术的博士,发表了什么专著、论文,咱在这里不讨论学院派出来的是不是真正的传统武术,反正这个名头大家还比较认。尤其是,你考了个段位证,比如太极拳六段,再有个国际武术裁判证啥的,就相当加分了。
4、三是习练成绩,这个是指在什么大赛上获什么奖啊,无论是套路奖还是实战奖都行,比如当年的康龙武林大会捧红了很多人,人们比较认可这个奖,其他的武术套路奖太杂了,组办方也千奇百怪,水分太多,不过如果你有个什么散打比赛的荣誉,那还是能证明你的实战能力的。
5、四是相关爱好,我觉的写这个是有必要的,如果你练的是真正的传统武术,那么应该是完备的“秀才”学习体系,你对中医、书法、围棋等都应该有所掌握,所以有必要提一下你在国学相关方面的造诣。比如你是中医医生或家传中医,或者某书画院的成员,那别人会觉得你仙风道骨一些,不是单纯会打斗的“莽夫”。
6、总之,武术简介相当于广告,先把武术圈子里关注的点都说到,然后再加上自己的特殊之处,比如某小国国王的私人训练师之类的称号,会非常加分,说的有点太社会了,你自己辩证的用吧。
二、体育锻炼的原则是什么
体育锻炼方法虽然简单易学,但要想科学地安排锻炼,提高锻炼效果,避免伤病事故,就必须注意体育锻炼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下面分享几点体育锻练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的秩序渐进是指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渐进行。
2.全面发展原则:在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
3.区别对待原则:体育锻炼时,还要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职业特点、锻炼基础等不同情况做到区别对待,使体育锻炼更具有针对性。
4.经常性原则: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才明显、持久,所以体育锻炼要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虽然短时间的锻炼也能对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一旦停止体育锻炼后,这种良好的影响作用会很快消失。
5.安全性原则:从事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如果体育锻炼安排得不合理,违背科学规律,就可能出现伤害事故。
6.自觉性原则:从事锻炼必须有明确的健身目标,自觉地从事锻炼。自觉是指锻炼时要认真,心无旁鹜,专注肌肉的张弛,关节的反复,呼吸的出入,节奏的疾徐,动作的屈伸,使身体、精神、心智都得到锻炼,并根据健美或健身的目的去选择适当的方法。
7.适量性原则:“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否运动得越多,身体就一定越好呢?其实,如果运动得不得法、不懂得适可而止,有时候会事倍功半、适得其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科学的体育锻炼除了要遵循原则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以避免身体不仅没得到锻炼反而使其受了伤害。
1.把握好负荷的度:在进行力量练习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负荷,但无论选用什么样的负荷,都要遵循由小至大的原则,切勿突然增加运动负荷造成运动损伤。
2.注意动作的速度:只要进行动力性肌肉力量练习,就存在动作速度问题,负荷和速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负荷越大,速度就越小。锻炼者要根据练习的要求合理安排,对于青少年来说,爆发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力量练习时,选择适宜的负荷,尽量加快动作速度,对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十分有益。
3.控制好练习的次数:对于一般体育锻炼者来说,没有必要每天都进行力量训练,即使是为了专门发展肌肉力量,采用隔天力量练习,也足以取得理想效果。如果每天都进行力量练习,不仅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不明显,而且还会造成整体机能的不协调发展。
希望以上分享可以帮助到大家,谢谢。
三、体育能力应该包括哪些
1、所谓体育能力是指由各种知识、素质、能力有机组成的综合能力.从认识论的观点看:主要包括对身体各种活动的敏锐观察能力,迅速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创造性活动能力、接受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动作重点难点的判断能力.
