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昔日乒乓球世界冠军削球手陈新华的近况如何
1、很多球迷或许没有听说过陈新华这个名字,不过他可是当年名副其实的世界冠军。打球非常卖力,富有激情,球技精湛,人送外号“激情王子”,关于陈新华的具体信息,详情请看下文:
陈新华生于1960年,福建福安人。为了模仿欧洲的打法风格,他从陪练开始起家,右手横握球拍的他擅长削球打法,攻削实力均衡,防守非常稳健,出现机会球的反攻能力较强,当年他打出了很多出人意料的神球,动作之潇洒如同杂耍一般,令对手防不胜防。
2、陈新华生于1960年,福建福安人。为了模仿欧洲的打法风格,他从陪练开始起家,右手横握球拍的他擅长削球打法,攻削实力均衡,防守非常稳健,出现机会球的反攻能力较强,当年他打出了很多出人意料的神球,动作之潇洒如同杂耍一般,令对手防不胜防。
3、陈新华曾经作为奇兵出战世乒赛,并一路过关斩将,为国乒实现三连冠、再次捧起斯韦思林杯立下了赫赫战功。在1985年第38届哥德堡世乒赛决赛上,国乒派出陈新华作为奇兵对阵瑞典队,第一盘比赛,陈新华对阵瑞典悍将林德,只见他绵里藏针,全场笑呵呵轻而易举2-0拿下了林德,比赛中甚至出现了小花絮,气急败坏的林德向裁判提出了抗议,说陈新华比赛时低声细语干扰了比赛,但裁判并没有理会。
4、第五盘比赛,陈新华再次出场迎战国乒老对手瓦尔德内尔,老瓦对陈新华的削球打法极不适应,又一个漂亮的2-0锁定胜局,陈新华独拿两分,帮助中国队5-0横扫瑞典队夺冠。
5、值得一提的是,陈新华还曾摘得1985年第6届世界杯男单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冠军。当然他还是1987年第39届世乒赛男团冠军的获得者,并获得单打季军。
6、1988年,28岁的陈新华选择退役,经过慎重考虑,他远赴去欧洲打球,成为海外兵团一员,曾经代表英国队出征奥运会、世乒赛等世界大型赛事。陈新华退役后不走寻常路,在英国打球期间,他跟英国女孩甄妮相识相恋,并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7、几年后,陈新华选择回国发展,开过陈新华乒乓球俱乐部,从事乒乓球教学和培训工作,之后,陈新华担任深圳市宁德商会荣誉会长,还参与创办了国内基础教育的领航新校——深圳道尔顿新华公学。
8、如今59岁的陈新华童心未泯,经常参加一些元老级的乒乓球娱乐赛事,在年轻群体里极力推广乒乓球这项运动,这份精神值得称赞。最后祝福昔日乒乓球世界冠军陈新华,请记住:国乒史上有位著名削球手、激情王子---陈新华。
二、中国足球如何才能进入世界杯夺得冠军
这题太难了,你得去问足协主席,教练组,球员,他们不是只为了钱??,而是为了国家荣誉而战,把国家荣誉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各种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应该具备最好的足协主席,最好的教练组,最好的球员,到那时中国足球就入世界杯并且夺得冠军,如果你的寿命有足够长的话,等到N年以后就能看到,加油中国!
三、说说你小时候看过的世界杯吧
记得那是一九八二年,在砖厂打工,在大队部广场,黑白电视机,有时候乱台,分不清那国人,看电视的都是年轻人,熬了大半夜,也不困,就这样第一次与世界杯结缘!
