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大跑中跑小跑的区别
1、小跑、中跑、大跑和超跑是跑步比赛的分类,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比赛距离和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
2、小跑一般指比赛距离在5公里以内的赛事,往往是初次尝试跑步比赛的新手们的首选比赛。参加小跑的选手可以放松心情,在良好的气氛中享受跑步的乐趣。
3、中跑一般指比赛距离在10公里左右的赛事,需要相对较高的训练量和技能水平。参加中跑的选手需要有一定的跑步经验,能够保持一定的赛跑速度。
4、大跑一般指比赛距离在半程马拉松(21公里)或全程马拉松(42公里)的赛事。参加大跑的选手需要充分的训练和准备,具备持久的耐力和足够的毅力来完成比赛。
5、超跑是指比赛距离超过50公里的长跑赛事,具有相当高的技能要求和极大的体能耐力挑战。参加超跑的选手需要有非常丰富而深入的跑步经验,拥有高强度的训练计划和严格的营养管理。
6、总之,选择适合自己的比赛是很重要的,合理的训练和准备能帮助选手在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
二、怎么在半个月内提高短跑速度
一、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等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和空间节奏。
(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
1.行进间跑30—60米,3—4次*2—3组。
2.短距离接力跑2人*50米或4人*50米,3—4次*2—3组。
3.短距离追赶跑30—100米,3—5次*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2—3组。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2—3组。
二、发展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
(1)双手推滚球—接着起跑追赶滚动球的练习。
(2)双手向前上抛出球—接着跑出去追赶并接住球的练习。
3.发令或听信号(口令、掌声)的蹬起跑器的练习;半蹲踞式姿势,听到枪声迅速向上跳起并触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持续时间5—10—20秒。
5.最高频率的各种形式的高抬腿跑,持续时间5—10秒。
6.最快频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离30—40米。
7.快速后蹬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离50—100米(计时、计步)。
9.快速单足跑,完成距离30—60米(计时、计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