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如何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体育教学内容。
面对可供选择的诸多内容,应如何选?选什么?选多少?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以投掷类教学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投掷垒球中的挥臂动作,可以采用掷纸飞机比远、扔纸团、投绳等学习内容;为了提高投掷中的出手速度,则可以选择甩绳、小皮球等轻物对墙对地投掷等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可以采用单、双手抛、投实心球的练习内容。
其次,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
例如,在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好多老师都会设计游戏活动,期望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身心,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千万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内容应该是下面主教材内容的前奏,能紧扣主教材,能为主教材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为整堂课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上前滚翻一课时,先让学生做“看天”和“看谁坐得快”的游戏。
初看这是两个很普通的游戏,但是联系到后面的前滚翻教学,就觉得这两个游戏不是一般的游戏,这两个游戏中,隐含了完成前滚翻的要领(低头、团身),为下面的前滚翻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这样的游戏内容才真正具有实效性。
最后,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
在同一水平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
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同一个内容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2、激发运动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新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
”我国古代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
因此,激发运动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笔者多年实践体会如下:a、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
”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怎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呢?由于班级中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因此,要使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可以有一个弹性的标准和要求。
在体育课中运用分层的教学有很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水平二前滚翻教学中设计了难易不同的四组练习方法:1组,有斜坡的前滚翻,(要求头后部着垫,团身起立);2组,正常的前滚翻,(要求同第一组);3组,有宽度限制的前滚翻,(在2组要求的基础上滚直线);4组,有远度限制的前滚翻,(要求在3组的基础上不分腿,具有一定的远度支撑,完整滚翻。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这样一个动态的分层,每个人都有一个基础层次,同时亦可上升下降,从而起到尝试多个层次,体验多个成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喜欢上体育课。
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新异刺激的影响,往往具有求新、求异需要——即对体育的内容和形式喜新厌俗。
因此,要把教学内容组织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新颖。
如让学生做准备活动时,应杜绝单一无味的练习,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一些花样,如游戏性比赛、新颖的体操或舞蹈,有条件的还可配上优美的音乐伴奏,更能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使之愉快完成练习。
只要教师注意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和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学生的特点是争强求胜,渴求表现自己,竞争又是体育的最大魅力所在。
所以,在教学中应创设竞争情境,提供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竞赛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如: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比高、比远、比快、比反应、比质量、比作风等,竞赛结束时,教师必须进行小结和讲评,表扬优胜者,以示鼓励,满足青少年的好胜心理;对于失败的同学则要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争到再赛的胜利。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
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a、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如教学耐久跑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每次课都注重在练习场地、距离和练习时间上的改变,跑时的队形可以花样多样新颖。
如不同形式的全程追逐跑,重复接力跑,分组对抗等。
这样使学生寓耐久跑于兴趣中,使学生感到耐久跑其乐无穷,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b、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
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
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
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
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
我们教师要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远离一些形式的浮躁,多作一些务实的探究。
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
这样的话,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真正达成教学目标,学生会真正得到发展,课程改革也一定能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迈进。
二、幼儿体育课由几部分组成
