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1913年-1934年,中国足球为什么所向披靡
1、有人说,20世纪初东亚没有几支球队,当时足球技术不行,还有人说当时的足球重技术不重身体,所以李惠堂不算了不起,充其量亚洲球王而已。
2、我们中国历史上,好不容易出现一位足球奇才,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结果我们自己不拿他当回事!
3、若以李惠堂的威猛秉性,估计要掀开棺材板,爬起来一球踢断你三根肋骨!
4、在那个年代,182cm的李惠堂,差不多相当于现在身高近两米的壮汉,看看他这个体格,哪怕面对那个时代的欧美人,绝不逊色。
5、有人说李惠堂只能在当时的亚洲逞威风,面对欧美球员不行,这话说的肯定不对。
6、李惠堂小时候在香港踢球,当时在香港,踢球的大部分是海外球员,也就是来自英国的白人,李惠堂在那种环境里称王,他不厉害,别人能对他服气吗?
7、1923年李惠堂18岁,那一年5月,李惠堂带领中国队,在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上,5:1大胜日本队,获得冠军。
8、那个年代,中国人最恨的就是日本人啊!
9、比赛中,司职前锋的李惠堂,面对日本门将,近距离一脚射门,正中门将胸口,打的这个日本人口吐鲜血,连人带球一起被踢进了球门!
10、你说李惠堂的那一脚力量有多大?
11、远东运动会夺冠后,18岁的李惠堂实际上已经是亚洲球王了,但立刻就有人对这支中国队不服气。
12、澳大利亚那地方大家应当知道,那个年代还是英国流放罪犯的地方,玩足球的人就和英国的足球流氓差不多。
13、千万别说20年代的英国人踢球文明,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开始的时候,踢球规则少,非常野蛮,足球规则严格那是二战以后的事儿。
14、受到邀请,李惠堂带队去了英国。
15、比赛前,李惠堂对澳洲队守门员说:我射门时切勿全身接球,否则易断腰骨,敬请注意!
16、18岁的李惠堂,年轻气盛,一句话吓得澳洲队门将,在比赛中不敢正面接球,被李惠堂连中三元,连续打进3球!
17、实际上,李惠堂的“亚洲球王”,就是这一战之后,澳洲人给他封的,在此之前,没人公开叫他亚洲球王!
18、李惠堂出身贫寒,踢球是苦练出来的功夫。
19、小时候的李惠堂长大在香港,那时候,香港很多海外球员,平时走在大街上,脚下喜欢带着球玩。
20、李惠堂从小就爱踢球,家里没钱买足球,他就拿柚子当球踢,他家门前两棵柚子树,树上的柚子都被他踢烂了,估计他的铁腿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21、后来,李惠堂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中英文都很好,能写诗写作文,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
22、李惠堂17岁进入香港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他球技精湛,招数刁钻,人称“球怪”。
23、在香港甲级联赛,李惠堂身穿9号球衣,踢前锋,只要他出场,就是全场焦点人物,非常有名,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在第二年18岁时,带领中国队征战远东运动会。
24、李惠堂惜败柏林奥运会,终身最大的遗憾。
25、李惠堂带领中国队,三战远东运动会,打的当时的日本队丢盔弃甲,战胜当时亚洲强队菲律宾,三次夺冠,这些咱们就不说了。
26、中国在1931年被承认为奥运会成员国,1936年首次参加奥运会,那一年,李惠堂已经31岁。
27、当时那个年代,中国内忧外患,到处被人看不起,像李惠堂这些运动员,特别想在运动场上,为了这个民族争光。
28、但中国奥运代表队没钱,连路费都凑不出来!
29、没办法,最后由李惠堂带队,中国足球队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远征,从越南打起,一路往西参加比赛,打到印度孟买,为的就是挣钱,为中国奥运代表队凑路费。
30、历时两个多月,打了27场比赛,23胜4平,赚到了十几万港币。
31、1936年6月26日,中国代表团从上海登船,乘坐意大利游轮,在海上漂了近一个月,大家坐的是二等舱,吃不好喝不好。
32、到达威尼斯后,代表团又转乘火车,7月23日,终于赶到柏林,那时距离奥运会开幕只有十几天。
33、穷到了撑杆跳运动员,连一根参加比赛的竹竿也没有,需要临时找其他国家运动员借。
34、8月6日,轮到中国足球队出场,淘汰赛,抽中了英国队。
35、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巡回赛,再加上一个月的海上漂泊之后,所有中国队成员都已经人困马乏了。
36、面对强大的英国队,上半场双方踢成0:0,到了下半场,中国队的体能实在不行了,最终两球落败,0:2失去了继续比赛资格。
37、整场比赛中,英国队派了两名球员,贴身防守李惠堂,就算李惠堂拼命,也没能为中国队打进一球。
38、在那一届奥运会上,中国队不是输在球技,也不是输在身体素质,而是体能,说白了,那时候的国家太弱太穷,没有让运动员发挥能力的空间。
39、(中国队出征1936年柏林奥运会11人)
40、那个时代的中国足球,虽说“所向披靡”有点夸大,但在那个时代,以李惠堂为代表的中国足球队,确实是个神话。
二、中国足球和中国式教育有什么共通点
中国式足球和中国式教育,他都有个共通点,懂足球,懂教育的人都多。中国13亿人口要想要想抽一个足球队出来,这个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中国式的足球就缺乏改革游戏规则的这种潜力。做什么事情都要掌握事物发展的这个规律?踢足球,搞教育也是一样的。中国的教育各个老师出来都是说的头头是道,理论基础都相当的强悍,但是学生的这个实际动手能力的话,就非常的糟糕,一旦从学校毕业出来,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所以放养式的教育模式,希望得到国家的推广,而不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试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怎样去工作,怎样去面对以后踏入社会,解决生存问题,找到以后自身发展的潜力。
三、马云说:中国足球之所以不行,是因为教育出问题了,你怎么看
我觉得跟教育无关,如果真的跟教育有关系那么中国的女足、女排、女篮、为什么都比较好,其实最大的问题出现在制度和人员选拔上,有的人可能踢球不是爱好只是拿这个当成工作去做,体育运动一定是天赋加爱好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项目!
四、懂得哪些足球知识会觉得自己很厉害呢你怎么看
我觉得最基本的足球技巧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说你知道接球、带球、射门的标准动作步骤,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教别人,而且是最标准的动作,是不是很厉害?另外比赛的一些战术也很重要,如果懂得战术的话,就可以打败比自己强的队。
五、关于足球的知识简单介绍
1、足球,是世界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足球起源于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把足球名为“蹴鞠”,但是足球不是中国发展起来的。而是由英格兰发展起来的,后来传到了世界各地。
2、标准的11人制足球比赛由两队各派10名球员与1名守门员,总共22人,在长方形的草地球场上对抗、防守、进攻。
3、足球比赛的目的是尽量将足球射入对方的球门内,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当比赛完毕后,得分多的一队则胜出。如果在比赛规定时间内得分相同,则须看比赛章则而定,可以抽签、加时再赛或互射点球(十二码)等形式比赛分高下。
4、足球比赛中除了守门员可以在己方禁区内利用手部接触足球外,球场上每名球员只可以利用手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控制足球(开界外球例外),比如胸部,头部,大腿都可以接触足球,但是一般还是以脚为主。
5、比赛分为两个半场,每半场45分钟。特殊情况经裁判员和双方同意另定除外。任何改变比赛时间的协议(如因光线不足每半场减少到40分钟)必须在比赛开始之前制定,并要符合竞赛规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