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伊朗比伊拉克实力如何
实力。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比较,这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底蕴,发展,地缘。也就是一个综合实力的比较,如果是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肯定高于伊朗。但经过海湾战争,数十年在制裁,现在的伊拉克在各个方面都明显落后于伊朗。但现在伊拉克发展情况不错,而伊朗则饱受美国经济制裁和武力威胁,大有剑拔弩张的意味。
现在简单比较一下两伊的基本情况,伊朗,政教合一的体制国家,伊朗国土面积大概164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17位。GDP4300亿美金,世界排名30位。人口大约8100万,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朗的军事力量在整个中东首屈一指。伊朗军力在世界136个有军队非中立国家中排名第21位。军队总兵力60万(含革命卫队)其中陆军38万,海军4余万人,空军6万人。军事装备以俄罗斯为主。伊拉克,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伊拉克国土面积大概43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58位。人口大约3700万。属于伊斯兰教-什叶派。GDP2309亿美金。世界排名第30位。自2003年以后,伊拉克军事被美国全面改造。现在基本上是美式装备,伊拉克军队以陆军为主,海军和空军的规模比较小。陆军大概37.5万人,分第一部分是常规部队,第二部分是共和国卫队,第三部分是特种共和国卫队,空军共装备各型飞机约370架,海军只有小型军舰。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算的话,伊拉克政府军正规军的单兵军费是世界第1。但其总体上,武器装备匮乏落后、作战经验欠缺的状况根本无法与伊朗比较。
应该是说,现在两伊不可同日耳语,在各个方面伊拉克都远远落后与伊朗。伊拉克的局势也算稳定,经济也算不错,后续发展比伊朗强,但在各个方面已经比伊朗相差太远,虽然伊朗饱受美国制裁,但国家凝聚力很强,而伊拉克由于库尔德人的原因,很难有一个安定的边境安全。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美国不希望看到独立而强大的伊拉克,也不希望伊拉克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出于地缘政治格局,美国只是把当做伊拉克实行中东战略的棋子和民主的样板,但这注定不会成功。但伊朗完全有可能成为中东第一强国。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二、如何看待伊朗军官在伊拉克被炸死的新闻伊朗和伊拉克是什么关系
日前,伊朗高级军官苏莱曼尼在美国的精确打击中身亡,事发地点是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国际机场,有分析认为,苏莱曼尼躲过了无数次欧美国家的袭杀,却在巴格达机场殒命,很可能是因为他到了美军的地盘,一举一动都被白宫掌握着。那么苏莱曼尼作为伊朗军方的重要人物,为什么要涉险进入伊拉克境内呢?这与他的工作内容有关,苏莱曼尼是圣城旅指挥官,统筹伊朗的海外军事活动,而近些年来两伊关系紧密,此番他进入伊拉克正是为了面见伊拉克总理。在萨达姆时期,两伊因为阿拉伯的归属权爆发过近十年时间的战争,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伊拉克凭借卖油建设了一支极为强大的陆军装甲部队,这使得萨达姆试图推翻两伊原油的边界,将有着丰富原油资源的阿拉伯河全部纳入囊中。在两伊战争中,伊朗有三十五万士兵阵亡,伊拉克也有十八万士兵埋骨疆场,这可以说是不共戴天之仇,在战争结束后的几年中,两伊关系非常差,但随着海湾战争的爆发,萨达姆倒台,伊拉克什叶派上台,两伊关系又逐渐回暖。可以说,是美国一手促成了现在密不可分的两伊关系,如果没有萨达姆的倒台,伊拉克什叶派就不可能顺利掌权,也就不可能与伊朗化解仇恨。目前,伊拉克境内有多个武装组织与伊朗有关,人民动员组织就是其中之一,它麾下的真主旅与圣城旅关系密切,在之前曾对美军基地发动过袭击,造成一名美国商人丧命,白宫认为这次袭击是伊朗策划的,美情报部门指出伊朗还在策划其它袭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军发起了巴格达机场的精准清除行动。而美军的这次行动,不仅仅惹怒了伊朗,还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2017年宣布解散的伊拉克三大反美武装之一迈赫迪军,在袭击发生后宣布重组,这不仅意味着美国多了一个敌人,还意味着伊朗多了个朋友,所以两伊关系的好坏,还要看美国的表现。美国对于伊朗施压越强,对于伊拉克的军事控制能力越强,两伊关系就会越紧密,面对强大的美军,他们只能选择抱团,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白宫不会停止对两伊的施压,这也意味着两伊关系只会越来越好。
