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杀死僧格林沁的少年下场怎么样
1、僧格林沁是晚期时期的重要将领,是八旗当中的最后一杆大旗,一生参与了无数战争,战功卓著,是清廷中不可或缺的大将,他狂妄自大使得他在一次征讨捻军的战斗中丢掉了性命,然而特别窝囊的是他竟然是在麦田里被一个叫张皮绠的16岁少年杀死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杀死僧格林沁的张皮绠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2、张皮绠生于1849年,是安徽涡阳张老家北张楼村人,家境贫寒,他父亲和哥哥都参加了太平天国运动,追随捻军首领张乐行,张乐行后来被僧格林沁抓到被凌迟而死,张乐行死后,他的侄子张宗禹成为捻军首领,到处招兵买马,张皮绠便投奔到张宗禹的部下。
3、僧格林沁是是蒙古族,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1811年出生在科尔沁的一个普通家庭。
4、僧格林沁是晚清名将,他崛起于太平天国时期,诛灭了太平天国北伐军林凤祥、李开芳部,解了北京之围,战功显赫,受封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亲王,和南方的湘军曾国藩并称为南曾帅被僧王,僧格林沁是晚清最后一个敢于提刀上马的八旗贵族。
5、1865年清军统帅僧格林沁奉命率领7000精兵围剿张宗禹的捻军,张宗禹采取打围战术,忽南忽北,忽东忽西,日夜兼程百余公里,把僧格林沁搞得莫明其妙、人困马乏,僧格林沁性格暴躁,他率领清军孤军深入,对捻军穷追不舍,就这样一步步被张宗禹引诱到山东曹州,在这里张宗禹集结重兵,设下北、西、东三面埋伏,以小部分兵力诱敌入瓮,僧格林沁果然中计,中了捻军的埋伏损兵折将,只带了少许人逃出了包围圈。
6、张宗禹要为叔父张乐行报仇,发现僧格林沁不见了,就派兵四处搜寻,张皮绠到处搜查得特别仔细,在战场旁边的麦田里,看到有个受伤的清军军官,正伏在麦地里,虽然他不认识僧格林沁,但只见这个军官穿戴华丽,估摸来头不小,所以他就补上一刀,结束了这个军官的性命,然后剥下军帽和官服拿着去报功了。经过熟悉的人辨认,张皮绠手上拿着的正是清军统帅僧格林沁的衣服。
7、僧格林沁战死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紫禁城,慈禧听到后发誓一定要替僧格林沁报仇,要把张皮绠抓回来偿命;
8、张皮绠杀了僧格林沁后便辞去了军中事务,在龙山安顿了下来,并改名为凌云,在那里娶妻生子,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一切都风平浪静,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9、1874年,有一天夜晚,张皮绠和几个人一起喝酒,张皮绠几杯酒下肚就有点晕乎乎的,正好有人说起和清军作战的旧事来,张皮绠很得意,便把当年杀僧格林沁的事吹嘘了一番,恰巧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派出的密探听到,第二天就被清军把他给逮捕了,并且在他家里还搜到了一颗僧格林沁的朝珠,慈禧得到消息后命人一定要从严惩处,在一番审问后对张皮绠的身份确认无误,于是施以极刑,凌迟处死。
10、据说张皮绠在行刑前毫无惧色,他不光历数僧格林沁的种种罪行,还把自己如何杀死他的过程详细的说了出来,百姓们都来看杀了僧格林沁的张皮绠,纷纷为唐代义行赞叹不已。
11、张皮绠杀死僧格林沁的时候只有16岁,自己死的时候是24岁,他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一杯酒而葬送了自己,真是喝酒误事、吹牛要命啊。
二、五虎将去世的顺序是怎样的
姑且当成刘备帐下五虎将吧,分别是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翊军将军赵云。
其实五虎将有两种死法,一种是史书《三国志》中的死法,代表着五虎将的历史形象,另一种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死法,代表着五虎将的文学形象。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一个武将崇高而神圣的死法,虽然在正史中并没有五虎将的说法,但是陈寿所著史书《三国志》是将他们五个人放在同一篇传记中的,把五人看成五虎将并无不妥,但如果按《三国志》中的记载,五虎将竞无一人死于战场。
1、前将军关羽,公元220年正月,在临沮被孙权手下的马忠所俘虏斩首。
