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扩军的弊端是 2022世界杯,我们还有戏吗

119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世界杯扩军的弊端是 2022世界杯,我们还有戏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2022世界杯,我们还有戏吗
  2. 民国时期各军阀的军费是怎么来的
  3. 党卫军是什么意思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2022世界杯,我们还有戏吗

谢邀请,2022年世界杯,中国男足基本没戏,很难在亚洲区预选赛脱颖而出,中国男足亚洲排名第9名,而亚洲区预选赛需要前4名球队才有资格参加世界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男足几乎可以预判,没有机会打进亚洲区预选赛四强。

中国男足打2019年亚洲杯比赛平均年龄是32.6岁,大部分主力球员年龄都超过30岁,头号前锋武磊年龄也有29岁了,很快就奔三十了,这个年龄段对欧洲球员来说,或许是最佳年龄段,对于中国男足运动员来说,最好年龄段是23--28岁之间,超过30岁属于高龄运动员,无论是技术状态,还是体能状态,都处在职业生涯末期。而中国男足年轻一代并没有技术特点突出的球员出现,国家队已经出现严重的人才断档局面。

为此,我们可以判断,中国男足在未来15-30年内不会出好成绩,即便是在亚洲,也很难找到中国男足的位置。特别是5-10年内,中国男足能保住亚洲前八名,算是超额完成任务,打进2022年世界杯,那只是足协设定的目标,目前来看,不可能实现。

二、民国时期各军阀的军费是怎么来的

1、一个事实是——民国的老百姓,生活水平是不如大清的。

2、大清的时候,虽然苛捐杂税也多,好歹有个节制,因为怕再来一次太平天国,不敢把老百姓逼的太狠。尤其不加农业税是大清的政治正确(康熙皇帝定的规矩),所以大清的苛捐杂税是有限的,朝廷收入主要靠关税。

3、更重要的是,大清内部比较稳定,不打仗,慈禧新政之后,清朝的财政收入连连升高。1911年的前十个月财政收入居然达到了空前的三亿两,多是来自于实业和关税的增长,老百姓的负担在彼时还处于一个勉强可以忍受的阶段。

4、民国时期,整个中国陷入了内战状态,各军阀为了扩充军队疯狂聚敛财富,管你老百姓造反不造反。何况热兵器时代,军阀也不怕农民起义了。

5、军阀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以下几种:

6、就像《让子弹飞》里葛优说的那句话——“不刮穷鬼的钱你想挣谁的钱啊?!”

7、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缺钱的首要想法就是刮老百姓。大清亡了,军阀可以肆无忌惮的加征了。盖房子要交税,买牲口要交税,杀了牲口吃肉也要交税。反正是雁过拔毛,兽走留皮,除了呼吸不交税,干啥都得交税。

8、除了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外,军阀们还很有超前意识,他们还可以预征,把未来的税征出来。河南的军阀把税收到了1950年建国之后,热河的汤玉麟甚至把税收到了1972年!如果再努努力,没准连改革开放以后的税都要由他收。

9、除了农业税以外,还可以设置关卡,收取过往商人的流通税,这叫做“厘金”,是晚清督抚们留下的规矩,当年曾国藩就是靠这笔钱养活的湘军。厘金对民间商贸的打击相当大,直到三十年代之后宋子文整顿财政才取消。

10、大清和袁世凯倒了,军阀没人管了,他们可以公开的干一些过去不敢干的事情——贩毒。

11、西北的军阀命令老百姓种鸦片,关中大片的土地不种粮食改种鸦片。军阀将这些鸦片低价收购来,卖到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去赚取暴利,这是西北军阀赚钱的妙招。

12、不过也有一些军阀是比较有节操的。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地盘比较稳定,所以对自己地盘的建设很上心,比如山西的阎锡山和东北的张作霖。

13、阎锡山在山西进行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举措,开创工厂、矿场,修建铁路,甚至还创立了山西的银行,发行本省的货币。由于山西一直比较和平,以及阎锡山治省有方,让山西的财政收入节节上涨,成为民国各省中经济形势最好的一个。

14、东北由于地盘稳定,张作霖也进行了很多建设。铁路、工矿之外,东北当局还开设了不少学校,现在东北的很多高校(如吉林大学),都能在民国找到影子。

15、除了自己建设之外,蒋介石由于地理优势,天然享有了广东和江浙的交通便利,这让他拥有了清朝财政遗产中最值钱的一部分——关税

16、蒋介石因为掌握海关,财政收入远超其他军阀,军队装备也是最好的。中原大战时,冯玉祥的西北军连步枪都做不到人手一把,蒋介石的军队却拥有飞机坦克,显示了双方财政的天壤之别。

17、还有一种另辟蹊径的,是孙殿英。

18、孙殿英作为一个小军阀,没有自己稳定的地盘,刮老百姓也轮不到他,他只能仰大军阀的鼻息生存。但是他另辟蹊径,居然盗了清东陵!

