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巴西的足球水平为什么那么高
1、巴西足球,你会无时不刻地感受到巴西人乐天、开朗、轻松、幽默的心理特质和事事从简、不加修饰、随意而为的行事风格。
2、这种特质和风格反映在巴西人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就比如巴西人就特别喜欢起新奇的怪名。一位竞选议员的政治家自封别号“巴西的曼德拉”,并正式注册为名字。有一个父亲把巴西国歌的第一句歌词分成三段,分别给三个儿子做名字。巴西是音乐之乡,拿歌词取名者也大有人在。以外国国名、地名、人名取名的也很普遍,比如80年代时有个球星的名字就叫“中国”。足球明星的名字更是趋之若鹫,全巴西就有N个叫贝利,苏格拉底,卡福的。
3、这种特质和风格反映在足球上,成就了巴西足球运动员思维独特、富有创意、喜欢独出心裁、有时甚至随心所欲的个性。桑巴足球,快乐足球在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享受之外,更能让人们感受到他们
4、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同样是在世界杯重大比赛中射失点球,苏格拉底就能够泰然处之,巴西的球迷也能够泰然处之;而意大利人罗伯特·巴乔射失点球,巨大的负罪感和球迷的压力,让这个“忧郁王子”更加忧郁。更有甚者,哥伦比亚球员埃斯科巴,竟为自己的一个乌龙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试想,在哥伦比亚这样的足球环境下,纵使有再多的球星,再好的足球队,再好的教练,也不可能造就一只世界级的顶尖球队出来。
5、诚然,也有人指责巴西人少了一些德国式的严谨和团队精神,多了一些奔放的个性,有时候甚至看是漫不经心的杂耍。但这就是巴西人,这就是巴西足球,追求完美足球的过程,早已将胜负置之度外。
6、庸手比的是技艺,高手比的是境界。巴西人至高的足球境界,恐怕才是为什么巴西人足球踢的好的真正原因
二、巴西是个怎样的国家
因足球闻名于世的巴西,也有着让人惊叹不已的风景。这里有世界上最“湿润”的沙漠,也有“魔鬼”般的瀑布……
一起去看看这奇妙的大自然吧!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
在巴西北部大西洋岸边,有一片奇特的沙漠,白茫茫的沙海中点缀着上千个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湖泊。这里是巴西著名的伦索伊斯国家公园,被形象地称作“千湖沙漠”(以下简称),也是世界上最湿润的沙漠,独一无二。
千湖沙漠位于巴西北部的马拉尼昂州境内,从圣若泽湾往东,直到大西洋岸边,总面积达1500平方千米。尽管该地区雨量充沛,但是却没有太多植被,因此形成南美洲北部地区难得一见的沙漠景观,并于1981年被巴西定为“国家公园”。
最普遍也是最能深入“千湖沙漠”的交通方式莫过于越野车。通常,从沙漠边缘的小镇巴雷里尼亚乘越野车出发,十几分钟后就会看到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如果要补充饮用水,这条小河就是最后的机会,因为一旦过了河,进入国家公园后,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任何东西。
▲很难想象在一个淡水资源占全世界淡水资源30%、拥有地球上最大雨林的国家,竟然能找到一片沙漠;更难以想象的是,这片沙漠被一个个晶莹迷人的湖泊点缀着——这就是巴西著名的“千湖沙漠”
过了河后还需继续行驶半小时左右才能抵达沙丘。这里地势崎岖不平,已经开始沙化,道旁稀稀疏疏地长着一些低矮的荆棘类热带植物,难得见到动物。
到达沙漠边缘后,眼前便是高高的沙丘,想要看美丽的湖泊就必须爬上去。这时候穿着拖鞋是最方便的:首先,穿一般的鞋子很容易被灌满沙子;其次,方便随时脱鞋享受。这里的沙子非常细腻,赤脚行走不用担心被扎、被硌,甚至有种足底按摩的感觉。
▲越野车是进入“千湖沙漠”的最好交通工具。来到这片沙海,不能不光脚体验一下细腻洁白的沙子。这里气候温和,海风吹散了热气,所以即使在太阳的照射下沙子也不会烫脚
“千湖沙漠”的茫茫白沙从何而来,至今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当初地球分裂成现有的几大板块时,在马拉尼昂州外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沉积层。海水下降,沉积层上升,经过长年的海流冲刷作用和风化作用积沙为丘。另一种说法认为,这里的沙是众多河流带来的,各流域的大量泥沙被裹挟着流向大海,却受海流阻滞不能入海,再被海风吹向陆地从而形成沙丘。
白色床单上宝石点点▲每年的雨季,雨水降临沙漠,因为沙下含有水层,降水不能下渗,洁白的沙丘之间,湖水变作迷人的蓝色,仿佛美玉与宝石的对话
爬上沙丘后,眼前豁然开朗,“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在这里要被改成“一览众丘小”才应景。
站在沙丘顶上,眼前出现一幅绝美的画面:连绵不绝的白色沙漠中,众多湖泊星罗棋布,湖泊呈现孔雀蓝、祖母绿等颜色,就像一条镶嵌着宝石的巨大的白色床单。“千湖沙漠”的葡萄牙语为“Len?óisMaranhe-nses”,许多人按字面意思将它译作“马拉尼昂床单”,因为“Len?óis”有床单的意思,而“Maranhenses”就是马拉尼昂州的名字。“马拉尼昂州中一片如同床单的白色沙漠”,这个名字是不是这样来的呢?