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叙利亚内战对伊朗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1、这3场战争让伊朗从被孤立、遭封锁的困难状态中走出来,进而一跃成为中东大棋局的重要玩家之一,多个阿拉伯国家被纳入伊朗势力范围,而该国筹划中的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战略走廊”也已悄然成型。
2、首先是伊拉克。由于美国小布什(也包括后来的奥巴马)政府昏招迭出,伊朗最大的地缘对手萨达姆政权垮台(海湾战争削弱了前者,而伊拉克战争将之彻底推翻),该国占多数的什叶派掌权并纷纷倒向伊朗。
3、之后美军大批撤离伊拉克,导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趁虚而入,在两河流域(伊拉克和叙利亚)攻城略地,而美国人训练和武装的伊拉克政府军初期表现无能,导致地区反恐形势一时间变得极为严峻。
4、于是乎,伊朗高举反恐大旗,又组建了伊拉克民兵组织“民众动员军”,并借后者之手实质上控制了伊政府军——此举不但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初期不利的反恐形势,还有效遏制了库尔德人的独立意图。
5、其次是叙利亚。如今外界普遍关注的是俄军在叙战场上的突出表现和辉煌战绩,殊不知在叙内战爆发后的头3年里,给予巴沙尔政权以“雪中送炭”般鼎力相助的只有伊朗。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初,在叙战场阵亡的伊朗官兵(包括至少2名高级将领)已超过千人。
6、通过强力扶持巴沙尔政权,伊朗实现了将“战略走廊”延伸至地中海东岸的夙愿,其地区影响力也由此得到巨大拓展和提升。随着叙停战进程向前推动,伊朗还将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用于叙战后重建——这可不是白给的,此举将使巴沙尔政权在未来数十年内继续依赖伊朗。
7、第三个是黎巴嫩。通过长年扶持真主党武装,伊朗不仅在宿敌以色列眼皮底下豢养起一个让后者头疼不已的“心腹大患”,从而部分实现了牵制对手的战略目标,而且在巴沙尔政权急需外部援军的时候,为叙当局提供了一支可邻近来救的“预备队”。据外媒报道称,真主党武装在叙战场付出了巨大牺牲,伤亡人数远超伊朗。
8、另有消息称,伊朗还计划在真主党控制的黎南部构筑导弹阵地,此举对以色列威胁之大,已经到了后者声言“不惜一战”的地步。通过在远离本土的他国布下几粒棋子,就让对手陷入恐慌,伊朗这博弈的本领确实不容小觑。
9、第四个是也门。12月4日,受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打死了之前与其结盟的也门前总统萨利赫。外界普遍猜测胡塞武装未来处境将变得更加艰难。
10、但问题在于,最急于从也门战争泥潭中脱身的,并非胡塞武装和伊朗,而是沙特、阿联酋等阿拉伯联军“大佬”。假如沙特等国还想继续将这场无尽的战火延续下去,伊朗及其所支持的胡塞武装也没有不奉陪到底的理由。
11、而这场“代理人战争”打到最后,伊朗花费的无非是几船轻武器和一些导弹,而沙特消耗的却是数以十亿计乃至百亿美元计的真金白银,以及大批军人的鲜血和生命。更何况,沙特联军对也门的物资封锁已造成“人类现代史上最严重的灾荒,没有之一”,多达1700万也门民众面临缺粮危机。
12、如果事态真的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伊朗倒没啥事(其在也门只有少数军事教官和技术顾问),而挨了好几颗伊朗导弹(伊朗提供给胡塞武装,并由革命卫队训练操作人员)的沙特,却会成为国际社会的众矢之的。
13、总之,这3场战争让伊朗成为中东大棋局的赢家之一,其影响力已扩大到大马士革、巴格达、贝鲁特、萨那等地区重镇,而上述4国的面积加起来已占到阿拉伯世界的五分之一。此外,属于“海湾富国俱乐部”的岛国巴林,也可能在未来成为伊朗施加影响以对付沙特的新着力点。
四、伊拉克的“绿区”遭到炮弹袭击,是伊朗所为吗
其实是美以俩恶棍自己干的,原因是一棍子把你打昏了,而后觉得过份了所以自残一下使善良的人们心里有个平衡……美以两条恶狼太坏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