2、从狭义上讲,体育能力是指从事身体锻炼的能力,即能够根据条件的变化,选择、运用甚至创造相应的身体练习方法进行独立的体育锻炼,合理地安排锻炼时间,调节运动负荷,实行自我医务监督和正确的自我评价身体状况与锻炼效果。从广义上讲,体育能力是指人们完成某一活动时所表现的身心统一、协调配合的才能.与其他能力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
四、什么是体育理念
1、体育理念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这是一种从广义上理解的体育,体育应该包括: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从体育手段的角度上来看,也就是在达到体育目的的前提下,各种身体运动(包含竞技运动)、休闲、娱乐活动、舞蹈等都可以是体育的范畴)
2、体育理念的内涵: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
五、体育运动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科学的体育运动能从根本上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健康水平。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规律性的生理变化,认识到这些变化的机制将使运动者更好地适应这些生理反应,从而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
体育运动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不只是人们的经验或是看法,要用科学认证的数据分析,体育运动给我们带来的身体健康。
这是近期由剑桥大学发表在《柳叶刀》全球人体的研究。在这项身体健康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2001~2016年168个国家有关国民体育运动和全因死亡数据。为了更好的评估体育运动对于过早死亡的影响,研究选择40岁~70岁之间的人群数据,这也是首次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全球性PFP(标准性认证)研究。
体育运动每年至少拯救全球约400万生命,体育运动预防了15%的过早死亡,相当于拯救了390万人的生命。在男性中体育运动实践的效果更大。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我们每周应该体育运动多久?世卫组织建议,每周至少体育运动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运动或是75分钟高强度的身体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运动量与强度),也可以两者运动强度结合达到相同的水平。而低于这个标准的人,即被认为身体运动不足。
有氧运动的诞生至今54年历史,上世纪1968年美国肯尼斯.库伯博士把自己在预防健康医学领域的研究经验,写下《有氧运动》一书。被翻译成41种文字,当时发行量超过3000万册,被世界周刊誉名为“保健圣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有氧运动。美国上至总统下至百姓的跑步大军普及全国,有氧运动的几年时间,美国患心血管病的人明显降低。
库伯博士一直以跑步为主的方式进行有氧运动。坚持每天早上5:30分钟开始跑步,88岁开始改为走步方式进行有氧运动,至今库伯博士巳经91岁。被世界上称为“有氧之父”。
至今有氧运动已创新为多种方式:骑单车、游泳、健身操、快走、身体自重循环练习等。
有氧运动的要求:1,持续不断的运动12~60分钟范围内选择;2,有氧运动心率强度范围,相当于本人最大心率的65%~85%,心率超过85%以后,就会从有氧运动转变无氧运动。这个转变点或临界点为无氧阈(身体供能方式也不一样);3,有氧运动过程中不欠氧债。
身体心脏的健康是人体最大的健康。是体育运动量和强度的重要作用。有氧运动心肌细胞能获得更充足的氧气及营养供应。因而心脏细胞产生运动性肥大,使心脏重量增加、容积增和博动有力。一般人心脏重量300克左右,而体育运动可以增重至400克~500克。运动生理学家对一些40岁~80岁坚持体育运动人的心脏做检测,这些体育运动人的心脏无论大的和功能均似于不从事运动而20岁左右年轻的心脏。一些专家认为,长期坚持体育运动起码可以使心脏功能推迟衰老10年~15年(以上来自于运动医学研究)。
所以长期科学的体育运动巳经证实确确实实为我们的身体机能带来变化和好处,我们应该为了自我健康终身体育运动。无论去健身房或是自己有计划的体育运动,都能够实现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二,体育运动使身体温度达到提升的作用
日本著名养生专家,医学博士石原结实在他的《36.5度决定健康》一书中提到:医生研究表明,体温每升1度,人体免疫力就会提升30%;相反体温低,免疫力就会下降;36.8度士0.34是人类正常标准值。
人体温度长期保持35度~36度这种低“体温状态”正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抑郁症、心肌梗塞、癌症等高发的重要原因。经常性的体育运动,可以使身体温度达到足够的温度,使人体免疫力达到良好的状况,有效预防身体机能的健康。
科学与合理的体育运动,在开始部分都是要进行10~15分钟的热身运动,提高体温,身体机能达到正常体育运动状态,再进行体育运动内容。体育运动结束之后,要进行10分钟左右的放松整理活动。所以“全民健身运动条例”规定,每天锻练1小时,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是合理的体育锻炼时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