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手游版实况足球有哪些操作技巧
1、(首先感谢平台让我能在这里回答问题)
2、基本新手要会的操作多多练习吧。
3、当逼近到敌人禁区前时,玩家可以选择让持球队员往边上靠,给中路插上队员留出空间,当中路队员插到合适区域时,迅速按下手柄上的直传球键,为中路插上球员送出助攻,顺利破门。
4、后场抢断成功后,可以让持球队员迅速向前方带球,在遇到敌方防守球员后,迅速停球吸引敌方注意力,使得我方队员能够迅速插上,形成单刀球的机会
5、当对方中场防守球员过多、我方无法突破对方中场时,可以轻推右摇杆选择长传,利用高空球来突破敌人的中场防线。
6、持球队员将球传给己方球员,同时迅速向前插上,己方球员不停球直接向跑动球员的跑动方向送上直传。
二、如何看懂冰球比赛
首先我们要来认识一下冰球场(我一直觉得冰球场可萌了)。
冰球场上有五条线,红线(1),蓝线(2),门线(2),它们将球场分为了五个区。
要注意攻区和防区的概念是相对,对于从右向左攻的球队来说,攻区和防区要对调一下。
球场上有9个争球点,5个圈里各一个,别忘了中区蓝线附近的那4个哦~
争球点在比赛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每次暂停后,会根据规则在相应的争球点重新争球。这个等下我们会具体说。
两条蓝线,就是冰球中的越位线。
冰球的越位规则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任何进攻球员不得先于球进入蓝线。”
球员A持球试图发起进攻,这时候他看到了前方的球员B,于是A向B传球,但B已经先于球进入蓝线,这时候就是越位啦。
正确的传球方式是,球员A持球试图发起进攻,在球进入攻区(越过蓝线)的瞬间,攻区内不得有进攻队员。
企鹅和大牙的比赛中就出现过这种越位,大牙球员在躲避对方逼抢的时候,不小心把球带出蓝线,再想向前传球就是越位了。
出现越位后裁判要吹停比赛,一般在中区最近的争球点重新争球。但也存在其他情况,比如故意越位就要被判罚,在越位一方的防区争球。
如果越位发生后,防守球员获得球权,裁判要示意缓吹,当防守方把球带到中区或进攻方全部退出攻区的时候,可不吹此次越位。
所以当你觉得上场出现越位,但裁判并没有吹停比赛时,并一定是你判断错了,可能只是裁判为了保证比赛连贯,所做的随机应变的处理。
死球(即我们在新闻中经常看到的底板球)是为了防止防守方盲目解围,以保证比赛观赏性所做的规则。
当一名球员在本方红线之后直接把球打到对方底板区时,这就是死球。此时裁判会吹停比赛,在开球球员的防区争球,重新开始比赛。
(注意图片左下角掠夺者后卫解围,球直接被打到右下角底板区,这就是死球)
不过现在普遍采用的是混合死球规则,即球过对面底线不马上吹而是要看哪一方队员先滑倒离底线最近的两个争球点连线的延长线(与底线平行),如果攻方队员先到,则不吹死球。
在看比赛的过程中你一定有过这种困扰,为什么有时候球杆都打断了比赛还在继续,有时候明明没有怎么样裁判却吹了暂停。
现在我们就要讲讲裁判会在什么时候吹暂停了。
判罚结束后,双方要在中区距离犯规方更近的争球点争球,重新开始比赛。
(注意白色的企鹅球员暗戳戳用球杆怼了大牙球员一下,被裁判判了2分钟小黑屋,此时大牙就获得了一个多打少的机会)
当然以上概括并不完整,但主要就是这些啦!
还有要注意的是,冰球不像足球在每半场结束后进行补时,而是裁判吹停后停表,比赛重新开始后再计时,中间暂停时可能还要清个冰,这也是为什么一场60分钟的比赛可以打到3个多小时。
每支球队在场上有6名球员,3前锋(他们负责进球),2后卫(他们阻止对方进球),1门将(站在球门前,是最后一道防线)。
但冰球中前锋和后卫之间并没有那么明确位置划分,因为球场小人少速度快,更多的是全攻全守的打法,球员的消耗非常大,换人也非常频繁。
冰球换人比较随意,在比赛进行中和暂停时都可以换人(当然也有一些限定条件,比如暂停时依据裁判指示客队先换主队后换,不得延误;死球犯规方,直到下一次争球前不能换人等等)。企鹅就在后场发动进攻的同时,换了两名球员。
因为换人如此之随意,冰球还有一项奇怪的规则,禁止场上多人。
第一次看到这个规则时我实在是理解不了,场上怎么可能多一个人呢,裁判是瞎的吗为什么会看不到?!
