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你相信国足归化了就能拿世界杯吗
首先正面回答下您的问题,拿世界杯不是归化能解决的问题,而需要靠自身的球员造血系统,即青训,不然个人认为哪怕11人全部归化,不考虑世界强队的水平和发挥,即便能拿世界杯,那我们仅仅是拿到了奖杯,而有可能输掉了未来。
第一,全部11人归化也许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球员在技战术上的问题,但同样会存在相互之间对于场上形势的解读和领悟,这对于11个归化球员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即便不考虑配合默契问题,也没有解决中国足球基础弱的问题。
第二,即便全部11人归化或者部分归化,即便拿到好成绩甚至世界杯冠军,这对于中国足球本身发展并不利。归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正因为常规青训苗子出不来,靠自身球员无法提高成绩,才出此政策,这对于国内足球虽然有立竿见影的成绩效果,能够短时间内看到成绩的改变,提振球迷对国家队的信息,挽回一定的脸面,但长远而言会不利于国内足球市场的发展。
第三,归化球员应当适量而止。原因在于中国足球的问题在于根基问题,就好比是一幢大厦的地基有问题导致楼梯倾斜,并不是靠一些技术突出的技术手段把楼梯扶正不显倾斜就解决问题。而应该解决如果打好地基,专业的地基建造人员怎么培养,通过怎样的完善体系培养和校验,才是能根本解决的方法,不然无论再建多少大厦,如果依旧是那般基础不扎实的技术人员负责建造,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1、适当归化一定数量的外籍球员,需要控制水平和数量,一定程度上通过混搭提交国内球员的技战术意识,倒逼国内球员进步,一定程度上改善成绩和精神面貌;
2、除了俱乐部层面青训系统,国家队或足协层面需要制定完善的青训系统,诸如球员发掘办法,培养办法等一系列整套培养体系需要建立起来,不能单靠俱乐部,需要建立国家层级的青训,加大对青训的投入,包括资金,场地,和人员的投入;
3、管理机构交由专业足球人士进行统筹管理,市场运作和经营同样交给深谙足球市场发展规律的人士负责,建立专业的足球公司运作职业联赛或者各级别联赛;
4、发展除职业联赛以外的业余联赛,大学生联赛,高中联赛,地区联赛等各级联赛,目的在于发展足够的足球人口,提高好苗子发现和成长的机会;
5、对于支持和大力发展上述各级联赛的,省市,学校乃至民间组织,给予政策上、资金上、人员上或者技术上的支持,鼓励群众参与和发展足球运动。
以上均属个人拙见,有不同意见可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二、卡塔尔世界杯,谁会夺冠
卡塔尔世界杯是在2022年举行,个人认为有几个夺冠的热门球队(排名不分先后):
法国队自2018年世界杯夺冠后,一直是各项赛事夺冠的大热门。这支法国队可以说是豪华之师,前场拥有姆巴佩、格列兹曼,中场坐拥坎特、博格巴、恩东贝莱,后场也有埃尔南德斯、瓦拉内、帕瓦尔坐镇,门将位置当仁不让是洛里。三条线上的几位球员在两年后依然都是当打的年龄,而且像姆巴佩、瓦拉内这些球员也会更加的成熟。而且法国队还有很多妖人也是有国家队水平,比如说里昂的前锋穆萨·登贝莱、中场的奥亚尔、图萨尔,里尔的边锋伊科内,雷恩的中场小将卡马文加等等。这些妖人在两年后也许都会成长成为各俱乐部的绝对主力,到时也都有机会进入国家队。如此来看,法国队的阵容可谓是相当豪华,可以用的球员数不胜数,争冠席位必占一席。
欧洲红魔比利时现在世界排名第一,拥有不少妖人,也有一些已成名的球员,前场拥有卢卡库、小将奥里吉,中场坐拥德布劳内、阿扎尔、维特塞尔,后防线上有阿尔德雷维尔德、维尔通亨、德纳耶尔、默尼耶,门将上拥有1.99米身高的库尔图瓦。三条线可谓巨星云集,在两年后的世界杯上,这三条线上的球员都将逐渐成熟,成为当打之年的球员。所以两年后的比利时也是非常让人期待的。
英格兰是从2018年世界杯后异军突起的球队。也正是从世界杯后这支球队开始备受瞩目,大家对于这支球队有了更多的期待。这支英格兰队可以说三条线都有领军的球员:前场是热刺球星哈里凯恩,中场是切尔西小将芒特、多特蒙德边锋桑乔,后场是曼联后防铁闸马奎尔、利物浦边后卫阿诺德。在前场同样有小将奥多伊、亚伯拉罕、拉什福德,中场有小将麦迪逊、赖斯,后场有小将托莫里、奇尔维尔、万比萨卡等。可以说两年后的英格兰队大部分球员都是25、6岁的年纪,都是可以在俱乐部打主力的球员,所以这支英格兰队给了大家无限的可能,有理由相信他们会走得更远。