幼儿园体育教学法体育活动的任务和内容一、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任务1、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其正常发育,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其体质。2、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使他们动作灵敏、协调、姿势正确。3、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二、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1、基本动作:走、跑、跳、投、平衡、钻、爬、攀登等动作。2、基本体操:①徒手操和轻器械操②排队和变换队形3、体育游戏:以发展各种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并有一定的角色、情节和规则。体育活动的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一、体育活动的教学方法1、示范、讲解示范:①姿势正确,动作轻松优美。示范位置应根据幼儿队形、动作的性质而定,方向可根据动作的结构、要求决定,可采取正面、侧面、背面示范或镜面示范。一般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练习均可进行前三种示范,“镜面示范”一般用于徒手操和轻器械操。②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③与讲解相结合或伴随语言提示。讲解:①重点突出,语言少而精。②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趣味。③讲解要富于启发性。2、练习①完整练习和分解练习②重复练习③条件练习(变换练习的环境、变换练习的条件、变换练习的动作组合)3、口头提示和具体帮助二、体育活动中的注意事项1、注意活动的趣味性2、坚持循序渐进3、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活动量每次活动时间总和练习密度=————————×100=活动(课)时合理安排活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人体生理机能上升——稳定——下降的一般规律,使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步上升,活动结束前再逐步下降。②根据活动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安排活动量。(复习动作为主的活动量要大些)③根据活动的内容性质、难易程度等,合理安排活动量。④根据全班大多数幼儿的身体情况和动作的发展水平,合理安排活动量。⑤根据幼儿一天活动的负担量,以季节、气候变化和场地、器械条件合理安排活动量。调节活动量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改变练习条件②改变练习方法③激发幼儿活动兴趣④严密组织教学,合理安排场地、器械和教具,减少不必要的排队等待时间,增加练习机会。1、注意培养幼儿身体的正确姿势2、坚持全面锻炼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注意安全5、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体育游戏一、幼儿体育游戏特点特点小班中班大班体育游戏特点体力比较弱,各项基本动作还没有基本掌握,不够协调准确;平衡能力差,活动不自如;喜好模仿,注意力不集中,对游戏中的动作、角色、情节很感兴趣,但对游戏的结果不大注意。游戏内容、情节简单,角色少,有时是集体做同一动作体力有所发展,动作比较协调灵活;平衡能力和独立活动能力有很大提高;空间知觉也明显增强,能辨别方向,注意力叫集中;能控制自己,比较自觉遵守游戏规则。他们喜欢有情节、有角色、具有追逐性的游戏,而且主义游戏结果。游戏中的动作、角色、情节比小班复杂,增加了一些无情节、只为完成任务的游戏和一些分队竞赛性游戏。游戏的规则比较复杂,带有限制性身体壮实,精力充沛,熟练地掌握各项基本动作,动作更加协调有力,灵活自如。对周围生活有一定的见解,开始具有组织和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喜欢有胜负结果的游戏。游戏竞赛性增强,动作增多,难度增大,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目的一、体育游戏的组织1、游戏前作好准备2、游戏进行的步骤(新游戏、复习游戏、分配游戏角色、游戏结束的小结)二、游戏中注意的问题1、适当掌握活动量2、严格要求幼儿遵守规则3、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4、注意安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一、早操二、体育课小班每节课10~15分钟中班每节课20~25分钟大班每节课25~30分钟1、体育课类型:综合型(新授课、复习课)2、体育课的结构开始部分:迅速将幼儿组织起来,使幼儿每个器官迅速、有准备地进入运动状态,集中注意准备上课。这一部分可组织幼儿排队、简要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做一些活动量不大的游戏。基本部分:主要是学习新教
三、小学生体育课到底该怎么上呢
1、小学生的体育课怎么上,难为坏了不少小学体育老师,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小学生管理比较容易,而且,内容形式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小孩子骨头软,体格小,未发育成熟,所以,很容易受伤,而且一旦受伤,就是教学事故!那该如何上好小学生体育课呢?
2、首先,体育老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威严,让孩子敬畏,令行禁止,不然,小孩子到了户外,就如同脱缰了的野马,你根本管不住他。这样一来,安全得不到保障。
3、其次,孩子敬畏老师后,就要训练孩子的队列队形和口令了,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队列整齐,令行禁止,无论孩子感觉如何,领导和同事们看见,会觉得;嗯,这像一个体育课的样子,不然,孩子乱哄哄的,会让同事们觉得你没有能力的。
4、最后,小学生体育课内容分为三部分走,一,做热身,比如,教孩子们一套热身操,每节课都练几分钟,活动开了,就不容易受伤。二,找一个好玩的户外小游戏,师生互动做游戏。三,留给孩子们十分钟左右,自由活动。
5、对于一节体育课来说,做完以上三部分内容,几乎都下课了。在下课前一分钟,吹集合哨,整理队伍,总结课堂表现,然后,解散,下课!
6、不要问为什么一个语文老师知道那么多,因为我“”
四、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有哪些
1、②跑:主要有直线跑,沿圆形跑,直线往返跑,接力跑等;
2、③跳:主要有双脚跳、跳圈,跳上台阶,跳绳,立定跳远;
3、④投:主要有对地投球,抛接球,投球进筐,投准练习等;
4、⑤技巧方面:滚翻等简单的柔韧素质;
五、幼儿园教师在体育运动中怎么做到保教并重
1、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到保教结合现代的幼儿教育观念是以培养“完整儿童”为指导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以开发其智能、培养其情操、锻炼其意志为目标通过多种活动的组织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这多种活动的组织就必然包括教学活动与生活活动。
3、因此在贯彻保教合一的原则中,最重要的是必须意识到幼儿保育与教育之间是一种形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的保育老师和教学老师要树立正确的保教合一的意识,全面理解保教合一的含义,在工作中形成保教各岗位之间相互依存,统一协调的关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