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女儿考上华中师大研究生体育教学专业怎么样
1、体育学院现有体育系、运动系、公共体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共计1200余人。1997年获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2005年获得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和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同时《学校体育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此外,体育学院还招收和培养教育硕士(体育)、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网络研究生以及研究生课程班等。
2、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是华中师范大学成立较早,发展较快的学院之一。是中南地区培养体育师资和各类体育专业人才的摇篮。
3、体育学院整体学术实力强,发展潜力较大,有一支整齐精干、年富力强、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具有教授10人、副教授5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7人,有国际、国家级裁判9人;有世界冠军获得者,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多年来,体育学院高度重视体育科学研究,承担中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专著、编著、教材30余部,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
4、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拥有齐全的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场馆。有多功能体育馆、羽毛球馆、体操房、游泳池、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室内、室外)、网球场(室内、室外)等各类现代化体育场馆。[1]
5、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始创于1950年,1979年复办成立体育系,2005年在原体育系和公共体育部的基础上组建体育学院。五十多年来,通过体育学院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奋斗和无私奉献,塑造了华师体育学院灿烂的历史丰碑。
6、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十分重视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和各项竞技比赛,多次在各类运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和较高的奖项。我院以艺术体操、健美操为特色,有20多人次获得世界和全国冠军,多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7、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注重对外学术交流,聘有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以及体育界人士担任兼职教授,经常请他们来院做学术报告,指导和带动我院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我院也应邀多次派出教师前往美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外访问、进修、讲学或担任教练等。学院也接受过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的学者、专家的访问,组织教师与对方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8、硕士点: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教育硕士(体育)、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
9、培养目标:培养中、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的体育教师和中小学体育教师。亦能在教委体卫处、体委、公安部门、武警、报社及电视台等单位从事体育工作和相关研究工作。
10、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较系统的教育、心理、人体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熟练地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动训练竞赛和体育科学研究等。
11、培养对象:四年本科学历,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12、主干学科:人体解剖学、体育保健学、人体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
13、主干课程:英语、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公共理论必修课、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统计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等。
14、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教学实习、见习、社会调查、生产基地、军事训练、教学比赛等。
15、主要专业实践:社会调查、教育教学实习、教学比赛等
16、培养目标:培养能在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以及中等以上学校从事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等方面的人才以及专业队教练、公安、武警等特殊专业教练。
17、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能系统地掌握运动训练及体育教学方面的基本训练方法和手段,掌握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以及体育教学的基本技能。
18、培养对象:招收具有二级运动员以上运动水平和相当于高中学历的运动员和体育特长生,四年本科学历、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19、主干学科:主修项目理论与实践、运动选材、运动心理、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各专业专项等。
20、主要课程:主干学科课程和运动心理、运动生物力学、教育学、计算机基础、英语以及公共理论必修课等课程
21、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教学的实习、见习、社会调查、生产基地、军事训练、专业比赛、教学比赛等
22、主要专业实践:教育教学实习、专业项目实习、社会调查、教学比赛等
二、成都体育学院怎么样
1、成都体育学院始建于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为现名。学校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划转地方,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
2、成都体育学院学校现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240余人,中级职称270多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运动健将各100余人。学校涌现出不少蜚声体育界的专家、学者,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共70余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40余人。
3、学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设10系(体育系、运动医学系、运动系、武术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外语系、艺术系、休闲体育系、足球运动系)、3部(研究生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成人教育部)、2校(附属中等体育运动学校、附属竞技体校)共15个教学单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开设了18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
4、学院前身系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
5、1953年在"大区布局"的历史背景下,成都体育专科学校全建制转为中国六大体育学院之一,时名西南体育学院。
6、2001年划转地方,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
7、1979年,学院开始开展研究生教育。
8、1984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9、1985年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10、2000年获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11、2005年成为全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12、发展广场截至2013年底,学院有一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
13、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
14、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
15、成都体育学院2000年至2013年,学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2项,省部级项目289项,其中奥运攻关项目27项。
16、学院图书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体育文献信息中心,截至2013年,学院图书文献(含电子图书)百余万册,馆藏文献以体育学、运动医学为重点,信息资源覆盖学院所有学科专业。
17、学校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其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18、台湾树德科技大学暨台湾体育运动史学会一行截至2013年,学院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奥地利、韩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20余个国家互派专家、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学院常年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签定有校际合作协议,采取"2+2"或"3+1"方式联合培养学士学位学生。
19、截至2013年,学校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成都体育学院专任教师570余人,高级职称240余人,中级职称270多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运动健将各100余人。学校涌现出不少蜚声体育界的专3年家、学者,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共70余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40余人。有4个四川省高校教学团队。
20、截至2013年,学院设体育系、运动医学系、运动系、武术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外语系、艺术系等8系。开设了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保健、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经济学(体育经济方向)、英语(体育外语外事方向)、旅游管理(体育旅游方向)、表演(形体与动作表演方向)、舞蹈学、康复治疗学18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2]
21、2015年6月30日,成都体育学院合并原体育系和运动系的足球专业学生,正式设立足球运动系。这也标志着国内高校中首个足球专业教学单位正式成立。
22、截至2013年,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23、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体育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学
24、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5、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
26、四川省特色专业:中医学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新闻学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27、在2006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在国体育院校教学成果奖评审和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9项;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获得首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教育部"新苗体育奖学金"。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八大赛事中,共获得金牌258枚、银牌235枚、铜牌223枚。(截至2007年)
三、淮师大足球参加考试有多少人
1.淮北师范大学今年足球班参加校考的人数为100人。
2.这是因为足球班在淮北师范大学的知名度较高,吸引了许多对足球感兴趣的学生报名参加校考。
3.此外,淮北师范大学注重体育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培养足球人才,足球班的招生规模相对较大,因此今年参加校考的人数达到了100人。
四、学足球专业有前途吗
家庭条件一般,最后别去学习足球了,从小的培训花费就得让家庭成为负担,就算天赋很好,可是你最终连替补都成不了,因为替补都得花钱才能成为,这就算中国足球的体质,所以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学习足球最多今后也就是一个体育生,成为体育老师或者教练,能够在职业赛场上踢上球是不可能的。
五、湖南师范大学跆拳道单招简章
2.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50人。
1.运动训练专业:赛艇、跆拳道、空手道、游泳、体操、足球(十一人制)、乒乓球、羽毛球、网球。
2.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套路、武术散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