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结合体育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展开论述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应该考虑到以下问题:
1、经济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将大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构成。而旅游活动的开展能带来外来经济注入,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进而增强经济实力。此外,由于旅游产业的关联度比较大、链条比较长,故旅游业的发展可带动和促进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旅游活动的开展可增加就业机会,大量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
2、社会文化影响。旅游活动本身是一种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群之间相互接触的活动。旅游资源开发乃至旅游活动的开展必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树立独特的文化形象,而且有利于丰富文化内涵,培育文化,树立良好的主体形象。再就是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已逐渐成为科学技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活动,可以使科技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
3、环境影响。随着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环境必将产生深刻的变化。具体说来,一是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将得到修缮和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将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又获得了新生。二是城市环境将得到改善。旅游活动的开展使得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为方便旅游活动的开展,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将不断增加,居民生活环境也将得以改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二、中国体育旅游发展趋势如何
从“看”到“动”,体旅融合日趋多元
综合前文可以看到,2015年之前我国体育旅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在休育与旅游产业之间形成了融合理念,但对于大多数旅游者而言,主要还是以观赛追赛及竞赛表演旅游主为,尚处在“以看带游”阶段。
2016年至今,随着体育与旅游融合不断深入,冰雪运动旅游、山地户外旅游、水上运动旅游、城市马拉松赛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新业态迅速发展,全面开启由“看”向“动”的深度融合,消费结构也从单一的赛事旅游向高层次的运动休闲度假升级。
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盘点“2021年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发现,在拟认定的47家单位中,包括景区20家,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度假区16家,滑雪场3家,体育小镇2家,体育场馆2家,商业综合载体2家,产业园区2家。据此,可以初步梳理出当前国内体育旅游融合典型模式。
一是“景区+体育”模式。与度假区融合模式相比较,“景区+体育”融合模式,主要取决于景区资源的先天优势,多以江海湖泊类、河湖湿地类,山岳丛林(生态)类、高山冰雪类及沙漠草原类景区为主。依托景区的空间规划和资源分布,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引入体育旅游项目,既可以丰富休闲旅游业态,也能够促进景区升级转型。
△中卫市金沙海旅游度假景区沙漠摩托体育旅游项目
此次入选示范基地的景区高达20家,占总数的42.6%,主要包括北京平谷区金海湖景区、天津滨海新区东疆湾沙滩景区等江海湖泊类景区7家,内蒙越野e族阿拉善梦想沙漠汽车航空乐园景区、黔南州龙里油画大草原景区等6家,张家界市武陵源核心景区、宣城市徽杭古道景区等山岳丛林类景区4家,成都市西岭雪山景区等高山冰雪类景区3家。
二是旅游度假区模式。与传统景区不同,旅游度假区具有户外空间大、基础设施好、综合要素全、业态融合度高等特点,是当前国际上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首选模式。从此次入选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公示项目来看,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有16家,占比高达34%,主要以滨海(生态湖)运动休闲度假、温泉康养度假、冰雪运动休闲度假等体育旅游产品为主。
如,此次吉林市北大湖滑雪旅游休闲度假区,北大湖拥有870米亚洲雪场最大落差,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举世无双的山地资源,北大湖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家滑雪训练基地、户外拓展训练基地、体育旅游产业示范区,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滑雪旅游休闲度假区和中国冰雪旅游重镇。
三是“滑雪场+旅游”模式。与黑龙江、吉林等地区滑雪旅游度假区综合配套模式相比,“滑雪场+旅游”模式多规划于重点旅游景区内,虽休闲消费业态不足,但滑雪场的基础硬件设施及专业化服务水平较高,侧重以承办重要滑雪赛事、滑雪装备销售和培训场出租为主,客源群多为专业团队和业余滑雪爱好者。据统计,截止2020年底,全国冰雪场地已经增至1888个,相比于2018年的1133个,几乎实现翻番。