其实“Len?óis”除了能译作床单外,还是一个很严谨的地质学词汇,即“水层”,实际上指的是这里的地貌成因。由于在表层的沙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导致雨季时丰沛的雨水不能持续下渗,从而淤积在沙面上,慢慢地形成湖泊。
但是,“白色床单”的说法似乎更容易引人遐想……
▲去“千湖沙漠”一定要自带泳衣,这片沙漠里湖泊众多,大多都不太深,适合畅游
鱼从天上来▲雨季的时候这里降水充足,湖和湖连成一片,甚至能与沙漠边缘的水域贯通,因为水和沙都是流动的,这里每一天都会变换面孔
“千湖沙漠”的湖泊完全依靠长期降雨形成,因此虽然离大西洋很近,却都是淡水湖。旱季时,很多湖泊会干涸,而雨季时很多小湖可能会连成一个大湖。千百年来,由于湖水常年不干,一些湖泊中慢慢出现了生物,湖里有众多鱼儿畅游,湖岸边生长着很多绿色低矮植物,成为沙漠绿洲。
鱼儿是怎么来的呢?这片沙漠濒临大西洋,河网纵横,沿河孕育了大片红树林,是动物的天然栖息地。雨季,连接起来的湖泊甚至与沙漠周边的两条大河相连,鱼儿便顺着河水迁移至此,繁衍生息,难怪这里的“钓鱼湖”甚至可以供人垂钓。此外,在湖泊干涸的季节,仍有一些鱼虾的卵能在比较湿润的沙中存活,只要忍耐到下一个雨季,它们就“胜出”了。
大概因为沙漠里的湖泊难能可贵,于是人们都赋予它们好听的名字,如蓝湖、爱情湖、希望湖等。在接近赤道的沙漠中看到这些湖泊,怎能不让人想跳下去游个泳,或在湖边天然的大沙滩上晒晒太阳呢!
跟着“懒河”游沙漠▲纯净的沙漠并不拒绝生命,这里降水丰富,植物很容易在沙上扎根。当地人在这里放牧牛羊、种植作物、捕鱼抓虾等
目前,这片“床单”仍在扩大,以每年20米的速度向大西洋铺展。“千湖沙漠”处在一个很独特的地理环境中:两条河流从东西两面环抱着“床单”,大片浓密的红树林和雪白纯净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虽然是沙漠,年降雨量却高达1200毫米,全年气候凉爽,最高气温在30℃左右,算是沙漠中的“空调间”。
除了乘越野车的方式,游客还可以乘飞机和坐船到达“千湖沙漠”。飞机可以俯瞰全景,感受沙漠连绵不断的壮观。坐船也有坐船的好处,可以到达徒步难以深入的地区。
“千湖沙漠”水系发达,其中有一条叫作“懒河”的河流,将“千湖沙漠”的东部地区拦腰截断,同时也以其充足的水量造就了一片郁郁苍苍的绿洲。“懒河”之名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原来河岸两边的丛林里生活着很多树懒。但是由于过度的捕杀,现在已经几乎看不到树懒了,反而成为形形色色水鸟的天下。
▲“千湖沙漠”的边缘是两条浩渺的大河,滋润着红树林、棕林和灌丛,也把内陆的泥沙推向大西洋。风和水,造就了这片“生长”的沙漠
“可怜的尼亚加拉!”面对宛如天堑的伊瓜苏瀑布,不由得人们不发出这样的赞叹。伊瓜苏瀑布可以说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瀑布群,横跨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也是巴西、阿根廷共同拥有的国家公园。坐船、徒步、乘直升机,面对这幅超级大的水墨画,我们总有办法将它看个一清二楚!
