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是什么
1、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刚刚成立,就组织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体育的号召。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我国体育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随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相继成立,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得到大力加强,体育得到广泛普及和显著提高,逐渐摆脱了旧中国体育的落后面貌。
2、新中国体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受到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由于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内少数势力顽固坚持反华立场,我国于1958年被迫中断了与国际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的联系。“文革”期间,体育事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文革”结束后,体育事业走上正确发展道路,发生深刻变革。1979年,我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1980年,我国首次组队参加冬季奥运会。1984年,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次组队参加夏季奥运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3、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交往,已成为国际体坛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共有259人在世界和亚洲体育组织担任409个职务,任秘书长以上职务的230个,先后有34人获得奥林匹克勋章。
4、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体育在管理体制、群众体育管理制度、训练和竞赛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探索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体育战线不断深化对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积极开创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使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为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1956年6月7日,上海陕西南路体育馆,中苏举重友谊比赛中,20岁的广东小伙子陈镜开,以133公斤的挺举,创造了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纪录。中国从此开始了向着世界体育顶峰的迈进。
6、1959年4月5日,从香港回到祖国大陆、年仅21岁的运动员容国团,在前联邦德国多特蒙德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奋力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这是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7、1959年9月13日,国力蒸蒸日上的中国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近8000名运动员汇聚在一起,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好成绩。
8、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人第一次站在了世界之颠。中国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首次登上了海拔8848.1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地从珠峰北路攀上顶峰。
9、1981年11月16日,已经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赛上6战6胜的中国队,迎来了最后的对手日本队。大贩体育馆里日本观众的助威声震耳欲聋,中国队沉着应战,终于以不败的战绩,赢得了中国三大球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后,中国女排屡战屡胜,创造了“五连冠”的奇迹。
10、1984年7月,中国派出强大阵容来到美国洛杉矾,参加了在这里举行的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7月29日,比赛刚开始,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就在男子自选手枪慢射的比赛中,以566环的成绩夺得了这个项目的冠军,这不仅是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人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将金牌佩戴在许海峰胸前时,激动地宣布:“这是中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一天。”中国取得了奥运金牌榜上“零”的突破。
二、体育具有哪些功能
1、体育的健身功能往往表现在改善和优化神经系统、提升肌肉组织的运动能力、改善新陈代谢、保持精神心理健康、提高免疫力、防病治病、延缓衰老等方面。
2、体育的教育功能就社会而言,体育具有群体性、活动性、技艺性、竞争性、国际性和礼仪性的特点,体育的教育功能能够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还能振奋民族精神,还可以培养人们的社会公德等等;就学校教育而言,体育是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不断的增加,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体育运动由于其高难度、惊险性、艺术性和易于接受推广的朴素性,往往能够给予人民健美和力量的享受,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到体育运动当中成为人民日常生活闲暇时间的一个娱乐项目。
4、体育在宣传民族自强和爱国主义精神方面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是空前绝后的,很多大型的国际化运动赛事往往关系到国家的荣誉。如果比赛能够获得胜利或者是冠军,便能够能够提升整个民族的威望和自信心,同时还能振奋民族精神。虽然国际舆论常常宣传体育和政治是不能够混淆的,但是从历年来的奥运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政治和体育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中美之间的乒乓外交。
5、社会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人则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身体素质又是人各种素质的物质基础。体育运动则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各种基本的活动能力,因此体育运动的广泛普及,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此外体育运动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体育有什么用
1、一,体育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让人少生病,进而达到心情愉快长寿的目的。
2、二,体育也是一种艺术,各种好的舞蹈运动让人记忆深刻,让人心情舒畅,让人流连忘返。
3、三,体育可以增加朋友之间的交流,增加朋友之间感情,为休闲旅游留下更多的选择玩法。
4、四,体育可以为国家或者团体带来收入,部分人可以更多就业选择,可以为国家带来荣耀,可以为国际社交友好关系更近一步!
四、我国体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1、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他们的体质,并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
2、任务:①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②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③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和意志品质。
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精神。加大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工作力度,不断深化学校体育供给侧改革,推进全民健身工作。
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换届工作。不断推进学校体育的教学、训练、竞赛等方面的改革发展工作。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督查。召开“一校一品”教育改革现场会。积极推进和加强中小学、高校的评价体系与学生体质健康挂钩建设。
推进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学校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政策和制度体系。全面深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抽测、复核、公示、公告等制度,发布学校体育年度报告。
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指导意见》,修订《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评估指标体系》,组建高水平运动队专家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普通高校体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五、体育对社会的贡献
1、体育对社会有诸多贡献。首先,体育活动能够促进人们的体格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2、其次,体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3、此外,体育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毅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体育也是社会凝聚力的来源,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加国家凝聚力。总之,体育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