四、乌拉圭为什么能获取首个世界杯冠军
谁的祖上还没阔过呢?别看现在的乌拉圭最多也就是二流水准,但在20世纪前30年,他们绝对是世界足坛的超级强队,夺得1930年首届世界杯冠军绝非偶然,完全是自身实力的体现。
六届美洲杯冠军,两届奥运会金牌
实力还是要用成绩来说话。1930年之前的乌拉圭队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他们是六届美洲杯冠军得主,蝉联奥运会足球金牌。
美洲杯创办于1916年,在1930年之前共举办了12届。乌拉圭队夺取了一半的冠军(1916、1917、1920、1923、1924、1926),另外六届美洲杯,阿根廷四次捧杯,巴西两次问鼎,当时的乌拉圭毫无疑问是南美足坛的老大。
世界杯创办之前,世界性比赛就只有奥运会足球赛。1924年夏天,1923年美洲杯冠军乌拉圭来到巴黎,参加奥运会足球比赛,首战就以7比0横扫南斯拉夫,之后3比0胜美国,5比1大胜法国,2比1淘汰荷兰,进入决赛。1924年6月9日在巴黎,乌拉圭3比0轻取瑞士,首获奥运会足球金牌。
之后,乌拉圭队在1924年、1926年美洲杯上两度折桂,挟美洲杯夺得之余威,乌拉圭队再赴欧洲参加1928年奥运会足球赛,2比0胜荷兰,4比1胜德国,3比2力克意大利,决赛对阵阿根廷,以1-1不分胜负。三天后(6月13日)再战,乌拉圭2比1取胜,成功卫冕。
也就是说,乌拉圭队是上世纪20年代最成功的国家队,两届奥运会足球金牌、四届美洲杯赛冠军,当时的世界足坛还没有哪支球队的荣誉能与乌拉圭相比。
绝对是真爱:乌拉圭九冠,阿根廷八亚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当时的乌拉圭和阿根廷绝对是真爱。夺得1930年首届世界杯冠军后,乌拉圭队已经握有六次美洲杯冠军、两届奥运会足球金牌和一次世界杯冠军,而在乌拉圭夺冠的九次大赛中,有八次的亚军是阿根廷。
1930年之前乌拉圭队六夺美洲杯,亚军都是阿根廷——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说乌拉圭都是在决赛上击败阿根廷夺冠的,因为当时的美洲杯赛制是小组单循环,最后以成绩排定名次。两次奥运会足球金牌,其中1928年是在决赛上击败了阿根廷(加赛获胜),所以乌拉圭在1930年首届世界杯决赛击败阿根廷夺冠,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而且我们完全可以说,两届奥运会足球金牌的含金量要高于首届世界杯。1924年、1928年两届奥运会都在欧洲举行,许多欧洲强队都参加了比赛,乌拉圭击败的球队中就包括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而在1930年世界杯上,许多欧洲强队因为路途遥远都没有来到乌拉圭参加比赛,所以乌拉圭夺冠的难度并没有奥运会夺金的难度大。
乌拉圭有先进的技战术和最出色的球星
当时的乌拉圭是个只有130万人口的小国,然而这个国家的足球队却主宰着世界足坛,因为他们踢着先进的足球。在1924年和1928年奥运会上,乌拉圭队的球员们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做技术——“之”字型路线的带球过人,把球传到队友跑动路线上的传球配合,等等。
于是,世界足坛终于有了另一种可以学习的榜样,与之前被学习和模仿最多的英国人相比,乌拉圭人确实在踢着一种具有艺术气息的足球。尽管巴西人后来成为了艺术足球的代表,但最早让世人知道“足球原来还可以这样踢的”是乌拉圭人。
乌拉圭队中还有着当时世界足坛最出色的球星,比如斯卡罗内(HectorScarone)和塞亚(PedroCea),这两人在奥运会足球比赛中经常打出默契配合,告诉了欧洲人什么叫做传球配合。比如乌拉圭队队长何塞·纳萨齐(JoseNasazzi),被乌拉圭球迷尊称为“元帅”,他被认为是足球史上第一个踢“清道夫”位置的球员。
中场球员何塞·安德拉德(JoseLeandroAndrade)是足球领域里第一位公认的世界级球星,而在1930年世界杯上,斯卡罗内(HectorCastro)也进入了这一行列。这位“独臂将军”(他在劳动中失去了一只手)在1930年世界杯决赛上打进了乌拉圭队第四球,帮助乌拉圭4比2击败阿根廷。其实在1926年美洲杯上,卡斯特罗就攻破过阿根廷队球门(2比0),并以六粒进球成为乌拉圭队的夺冠功臣。
以逸待劳,东道主优势也是夺冠原因之一
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欧洲球队前往乌拉圭参加首届世界杯,都要在海上经历漫长的旅程,自然是疲惫不堪,无法以最佳状态出战。而乌拉圭和阿根廷双双进入决赛,除了自身实力的因素之外,以逸待劳自然也是原因之一。
不过,遥远的南美小国乌拉圭能够成为首届世界杯东道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当时的出色战绩,所以东道主的优势也是他们凭借实力换来的。而世界杯在乌拉圭举办,仅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阿根廷也相当于半个东道主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