19、孙殿英把清东陵用炸药炸开,把慈禧和乾隆的墓都给洗劫一空,靠盗墓发了一笔横财。他将盗墓的一部分所得用来贿赂国民党高官,最终在溥仪强烈抗议,中外震惊的情况下,居然啥事没有,吞下了这笔不义之财。

20、对于军阀来说,还有一笔重要收入,就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援助和借款。

21、所谓“援助”,自然不是无偿的,帝国主义不是慈善家,没有回报,他们才不会给中国人半文钱,这些钱需要用主权和利益来换。

22、从袁世凯时期,民国的借款就开始了。袁世凯因为空顶着一个大总统的帽子,各省却不给他交税,所以他只能向五国银行团借款以维持北洋政府的运转。后来段祺瑞维持北京政府也是靠的袁世凯留下的“善后大借款”。

23、在各国之中,只有苏联是一个特例。

24、苏联可能是唯一一个对外援助不求回报的国家,至少在苏联初期是这样。苏联刚建立时,这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政权想要扶持全世界的革命,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二十年代初,苏联在中国扶持了两个政权——广东孙中山政权和西北冯玉祥政权。

25、可以说,国民党北伐之所以能成功,与苏联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26、不过后来蒋介石放弃苏联,转投了英美。在蒋介石之前,北洋政府段祺瑞也比较亲英美。他们都是英美帝国主义在中国扶持的代理人。

27、英美扶持了自己的代理人,日本自然也不闲着,日本人扶持的最成功的代理人就是张作霖。

28、现在的人,听了几个故事,看了几集连续剧,就以为张作霖是什么爱国志士,把日本人耍的团团转还讨不到便宜,认为张大帅真是机智。

29、民国军阀中,可以说头号汉奸就是张作霖。张作霖起家靠的就是日本支持。为了得到日本的支持,张作霖什么都敢卖,什么南满铁路,什么驻兵权,什么吉林矿产,只要日本人肯出钱出枪,东三省没有什么是老张不敢买的。

30、在张作霖之前,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虽然赢了,但是东北还有多家帝国主义玩家。俄国没有完全退出,英美势力仍在。可是在老张的一顿操作下,日本吞并了东北的铁路、矿产、港口,掌握了东北的经济命脉,逐出了除苏联以外的各国势力,所以后来日本侵占东北才能这么顺利。

31、所以,对于张作霖这个土匪头子,他的那些“爱国”事迹听听就行了。拿他当好人,那真是拜错了坟头!

三、党卫军是什么意思

1、纳粹之所以能在魏玛共和国中夺得政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拥有了自己的武装,或者说是准军事组织。在纳粹党的成立初期,希特勒曾经组织过臭名昭著的冲锋队,人数最多时有几十万人之多,为希特勒获得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2、后来在希特勒就任为玛共和国总理之后,冲锋队的势力已经严重威胁了他的个人权威,而且冲锋队与国防军的争斗也严重影响了国防军对他这个帝国总理的支持率,所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希特勒决定清洗冲锋队,1934年6月30日,德国发生了著名的长刀之夜事件,大批冲锋队首脑被处决,冲锋队从此退出了纳粹的权力舞台。

3、而取代冲锋队的就是希特勒的新打手党卫军。

4、党卫军最早并不是战斗部队,它是一只效忠于希特勒的个人防卫部队,最初只负责元首和高官的安保和内部反特。

5、党卫军名义上的元首是希姆莱,但他实际上的效忠对象只有希特勒本人,著名的盖世太保就属于党卫军的序列之一。

6、党卫军一开始只负责国内的各种内务,二战爆发以后,希姆莱将党卫军编入了德军序列送上战场,党卫军和德国国防军成为了德国在战场上的两支力量。

7、在最初党卫军的势力并不大,它们的挑选标准很严。能加入党卫军,基本要通过模特选美大赛。血统不纯的人是不可能进入的(纯正日耳曼人),形象不好的人也是不可能进入的,对纳粹忠诚度不高就更不可能。由于党卫军拥有着疯狂的战斗热情,加上统帅部对他们的优先供给,让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远远好于德国国防军,成为了德军战场上的中流砥柱。盟军阵营内当时有一句调侃——“党卫军是敌人,国防军是友军”,用来讽刺出工不出力的国防军和疯狂的党卫军。