▲伊瓜苏河自北向南将巴西和阿根廷分隔,却又忽然拐了一个巨大的弯,水流无从继续,这里便凭空出现了一个马蹄形的瀑布群,伊瓜苏在瓜拉尼语中意为“大水”
在南美洲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位天神想要娶一个名叫妮比的美丽姑娘,可是妮比却和自己的情人塔罗巴划着独木舟从伊瓜苏河上私奔了。暴怒的天神挥手将河斩成了两截——上伊瓜苏河和下伊瓜苏河,顿时一道极其壮观的瀑布出现了,将小舟冲向深不可测的水底,而妮比和塔罗巴从此永沉水中。
见证这段爱情的就是赫赫有名的连接着上、下伊瓜苏河的伊瓜苏瀑布。位于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交界处的伊瓜苏瀑布由275条大小不同的瀑布组成,平均落差约64米。其中最为著名的瀑布是“魔鬼的咽喉”,长约700米、宽约150米、高约82米,是巴西、阿根廷两国的天然国境线。虽然说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也横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但是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在看到伊瓜苏瀑布时,情不自禁地说:“可怜的尼亚加拉!”足可见伊瓜苏一览众“瀑”小!由于这275条瀑布的总长度达2.7千米,三分之二在阿根廷,三分之一在巴西,因此,要全方位地领略这一横跨两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就一定要准备好两天时间,海陆空三线出击。
▲通过水路游览伊瓜苏瀑布,雨林是必经之地。还未见到瀑布,水声便如雷声隆隆而来,水汽也越来越重,这就是伊瓜苏的气场,宛如一位不怒自威的女王”
想要最近距离地接触伊瓜苏瀑布,当然要走水路。放心,游客绝不需要亲自划独木舟。这个因天神震怒而“出现”的瀑布群水流湍急,巴西、阿根廷两国早就设计好了刺激而安全的线路,不会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有任何危险。
无论是从巴西还是阿根廷出发,要从水路感受伊瓜苏瀑布都要先经过伊瓜苏河激流的考验,而在进入伊瓜苏河之前,则先要乘坐越野车穿越南美洲的丛林。
如果选择从阿根廷出发,那么先要穿过长约8千米的亚卡拉迪亚丛林。虽然这8千米的路程乘车只需要十多分钟,但当空气中的水汽越来越多、耳边的水声越来越响时,你会觉得这十多分钟特别漫长。不过别着急,虽然下车处就可以听到瀑布的轰鸣声,但是你需要耐心地穿上雨衣和救生衣,上快艇,才能正式进入下伊瓜苏河。
▲275条大大小小的瀑布,把这片雨林装点得宛如水帘洞。以瀑布为中心,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河流和岛屿,在水织起的雨林间,无数生命伴随瀑布生存繁衍,无论雨季,还是旱季
但是这时候还不能着急,因为要见到瀑布,乘快艇还需行驶6千米,其中有2千米是险滩。当你发现水汽扑面而来的时候,快艇即将带你穿越“魔鬼的咽喉”,在瀑布内部向外欣赏瀑布的壮观。然后是近距离观看瀑布群中第二大的瀑布——圣马丁瀑布。在这里,彩虹景观经常出现,而你在兴奋之余,也许才刚刚发现自己已经浑身湿透。
从巴西出发,同样可以让人在瀑布中“沐浴”。穿越丛林之后,从伊瓜苏瀑布的底部上船,经验丰富的船长会知道如何尽可能地让客人经历瀑布“洗礼”。在巴西一侧,“沐浴”的最好地点是一处名为“三个火枪手”的高点。在这里,船长会让每个人在瀑布里冲一个短暂的天然澡。
对于喜欢自由探险的人来说,坐船虽然可以零距离接触瀑布,但是固定的线路可能令人不够尽兴,因此不少人会选择靠自己的双脚去看风景。巴西和阿根廷的公园内都有不少难度各异的徒步路线,穿上登山鞋,披上防水衣,带上相机,开始走吧!
