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中国足球为什么一直落后
1、一提到中国足球,每个人都会咬牙切齿,做为足球的发祥地,做为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一个亿里面选一个人,组建一支足球队的话,还剩下好几个替补的。现实是,确实不行。前几年,我们喊着打败日韩,冲出亚洲,结果踢来踢去,从亚洲二流踢到了三流,再这样踢下去,估计都可以和印度、文莱、不丹、东帝汶这几个国家争夺倒数第一了!
2、那中国足球为什么一直不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3、一,钱多烧的。中国男足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成绩越踢越下滑,薪水却越来越高。一个普通的中超俱乐部球员年薪在千万级别,特别是中超进入金元时代后,这些球员一夜之间爆富,钱拿的多了,心态和行为变得越发膨胀。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已经称为一种风气。自己拿的钱与自己的价值严重不符。可以肯定一点,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思想在这一代球员中早已荡然无存。
4、这归根结底还是钱多烧的,想想中国女足的薪水是多少,男足一个人拿的钱可以抵得上女足全队拿的钱多。而我们的铿锵玫瑰照样打赢美国。在看一下伊拉克,战乱不断,球员有时候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人家照样在亚洲赛场上赢你。
5、二,专业的人不能管专业的事。中国篮球的改革大家都看到了吧,姚明主管篮球之后,对制度上的改革、对作风的健设、对国内比赛的设计、对人才梯队的建设,都有可喜的变化。篮球的成功经验为什么不能复制到足球上。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足球这一产业,从上到下,有太多的人依靠这项运动在发财升官,有强大的利益集团无法释怀手中得到的一切。“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中国足球要想有希望,只有完全私有化、市场化这一条路,必须从政府体制中剥离出来。
6、三,群众基础太差。走在大街上,试着看一看,有几个孩子在踢足球?几乎没有,那孩子们都在干嘛?在学习文化课,在上辅导班。中国足球要想发展,必须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大力推进足球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从小享受免费的足球培训,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7、中国足球的现状是既不像举国体制,又不像市场换化,让人看不懂。
二、如果中超本土球员退役后都搞足球青训,中国足球会怎样
1、做青训是一项漫长的工作,投入的不单单是资金,还有时间和心血!
如果所有职业球员(不只是中超球员、还有中甲中乙)都能够从事自己了解和擅长的足球工作,将精力投身在青少年或足球行业里,对于中国足球的帮助是很有益处的但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意愿。
2、如果所有职业球员(不只是中超球员、还有中甲中乙)都能够从事自己了解和擅长的足球工作,将精力投身在青少年或足球行业里,对于中国足球的帮助是很有益处的但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意愿。
3、就像有人喜欢吃川菜而有人则不喜欢辣的感觉一样,有人会有意愿继续从事足球行业,也会有人不再有兴趣做下去,这个事情是个人的选择。
4、首先我个人觉得作为足球教练员来说,还是提倡“踢而优则教”,也就是踢过职业的球员或在这方面有一定能力的人,在教授青少年足球基础时优势明显。毕竟他们有过长时间踢球的经历,而且这个长时间是在职业程度较高的球队中度过,相比较于有职业证书但没有过多足球经历的人来说,技能的熟练程度、标准的评判等级、要求的细致程度是不同的。
5、同样是一个停球转身动作,没有职业经历的和有过职业经历的对待这个动作的完成度要求是不同的。如果按满意度1-10计算,前者可能会觉得在7分,而后者可能会觉得在4-5分,而更高水平的可能会觉得在3分。
6、自己踢球的经历及层次决定看到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的标准,更高层级的会发现更多不足并能够给予较为正确的解答和师范,而青少年最需要重视的则是对于标准动作的指导与纠正,养成良好习惯对于今后的发展有极大的关联。
7、我希望有更多的职业球员能够在退役后发挥各自的余热投身青少年足球或者职业足球行业中,希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