8、但是在后来,进入1944年以后,随着德国东线战事不断恶化,党卫军的录取标准也越来越低。最初的党卫军是要求身体健壮,血统纯正,战斗素质过硬。而1944年以后,党卫军的入学标准变成了是人就行。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捷克,奥地利,甚至瑞典挪威等各个纳粹的仆从国都加入了党卫军,业务也越来越广,不仅管打仗,还管集中营,侦查,肃反,镇压起义等等,也让党卫军从一支专业化的核心部队变成了一支五花八门,说着各种语言的“国际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也不如以往。

9、党卫军在纳粹灭亡的前夕,曾经一度达到过95万人的规模,可是那也是党卫军最后的疯狂。

10、党卫军的口号是“吾之荣耀即忠诚”,而他们从某种意义上也的确做到了这点。柏林之战时,德国上下所有人都明白纳粹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各支德军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厌战情绪。但党卫军还在坚持抵抗,国会大厦战斗打响时,有两千多党卫军负责保护国会大厦,最终他们以师长以下全部阵亡为结局,没有一个人向苏军投降,让苏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希特勒死之后一个月,德国各地追随希特勒自杀的党卫军成员竟有六万八千人之多!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是一场号称“两枪打出7000万人参与的世界大战”,虽然战争的爆发是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为标志的,但战争的策源地却并非在奥匈帝国,而是它的唯一盟友德国。所谓元凶再具体点就是时任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他上位后修理掉铁血宰相俾斯麦独揽大权,正是为所欲为的时代。

俾斯麦是三朝元老,辅佐了三代德国皇帝长达半个世纪,任内完成了德国统一,同时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按照俾斯麦的构想,德国从此应该避免军国主义和对外战争,在和平的环境下专注发展,然而这一切,都被年轻气盛的威廉二世打破了,他于1888年登上皇位。

皇帝和宰相的政见严重不合,互相之间冲突不断,俾斯麦终于在1890年被迫下野,大权在握的威廉二世开始了自己的穷兵黩武之路,目标是干掉英国和俄国成为欧洲唯一的老大。威廉二世开始狂印钞票大造军舰,1912年出台的海军法案决定:德国海军将装备41艘战列舰、60艘巡洋舰、140艘驱逐舰和72艘潜艇,引起了海权国家英国的严重警惕。

英国派出海军大臣丘吉尔与德国进行交涉,被威廉二世嗤之以鼻,丘吉尔只好大叫:“德国每造一艘军舰,英国就将建造两艘”,军备竞赛就此展开。而实际上,德军参谋总部根据皇帝的指示,自1905年起即着手制定两线作战计划,东线跟俄国开战,西线打击英法,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借口而已,不愿背负发动战争的罪名。

激烈的军备竞赛和德国的战争经济体制,使战争已经实际上不可避免,欧洲上空战云密布,德国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结成三国同盟,而法国也跟英国、俄国结盟,两大集团剑拔弩张,整个欧洲成为“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一颗火星就足可以引爆它。而点燃火药桶的就是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当街刺杀。

巴尔干地区更是号称“欧洲的火药桶”,此地民族和信仰非常复杂,各类冲突不断,俾斯麦早就预言:“迟早会有一个巴尔干蠢货挑起一场欧洲大战来”,结果他不幸言中。当时并没有后来的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还是两个相邻的国家,而波斯尼亚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但领土上生活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

作为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是前往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视察部队演习的,因为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而生于萨拉热窝的塞尔维亚人普林西普,决定刺杀斐迪南的目的,就是策动波斯尼亚独立,然后并入塞尔维亚,因此在当天上午11时,他连开两枪狙杀了乘坐汽车经过闹市的斐迪南两口子,开火距离只有1.5米。

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认定暗杀是塞尔维亚政府指使的,因此调动部队进行威慑,但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其实并不打算真的开战,因为塞尔维亚是俄国的保护国,他担心遭到沙俄的武装攻击,所以在6月28日事件发生之后的一个月里,虽然形势十分紧张,双方却并未真打起来,都在寻求外交解决方式。

威廉二世终于出手了,他极力撺掇约瑟夫一世宣战,并且作出正式承诺:哥们,你就干吧,如果俄国人敢伸手帮忙,我们无敌的德国军队就帮你揍丫的。奥匈帝国的皇帝受到鼓舞和鼓励后,终于在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正式宣战,所以德皇威廉二世才是真正的战争元凶。

多米诺骨牌就此倒下,接下来就是密集宣战时间,奥匈军队侵入塞尔维亚后,俄国立即针对奥匈帝国进行战争动员,早就渴求一战的德国7月31日对俄国宣战,8月3日对法国宣战,两国随即也对德宣战,英国则于8月5日对德宣战,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这么爆发了。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UG体育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