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如何激发儿童对足球训练的兴趣
关于如何提高孩子对足球的兴趣,扬韩若鑫有一些小小的经验以供大家笑阅:我儿子小时候力气比同龄人要大些,动作也算敏捷,那个时候我对足球很感兴趣,可我资质不行,属于替补上不了场的那种,理想总是希望能实现的,我不行就盯上了儿子,实际上儿子对足球并不感兴趣,为了让他喜欢上,我就无意有意地把他带着上足球场,那里也有小孩子在玩球,我让他们一起玩,有时候看着大人踢,慢慢的儿子对踢球有了些兴趣,课余会和小朋友去玩球,回来看见我看球赛也跟着看。但后来我发现儿子的资质继承了我的基因,好也好不了多少,随着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慢慢的就将足球放下了,成为偶尔的消遣。尽管我的理想在儿子身上未能实现,但小孩子的兴趣就这么培养了起来。
二、中国足球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1、谢邀。中国足球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是中国做男人出了问题!如果说中国人曾经积贫积弱,骨子里的基因没有西方国家球员的耐力,足球是硬碰硬,比耐力的活,中国人身体素质不如外国人,足球一定处于劣势,行。但是男排呢,这项被中国女排演义得淋漓尽致的项目,不像足球那般对体力是刚需的项目,只要刻苦训练,技术好,配合好,中国男排做到了吗!?
反过来说,中国的女人的身体和中国的男人是同样的素质吧,她们曾经有过在奥运会上的亚军呀,她们的表现也总没有像男足那般有种种的不堪吧。
2、反过来说,中国的女人的身体和中国的男人是同样的素质吧,她们曾经有过在奥运会上的亚军呀,她们的表现也总没有像男足那般有种种的不堪吧。
3、也许,我就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孩子,无情揭穿了一些真实,一定有很多人不愿听,绝不是针对个人,只觉得应当对这个关乎民族气运的事,说说话才对!
三、中国足球小将能否把中国足球的希望带起来
1、中国足球小将能否把中国足球的希望带起来?
2、1,应该说,中国足球小将这种模式,给处在整体停滞甚至是下滑的中国足球状况,带来了希望!而要把整个中国足球的希望带起,这个全国球迷的压力可不是一群九岁十岁喜欢足球孩子们稚嫩的肩膀所能承担得了的!
3、2,之所以中国足球小将能被认可,无论从组队形式上,还是到基本功及技战术打法上,都有其突出表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4、3,尤其是在组队与日韩俱乐部的U9U10梯队比赛中不落下风,互有胜负有时候是胜多负少!最主要的是从中国足小将这个年龄段的球员身上有一种不服输,拼搏到底的精神!
5、4,这是以往中国足球各个年龄段国字号球队所欠缺的,也是我们整体青训当中所未被列为重点培养的精神气质培养!
6、5,中国足球小将说白了,就是媒体人足球评论员董路发起来的U9队员海选,然后组成的少年足球队伍!但就是这支被冠以“中国足球小将”的球队,在足坛引起的“小将效应”却是最具轰动性的!
7、6,这支球队先后在日本韩国与J联赛及k联赛俱乐部同年龄段的球队进行比赛,胜多负少!在与欧洲五大联赛的一些俱乐部球队比赛也不落下风有胜有负!小将们表现出来的技战术水准让一些球探们比较兴奋!
8、7,其中邝兆雷,吕孟洋,吕孟洲等小球员的表现非常出色,其中邝兆雷还试训巴萨!这是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之星!
9、8,有些比赛场次可以清晰的听到董路大声指导球员,“过他,过他!”显然,董路知道小将们的技术实力,而赛场上的自信是需要教练鼓励并成长经历中逐步积累起来的!
10、9,这是有别于很多的国内教练的,球员场上失误了应该如何提醒,突破了,传球到位了,回防及时,抢断成功了,突破直传了等等这些球员场上合理的不合理的都要提醒鼓励!尤其是年龄小的球员!
11、10,之所以中国足球小将能在与欧洲一些俱乐部同年龄段球踢球时仍然互有胜负,与小将们的基本功扎实,有拼搏精神,有一种自信,贯彻教练的技战术要求到位有直接关系!
12、11,中国足球的希望在于有一大批热衷于足球的投资人如许家印老板等等,更在于有徐根宝等一批将足球进行到底并培养出众多优秀球员的老教练,同时也在于基层默默无闻的教练,最在于成千上万的热爱足球少年儿童及家长……
13、12,所以说,中国足球的希望是靠中国足协及全体足球圈里的人和全国球迷共同带动的,而不是把希只押在一茬儿孩子或一代人身上!即不合理又不可行!
14、13,只有喜欢足球,哪怕只为中国足球点赞都是足球希望夜空中的一点星星!都来点赞的话,就会繁星点点,照亮中国足球在夜行当中的方向!黎明已经到来,让我们共同迎接中国足球希望的太阳!
四、中国足球应该向日本借鉴什么
1、中日足球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在身体条件与足球硬件,中国足球并不落下风,甚至可以说胜出对手一筹,之所以被对手落下,还是源自于青训系统太过落后,要知道日本足球也曾经历低谷,从校园到青训的球员养成体系,令日本足球赢在了起跑线上,从实现了称霸亚洲的伟业,而这也正是中国足球所需要借鉴的。
2、日本足球青训有着一套复杂且缜密的系统,发起点便是校园足球,上世纪90年代,为了满足众多校园的需要,日本足协在当时推出了“9000名C教练”计划,帮助每一名旧有的校园足球教练考取专业资质,成功完成版本“升级”,最终在5年间达成了这一目标。有了“养料”作为保证,日本校园足球随即进入黄金期,足协从小学开始,慢慢向更高学府渗透,逐渐形成了从小学贯穿大学校园的一体化青训体系,常年为J联赛输送人才。
3、除去校园足球,日本也有职业的青训俱乐部,但其与校园足球的培养方向有所区别,如果说校园足球是集大众之力,那么青训俱乐部则是为培养顶尖足球人才而生。以J联赛育才最有口碑的大阪钢巴为例,每年有1500人进入其U12梯队,但这些孩子中,却只有250人能够晋升至U15梯队,到了U18梯队,更是仅仅剩下30人。单是一家俱乐部每年便能有千名以上的孩子入围,这足以说明日本足球的地基之牢固,而2%的晋级率则证明了了俱乐部对于足球人才的严格筛选。去年被亚足联评为最优秀年轻球员的堂安律便是大阪钢巴青训梯队,不到十七岁的他已是接连打破俱乐部亚冠以及联赛最年轻出场纪录,一度成为了整个亚洲的焦点。
4、可以说,各个环节对接上的完善成为了促使日本校园足球走上快速轨道的重要一环,而这也恰恰是中国校园足球所面临的问题,当下中国校园足球刚刚迈出了第一步,众多足球少年加入其中为中国足球打下了坚固的地基,而后,则是考虑每一级校园的对接,正如同日本校园足球的模式一般,只有让校园足球贯穿孩子们的整个学业生涯,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5、当然,在大力发展校园足球之时,同样不能放弃职业俱乐部的青训体系,只是鉴于国家制度上的差异,这一方面,日本恐怕很难为中国做出榜样,只能寄希望于相关部门能够不断完善体制,从而保障所有孩子在通往足球梦想的道路中,都能为自己留出一条退路,如此一来,自然会有更多家长放心让孩子们追逐心中的足球梦,中国足球自然也有了更为光明的前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