例如,此次入选的阿尔泰山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位于国家5A级景区可可托海景区内,雪场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共规划建设各级雪道44条,总长约58公里,拥有全国唯一能够满足高山滑降国际比赛最大落差900米的“钻石道”。最大承载力为2.3万人,是一家集滑雪、竞技、承办国际国内比赛为一体的国际滑雪场。
四是体育小镇模式。体育小镇又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多以推动乡镇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为目的,以极具参与性与体验性的体育休闲运动设施聚集为特征,同时兼具文化、健康、旅游、养老、度假等多种功及消费业态。目前,国内建设的体育小镇主要围绕户外、马拉松、冰雪、足球、自行车等大众参与度高的体育项目,以户外运动为主。
本次入选示范基地中,体育小镇仅有2家且均为冰雪小镇,分别是张家口市太舞滑雪小镇、保山市启迪科学家小镇。前者位于张家口冬奥核心区内,项目总面积40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四季全运营滑雪度假小镇。后者主要以“冰雪+”为路径构建“体育+”产业体系,是中国花样滑冰队定点训练基地和第二批“冰雪运动推广示范单位”。
△保山市启迪科学家小镇水上运动中心
五是体育场馆模式。此类模式,从形态又称之为“体育载体空间”模式。主要以承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会场馆(体育中心)、户外运动载体及配套设施建设区为依托,以体育运动为内容,以休闲旅游为场景,推动体育、旅游、商业、娱乐等业态融合,带动周边土地升值、文旅消费升级,推动城市综合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此次入选的朝阳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均是国际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的典范。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在国家指导下,率先推动体育、文化、旅游、会展、商业五大产业融合发展,2013年被体育总局批准为全国首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019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永久办公场所也落户奥园。
△朝阳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来源:北京晚报)
六是商业载体模式。“体育+商业+文旅”综合体,是近年来体育旅游拓展融合内涵崛起的实体化空间载体,并逐渐成为体育旅游城市的热门目的地。其主要特点是,以体育或文旅大中型设施为基础,融合体育运动、旅游、健康、文化、休闲、商贸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商业空间或体育消费聚集区。不仅能满足家庭式消费需求,也能带动体育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次入选的无锡市海澜飞马水城,位于江阴市新桥镇区南首,是海澜集团全新打造的集马术训练、表演、比赛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际化大型马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内设有马术表演馆、马文化博物馆、海澜美术馆、马儿岛酒店、桃园山庄大酒店、飞马水城酒店等各类配套服务设施。
△海澜飞马水城马队巡展(来源:秀江阴)
广州融创文旅城,是入选2020年全国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的商业空间载体集聚区。园区内建设有融创乐园、融创雪世界、融创水世界、融创体育世界及大剧院和滨湖酒吧街等配套业态,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生活休闲、体育娱乐中心的粤港澳地区微度假目的地,能够满足各年龄阶层群体的需求。
△广州融创文旅城夜景(来源:大众新闻)
七是产业园区模式。产业集聚具有成本、技术、市场等多种优势,是未来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目前体育与旅游融合过程中的短板和弱项。通过建立集体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产业园区,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旅游企业、体育文化企业落户园区,构建体育文化旅游产业链,进一步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形象。
此次入选的新余市仙女湖国际汽车文化产业园,项目占地2008亩,总投资约15亿元,是集承办重大汽车赛事、汽车运动、旅游休闲、商业地产等为一体的汽车文化综合园区。规划建有国际级房车营地、游艇码头、汽车酒店等配套设施,每年可举办国际国内赛事10场以上,品牌发布及推广活动30至50场,带动旅游和参赛人员超过30万人次。
△仙女湖国际汽车文化产业园卡丁车赛车体验(来源:大江网)
综上分析可见,专业竞赛+旅游、体育小镇+旅游、体育公园+旅游、体育+度假区、体育载体+旅游……成为了“体育+旅游”的N种可能。未来,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推动下,还将有更多的元素融入体育旅游中,这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需求。
三、怎样做好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根据市场需求多样性,对体育旅游市场进行细分,进行产品定位,以满足旅游者的意愿,以达到一定的满意度。
体育旅游的宗旨是维护健康,但在维护健康的同时,必须加强安全保障。
树立绿色体育旅游发展观,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个性特征可以突出表现旅游点的优势,特色的旅游产品才能对旅游者形成更强的吸引力。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要突出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体育产业如何创业