荷兰队自从2010年夺得世界杯亚军以后一直都没有出彩的表现,直到最近这两年荷兰队人才辈出,年轻球员开始逐渐成长,很多球员已经进入知名俱乐部效力,并逐渐成为球队主力。这支球队有希望在两年后与其他球队一争高下。这支荷兰队前场有中生代球员德佩、小将贝尔温、齐尔克泽,中场有老将维纳尔杜姆、小将弗朗基·德容、范德贝克,后场有球星范戴克、小将德利赫特。这些球员都是各个俱乐部的主力球员,表现也都不错,很期待两年后的卡塔尔世界杯上这些球员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
巴西这几年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但是巴西队拥有众多知名球员以及潜力小将:前场球星内马尔、小将热苏斯、罗德里戈,中场拥有法比尼奥、库蒂尼奥、小将阿图尔,后场有阿莱士·桑德罗、小将米利唐坐镇,门将位置有阿里松和埃德森两名球星镇守龙门。所以两年后的卡塔尔世界杯可以期待他们的表现。
三、为什么02年国足世界杯后米卢下课了
米卢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带领中国男足打进世界杯的主教练,但是他率领中国男足在2002年世界杯上的成绩不佳,三战皆负,一球未进,这也是导致米卢下课的直接原因。但是米卢下课的原因真的这么简单吗,从率队打进世界杯的“神奇教练”到世界杯后的黯然下课,这么短的时间对待米卢就有这么大的转折,其实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足球背后的乱象以及中国足协的管理问题。
虽然2002年打进世界杯有诸多方面的利好因素:比如日韩举办世界杯,亚洲名额增加,比如张吉龙的妙手抽到的上上签等,但是不得不承认,米卢的执教能力才是中国男足出线的关键因素。米卢其实是和里皮一样,都是带着光环来到了国足,米卢最辉煌的成就就是曾经连续带领4支不同的球队打进了世界杯16强,分别是:1986年率领墨西哥打进八强、1990年带领哥斯达黎加在意大利世界杯先后战胜瑞典和苏格兰,史无前例地打进16强、在1994年让“足球荒漠”的美国队进入世界杯16强、以及在1998年率领尼日利亚进入世界杯淘汰赛阶段。这段经历可以说是米卢的封神之路。而在2002年,米卢带领中国成功地打进了世界杯,很多球迷乐观地认为,米卢将再次率领一支球队打进世界杯淘汰赛,而那支球队就是中国男足。
虽然说圆了世界杯的梦想确实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是打进世界杯的喜悦似乎让中国足球冲昏了头脑,开始变得“迷之自信”,反而忽视了中国足球掩藏在亮丽成绩下的假赌黑以及青训的断代等问题。米卢固然之前的世界杯成绩堪称神奇,但是中国足球的实力还是应该理性看待,而且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当时的足协给国足在世界杯定的目标居然真的是:打进一个进球、取得一场胜利、争取进入淘汰赛。但其实这样的目标对于当时的国足来说完全是不切实际的,也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在世界杯三场小组赛赛后,中国男足一场未胜,甚至一球未进,巨大的心理落差让球迷以及足协对这个结果非常不满,而对这个结果负责的替罪羊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国足主帅米卢的头上。
其实足球就是这样,结果好的时候,万人敬仰,但是结果不好的时候,之前的很多事情都会被拿来说事,也就是你做的任何事情,都会被认为是问题。而米卢在世界杯惨败后后,也被球迷指出了很多不足之处,这些也是米卢最终下课的主要原因:
米卢其实在处理球队关系上已经做的非常到位了,他将整个中国队的还是打造的非常团结,这也是国足能够在世预赛上提前出线的主要原因。但是当时还是传出了孙继海与米卢内部矛盾的消息,并且米卢确实对孙继海的使用多次进行调整,甚至有时会被弃用,这也是最后球迷讨伐米卢的主要原因。
米卢当时有一个著名的奶牛理论,针对的对象正是孙继海。“有两头奶牛,一头每天可以产奶50升,另一头只能产30升。但如果产50升的奶牛在每次你挤奶的时候,它都会用蹄子踢你,而产30升的那头却温顺地任你去挤奶,让我选择,我只能去要那头产30升奶的奶牛。”在米卢眼中,孙继海就是那只产量虽高、但不很听话的“奶牛”。
在此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孙继海一直为始终无法获得主力位置而耿耿于怀,而米卢又不满意孙继海在比赛中不听从安排,孙继海在米卢的阵中一直都没有成为绝对主力,位置也一直在变化,从最开始的右后卫,到右前卫,甚至还踢过中后卫。当然,在比赛中,孙继海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并没有按部就班按照米卢的要求去踢比赛,他经常会离开自己的防守位置,依靠个人能力投入到进攻当中。正是因为这样,米卢一直认为孙继海“缺乏战术纪律”,所以两人的矛盾逐渐开始公开。