襄樊之战关羽兵败后,败走麦城,随行的士兵越来越少,只有十几个人,关羽带着自已的长子关平及十几个随从往上庸方向突围,因为前往益州的道路都被东吴军队封死了,东吴军队已打到蜀汉的过境巫山与秭归一带,关羽回益州已是不可能的任务,只能向刘封、孟达占据的上庸三郡突围,结果还是逃进东吴军队设下的包围圈,在临沮(今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附近,关羽及其长子关平与随从都被马忠俘虏,然后就地被斩首,一代名将关羽就这样死了,享年60岁。
2、后将军黄忠,公元220年8月病死。
黄忠首次在史书上的记载是192年,当时黄忠是刘表手下的中郎将,跟随刘表的侄子刘磐驻军长沙攸县(今湖南攸县),抵御东吴太史慈的进攻。公元209年黄忠跟随长沙太守韩玄向刘备投降,到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黄忠在史书的事迹已有27年,在汉中之战结束的第二年,黄忠便病死了,死时年龄不详,至少比关羽大,估计年近七十岁。
3、后将军张飞,公元221年6月,在阆中被自已的部下张达、范强杀害。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被杀后,刘备于221年5月称帝,并经过一年多的准备,起兵讨伐东吴,并约定与张飞在江州会合,结果张飞在出发前,被自已的部下张达、范强杀害,两人杀害张飞后,并割下张飞的首级,乘船逃离益州,前往投奔东吴。
张飞这个人据史书记载,对待士人君子非常客气,但对待手下则非常残暴,经常用鞭子抽打手下士卒,刘备常常提醒张飞不要这样做,可张飞不听,张达、范强两人肯定是受到了张飞的虐待,愤而杀害张飞报仇,然后再投靠东吴,可怜张飞一代猛将,就这样死于小人之手,享年56岁。
4、左将军马超,222年12月病死于阳平关。
马超前半年英勇善战,投降刘备后,除了迫降成都,就没有太大的作为了,当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马超还在汉中镇守,刘备在夷陵前线大败后不久,马超生了重病,于当年12月因病去世,享年47年。
赵云可是五虎上将中唯一的一位两朝元老,从公元191年在史书中开始有记载,到229年病逝,经历了38年,并且还参与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为失利还被贬为镇军将军,在第一次北伐后的次年,公元229年,赵云病逝,史书没有记载赵云的年龄有多大,按照推测来算,估计有六十多岁,应该不到七十岁。
再来说说《三国演义》中五虎将的死法。
1、关羽,突围时被马忠俘虏,后送到孙权处,被斩首。
《三国演义》说关羽从麦城突围时,中了东吴军队的埋伏,被马忠擒获,之后马忠将关羽摆到孙权面前,孙权在听了主薄左咸的话,下令将关羽斩首,与历史不同的是,关羽是被押送到孙权面前斩首的,实际上在被抓的地方就地杀了。
关羽死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
2、张飞,醉酒后熟睡被部将范疆、张达所杀。
《三国演义》中关于张飞死法的前因后果说的很详细,是因为张飞鞭打了帐下末将范疆、张达,两人怀恨在心,趁张飞醉酒熟睡之际,两人进入张飞大帐将其杀害。
张飞死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
3、黄忠,在夷陵之战时中了马忠埋伏,被马忠射杀。
《三国演义》中关于黄忠的死法就与历史有较大的出入,说是刘备觉得黄忠年龄大了,不让他参加夷陵之战,可黄忠不服老,想要证明自已并不老还能打仗,于是偏要参与夷陵之战,而且还不顾他人的劝阻,执意出战,在战争中,中了东吴的军队的埋伏,被马忠一箭射中肩窝,后被关兴和张苞救回,但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于当晚去世。
黄忠死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
《三国演义》中说马超在刘备去世后,镇守西平关,令伐蜀西番国王轲比能的五路羌兵不战自退,此战过后不久病死。
《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中提到赵云病死,他的两个儿子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向诸葛亮报丧,说明赵云已经病死,赵云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是五虎将最后一个去世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