后来看到这些想换就换的换人,觉得裁判真是不容易。
参议员和企鹅的G7里,就出现过这种情况,白色的参议员除了门将还有6个人在场上,估计教练自己也懵逼了。
场上多人会被判以队小罚的处罚,即教练可以随意指定一名犯规时在场上的队员,关小黑屋两分钟,同时不允许换上其他队员。
换人涉及到了一个“组”的概念,我们经常会听到解说讲,“一组前锋怎怎样。”“二组中锋顶替了谁谁谁。”听得人一脸懵逼。
因为冰球场上球员少,但轮换多替补球员多,为了方便管理,教练通常会把他们分成不同的锋线组(lines)和防守组(pairs)。
一般我们提到的都是锋线组,一组通常是最强的,比赛中贡献了更多的进球;二组次之,也是得分线;三组的得分能力偏弱一点,主要职责是通过不断的进攻拉扯防线,消耗对方防守球员;四组球员是新手和能力较弱的球员,一般两三场才能取得一个进球。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比如今年的企鹅新秀Guentzel就凭借着亮眼的表现跻身一组。
今年企鹅常规的锋线组和防守组如下。
不过每场比赛锋线的组合其实都不太一样,换人时也并非需要一组锋线一起轮换。比如在总决赛G6中,企鹅一共出现了10种锋线组合,这就是由不停的轮换造成的。
那么4组前锋是依据什么来轮换的呢?
一般在比赛前教练会制定好本场的策略并安排好四组前锋的上场时间和组合,在比赛过程中也会进行相应调整。该谁上场是由教练决定的,不过当在场上的球员觉得体力不支,或者“状态不好,撤退”时,也可以自行走到替补席,再由教练做出换人调整。
还有针对你说看不到球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些小技巧。
1.跟着镜头走。其实导播自己有时候都找不到球,经常会看到镜头跟着球员慢慢走,但是画面内没有球,忽然镜头到底板区那里,哦原来是个死球了。
但总体来说,跟着镜头走是不会错的。
3.看攻方转换和走势。比如防守方本来在后撤防守的,忽然不退了,这时候球权一定被防守方得到了,在防守方找。如果比赛看起来很激烈,就在攻区找,尤其是球门前这一块区域。如果一方在进攻,但节奏不是很快,那就是攻方后卫在组织进攻。如果在场上双方看起来都很闲,那一定是一方在机的底板区控球。总之,多看几场就能找到啦。
一般新手会遇到的问题就是这么多啦,不是很严谨,毕竟规则这个东西真的很麻烦啊。如果有哪里没有解释清楚欢迎再追问我呀~
三、为什么足球比赛后卫看到疑似越位的球先站着举手
1、足球场上球员的这种情况其实从职业裁判的角度来说,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因为边裁其本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在那里,根本也不会因为球员的举动而影响到自己的判罚,所以对于那些有越位嫌疑的球,高水平的裁判该吹的还是会吹,一切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判断。
2、那么那些经常跟裁判打交道的职业球员,为何还要做这种无用功呢?原因可能有几点
3、一般后卫球员从小学到的球场经验或者看到前辈们的经验就是不管对手有没有越位,我这手都要举起来,而一些教练往往也会要求自己的球员这样做,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就成为了球员的“职业病”了,不做不舒服。
4、这点应该是球员的普遍想法了,毕竟裁判也是人,也有压力,球员的施压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到裁判这一次的判罚,但一些浮夸的“表演”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裁判的下一次判罚,特别是对于那些立场不是很坚定的新手裁判。这种“偷鸡”心理是每个职业球员都会有的。
5、前面举手是表演给裁判看的,后面这个是表演给对方球员看的,裁判作为场上的旁观者,角度清晰,不好糊弄,但对手不一样,对方球员是比赛的参与者,他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清楚自己是否越位了,所以在当对方后卫都举手示意的情况下,该球员可能在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心理暗示:“我好像越位了”,于是就容易影响自己接下来的动作,导致错失射门良机。
6、当然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年轻、欠缺经验的前锋来说是很有效的,但对于那些球场“老油条”来说,只要裁判不吹哨,通常就是“我管你举不举,照射不误!”
四、足球比赛中的越位
很多新手都不清楚越位是怎么回事,让踢了N多年的中后来告诉你们吧,老鸟请绕道……
1、画一张图,图中红圈表示进攻球员,蓝圈表示防守球员。
2、如图所示,进攻球员A拿球,起脚传球给进攻球员B的瞬间,如果进攻球员B的位置在防守球员(注:最靠后的防守球员,他身后除了门将没有其他防守球员)之后,就是越位,如图如图
3、如此图则球员B没有越位,画得有点不准……图中进攻球员B与防守球员并排,在球员A传球的瞬间没有站在防守球员身后就不是越位。
4、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进攻球员B站在越位的位置,但是他没有去追球,而是没有越位的进攻球员C去追球,这也不算越位,如图。还有一种情况是,处在越位的位置,往回跑去接球也是越位,踢球踢多了就知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