但是当时正处于国足备战世预赛的关键时刻,为了缓解两人的矛盾,国足内部对二人的关系一直是冷处理,在接受采访时,一直强调孙继海有伤在身。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但没有缓解两人的矛盾,反而让两人的矛盾越积越深,两人又都不主动去交流,又都是倔脾气,因此造成了彼此不待见的局面。
虽然孙继海和米卢的矛盾谁对谁错不好判断,或者说两人都有对错,但是作为主教练的米卢,还是应该为球队的成绩考虑,应该想办法去处理好队员的关系,总之,在世界杯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他没有用好队内大牌球员,这就是主教练的失职和责任。
世界杯成绩不好,球迷批判米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米卢没有将国足最强的球员带到世界杯,其中最被大家诟病的就是米卢弃用了当时处于巅峰状态的李明。其实,当时的李明在边前卫的位置上的实力确实国内无人可以匹敌,但是在亚洲杯预选赛的时候,李明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突然告知米卢,自己不能上场,据说正是因为这件事,米卢一直对李明有意见。
另外,在世界杯之前的几场比赛,前场球员中李霄鹏表现异常出色,他用自己的场上表现彻底征服了米卢与球迷,所以李霄鹏占据主力球员是大家比较认可的。但是最终的大名单中有一个人的名字争议比较大,那就是高尧。高尧直接顶替了李明进入了大名单,很多球迷对此都表示质疑,因为以高尧的实力,确实无法与李明相提并论,并且在世界杯的三场小组赛中,高尧没有获得一分钟的上场时间,甚至在坊间有这样的声音:某球员通过关系进入了世界杯大名单,顶替了李明。虽然这样的猜测是毫无根据的,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是巅峰李明无法参加世界杯确实是一个不小的疑惑,而米卢必须为这个疑惑负一定的责任。
都说树大招风,在带领国足成功打进世界杯后,米卢在中国的人气暴增,成为了中国足球的“英雄”。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采访和代言,当然这些都是有偿的。
米卢火了之后,作为中国男足国家队主帅的米卢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近乎疯狂的商业“走穴”活动中,对于球队的管理、训练开始不那么重视了。特别是他在中国赚取了大把大把的钞票,甚至都惊动了他的祖国南斯拉夫媒体的关注。
南斯拉夫的专业体育报刊《体育报》就针对米卢进行了这样的专题报道:米卢带领中国男足世界杯出线后,频繁地参加商业活动,为各种名酒、饮料、空调、DVD拍了广告,还经常出席各种商业庆典活动,甚至还参演了一部中国影片。《体育报》介绍米卢当时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收入就超过了300万美元,要知道2002年前后,300万美元可是个天文数字(当时英格兰主教练埃里克森的年薪才30万美元),米卢甚至超过了电影明星,成为了中国最受欢迎的“广告代言人”和不折不扣的“广告暴发户”。
米卢当时的做法其实已经让中国足协感到不悦,只是当时世界杯出线的喜悦还意犹未尽,大家都不想破坏这样的氛围,所以足协也只好对米卢的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当时南斯拉夫的《体育报》负责人克扎尔科维奇认为米卢更应该努力工作,让中国足球在世界杯的首次亮相中有个好的表现,他认为米卢过多地参与商业活动,势必会对本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对中国足球不负责任的举动。
现在来看克扎尔克维奇的说法还是非常准确的,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赚钱上,米卢确实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关心国足的训练和比赛了,而付出与收获也是成正比的,世界杯可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当你不认真对待,你就不不会取得好的成绩。
最后,还要补充的一点就是,世界杯的成绩虽然米卢负有很大责任,但是从中国足球主帅的岗位离开,似乎也是米卢自己的选择,因为他作为国足主帅的这几年已经见到了中国足球太多的乱象,再加上已经功成名就,该赚的钱也赚够了,所以离开并不是一个很坏的选择,留下反而可能失去更多。