谢邀,本人学习过一些相关的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管理包括足球产业管理的课程,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些建议,希望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想了解如何在体育产业创业,就要先了解何为体育产业,那就要先知道什么是产业。产业是一些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而体育产业就,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这里指的体育产品包括体育用品与体育服务两个部分。这里指的经济部门在我国现阶段不仅包括企业,而且包括各种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其它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家庭或个人)。
我们将体育产业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来认识,是基于它对国家经济发展所做贡献的特殊方式所提供的特殊产品,即体育运动本身或与体育运动有关。在体育产业概念形成以前,即国家以“体育事业”的方式经营管理体育时,许多这类单位分散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如轻工业、商业服务、文化教育、旅游等。
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美国1998年体育产业产值为630亿美元,超过了石油化学工业(533亿美元)、汽车工业(531亿美元)等重要工业部门的产值,成为美国第22位的支柱性产业。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80年代末已跻身于国民经济十大支柱性产业;而瑞士体育产业是该国第13位支柱性产业;英国体育产业产值达70亿英磅,超过汽车制造业、烟草业的产值,政府每年从体育产业中获得24亿英磅的税收。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体育服务业专业市场,国内从事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技术培训业的体育企业、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2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人民币。另外,每年各地举办的商业性竞赛和表演约有300~500次,营业额约8000万人民币。体育产业的产值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是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您此时想在体育产业创业无疑是明智的。
根据您的情况,您是足球特招生,那么可以参与与足球相关的体育产品的生产——这里说的生产不是狭义的生产,而是为您提供一些相关的思路,你可以参考一下。
这也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体育产业分支了,特点就是比较好上手,操作性很强。
为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提供运动项目适用的鞋、袜、帽、盔、服装、手套、护膝(腕)、背包等货物的生产与流通业。在世界各国,运动服装已成为服装系列的重要产品之一,不仅为运动员专用,而且为广大青少年、老年人所热衷,并且可以成为中小学生的一种校服,市场前景十分宽广。具体来说,你平时看到的足球品牌卡尔美之类的经销商就是属于这个性质。
为各种体育场馆设施进行规划、设计、施工、维修的行业。大型的国际、洲际与全国运动会都要兴修与改造一批体育场馆。每个城市都要建筑几座大中型的体育场馆供公共集会和体育比赛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在学校要修专用的体育场馆,在居民社区也要修建一定的体育设施,如果你有机会加入体育场馆的项目工程,也是非常不错的。
为各种体育活动提供运动、健身、娱乐器材设备的生产与流通业。这类产品种类极其繁多,是体育产业中产值最高,也是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
这一类也是跟您专业很契合的,您可以着重考虑一下这一类里的项目。
利用各种体育设施,由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健身健美活动参与者提供组织管理、体育知识传授、运动技术指导,帮助其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收取相应酬金的经营性行业。
向企事业单位、组织等社会法人、社会团体或个人出租运动场地和设施,收取租赁金的行业。这类场馆可长期出租,也可临时借用,可做体育活动用,亦可用于非体育活动,如会议、考场、文艺演出等。
这还是一个向社会进行体育知识传授、技能指导的行业。这个行业的主体是少年儿童的业余训练。它可以接收具有运动天赋的少年、儿童,进行有计划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水平,收取相应的培训酬金,属于运动人才的后备训练组织,如足球学校、夏令营、俱乐部等。
这个行业还包括各级裁判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体育科学专题讲座、各种体育科普活动等业务。其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将是业务量很大的活动,因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纳入职业技术标准之后,大量从业人员都需要经过此类培训。
相信您在大学四年已经考到了一定级别的教练员证书、裁判员登记证书,所以这一条途径对您而言是极佳的。
为运动训练及竞赛提供情报、信息、技术研究、医学监测、伤病诊断、器材研制等技术服务或咨询服务,为社会提供运动处方、心理咨询,收取酬金的行业。您可以为要体育高考的学生提供咨询,这也是一个可行的路子。
当然了,还有一些可能跟您专业并不太相关的方向,我也简单罗列下来,供您参考。
为体育工作会议、学术会议、运动会、新闻发布会、培训班、展览会、博览会等活动提供各种会议会场、餐饮、交通、会务服务的行业。
通过体育表演或运动竞赛向社会提供观赏、娱乐的行业。它的生产过程是投资者提供资金,组成俱乐部等形式的经济实体,招聘教练员,选拔运动员,进行运动能力、表演技能的生产;它的流通过程是收取门票费、运动能力转让费、电视转播费、广告费等。也可以通过开发体育的无形资产,接受赞助费和发行纪念品等活动获取资金。
所以,我推荐您不妨尝试一下体育健身活动业、体育空间服务业、体育培训教育业、体育服装业,这几个行业对你来说是最好上手、并且专业对口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