米卢在后来中国足球假赌黑曝光后曾接受采访时,这样评价中国足球:“太多太多的问题和太多太多的谜团,构成了中国足球必不可少的元素。我对谢亚龙了解不多,仅仅见过几次面,感觉他是一个很低调和踏实的人,很难看透他的内心世界。至于蔚少辉,我就非常熟悉了,他是一个非常开朗和热情的人,中国队比赛的时候,他经常给我送球票。但他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经常有人告诉我他有问题,没想到确实是有问题。作为曾经的中国主教练,有的话我不想说。我带中国队的时候,总是有领导暗示说有的人该上,有的人不该上,但我可不管这一套,因为我是博拉-米卢,一个球队的主教练只有一个,他们在滥用自己的权力,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但其实什么都不懂。”
是的,虽然米卢说的并不一定完全是事实,但是他提到的几点确实就是中国足球的问题所在,关于国足用人的问题上,足协可以给主教练施压,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再加上中国足球有各种人情世故、甚至染上了假赌黑的恶习,所以,米卢也是看清了中国足球的现实,既然中国足协没有想续约的意思,那么早点离开也是明智的选择。
我们经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002年国足打进世界杯本来是发展中国足球的一个最佳机会,但是当时的足球管理者们太过兴奋了,我们也光顾着高兴了,完全忽视了足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了问题越积越深,最终成了中国足球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米卢作为国足的主帅,他既是当局者也是旁观者,他见证了中国足球的兴盛,也享受着这些带给他的利益与荣誉,他自己也曾迷失过,也曾辉煌过;但同时,他也看清了中国足球的现实,他不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晚节不保,所以最终他的离开也是理所当然的。
2002年国足世界杯后米卢下课当然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世界杯惨败的成绩、一球未进的遗憾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但是深层次分析,其实还是中国足协在这其中的各种处理方式和管理上存在问题,这也是需要中国足球管理者去反思的问题,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似乎并没有从中吸取到教训,不知道下一次国足打进世界杯是什么时候?
四、七国宣布抵制俄罗斯世界杯,国足有没有替补进世界杯的可能
一、从规则来看,理论上是可能的
国际足联的俄罗斯世界杯章程里写明,如果有球队退出或被禁赛,那么国际足联将决定谁来递补参赛。递补参赛国唯一的要求是:它此前没有入围本届世界杯的决赛圈,没有任何其他附加要求(比如积分排名等等)。
国际足联也确实看重中国,因为中国企业现在是国际足联最重要的金主。在世界杯三个级别的赞助商中,中国企业占了相当的比例,其中万达更是七大顶级合作伙伴之一。
从现实来看,基本不可能。因为截至目前这七国的抵制,都是外交层面上的,只是官员不去俄罗斯出席世界杯,和球队无关。而且这些国家的抵制,大都有跟风站队支持英国的因素。
换言之,只要英格兰代表队不退出俄罗斯世界杯,其他国家大概率也不会这么做。而三狮军团退出世界杯的可能极小,之前英国外交大臣约翰逊口误过一次,引发了外界的误会,他立刻就作出了澄清。足球对英国社会意义很大,尤其是这届英格兰在预选赛表现出色,十战全胜,期待值很高。退出世界杯打击的将不是俄罗斯,而更多的是打击自己人,英国政府不会那么蠢,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退一万步讲,就算国足靠着“中国市场”的概念和金主的钞票,真的递补参加世界杯,也很可能是个笑话。这支国足的水平几斤几两,大家心里也该有点儿数了,大半年来对塞尔维亚0比2、对哥伦比亚0比4、对威尔士0比6、对捷克1比4,四战全败,丢16球只进1球,这些对手还只是准强队而已,威尔士和捷克还没进世界杯!
别忘了我们连世预赛亚洲区40强赛都是靠着超小概率的狗屎运才晋级的(虽然自身也有努力)。实力差距太大,再高的舞台也会失去锻炼价值,过于一边倒的比赛只会摧毁一代足球人的信心。中国足球还是先循序渐进从青训抓起,从40强赛打起,才是正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