从阿根廷一侧出发,有5条主要的观景路线。沿着上环线,游客可以一路从瀑布的顶端俯视各个瀑布,但是对于恐高的人来说也许有点儿恐怖。与之相对的下环线,路线要长得多,不过一路都需要仰视瀑布,可以更好地领略伊瓜苏瀑布的壮观。阿根廷一侧最为著名的路线当属“魔鬼的咽喉”。只需要沿着“魔鬼的咽喉”行走大约1千米,游客就可以走到瀑布的背后。虽然坐船同样可以到达瀑布的背后,但是时间非常有限。而靠双脚征服伊瓜苏瀑布的人,则可以在瀑布的背后看夕阳、数星星,再看日出……
▲上环线,在瀑布顶端行走,刺激程度超乎你的想象。瀑布落差巨大,要小心脚下
▲下环线,一路仰视瀑布,水花在身边飞溅,彩虹在头顶悬挂,还可以走到瀑布的背后。此情此景,就算是扭了脖子也值了
要真正“征服”伊瓜苏瀑布,不但要在阿根廷花一天的时间,还要在巴西花上一天的时间。虽然在巴西境内的瀑布数量不多,却有观看“魔鬼的咽喉”的最佳视角,游客可以从顶部和底部清楚地看到整个“魔鬼的咽喉”,如果不将自己的脚印留在巴西境内的伊瓜苏国家公园,那么他所看到的伊瓜苏瀑布就不是完整的。
▲走近大瀑布,除了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之外,可能还有巨嘴鸟那并不动听的鸣叫。巨嘴鸟是世界上嘴巴最大的鸟,这是它和瀑布的一个心照不宣的共同之处
空中:我是一只小小鸟▲在“魔鬼咽喉”里,水和水交缠着、撕扯着,发出震天的巨吼,让人不得不将“伊瓜苏”深深烙印在心里
如果你看过动画片《飞屋环游记》,那么一定不会忘记影片中从空中俯瞰“天堂”瀑布(安赫尔瀑布)的壮观场面。是的,将伊瓜苏瀑布尽收眼底的最好办法,就是乘坐直升机,把自己变成一只在伊瓜苏河上飞翔的小鸟。与乘船和步行相比,从空中观看壮丽的伊瓜苏瀑布,会让人有种真正的征服感。
目前,能提供直升机服务的是巴西境内的伊瓜苏国家公园,他们的口号就是“可以让您从鸟的视角来观看伊瓜苏瀑布”。费用自然相对高昂,每架飞机最多只能载4名游客,飞行时间只有短短的10分钟。不过,当飞机起飞后,你就会知道一切都是值得的。
小型直升机会绕着瀑布飞行3圈,以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窗外的景色:不仅可以将整个伊瓜苏瀑布尽收眼底,还可以真正明白瀑布是如何将上下两截伊瓜苏河连接起来的。翱翔于空中,在你身下的不仅仅是流动着的瀑布,还有整个国家公园、伊瓜苏城、伊瓜苏河上的大坝和三国的美景。放眼望去,水汽如烟,河流如带,宛如一幅气韵生动的水彩画。
三、巴西球队为什么那么厉害
1、其实要从他们的传统来说。足球是巴西的国球,就跟咱们的乒乓球一样。为什么那么强?要从几个方面来说吧。
2、足球运动在南美洲的普及程度就像乒乓球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巴西把足球当做国球,无论大街小巷、大人小孩都很喜欢踢足球。
3、巴西人多是棕色人种,身体爆发力和耐久性足以媲美欧美球员。
四、巴西四大旅游城市
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在向北伸入的瓜纳巴拉湾西岸,有长达14公里的跨湾公路大桥与东岸的尼泰罗伊市相连。并且集中了巴西最著名的博物馆,拥有拉丁美洲最大的图书馆、世界最大的足球场,以及全国最大的公园、植物园等。
每年的二月中下旬,巴西举国欢腾三天三夜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就以里约的狂欢节最为热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巴西人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伊瓜苏市位于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国交界的巴拉那河与伊瓜苏河汇合处。
伊瓜苏市是巴西第二大旅游中心,年均接待游客约700万人次,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商业和旅游业。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距市区12公里,著名的伊瓜苏大瀑布距市区28公里。该市距巴拉圭东方市仅6.5公里,距阿根廷境内的伊瓜苏港市10公里,距境内的大瀑布29公里。
萨尔瓦多市是巴西巴伊丽亚州首府,城区面积324.5平方公里,人口243万,为巴西第三大城市。该市内仍保留着殖民地时期的建筑,古都的风貌至今犹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萨尔瓦多这座城市带给人的感觉很立体和完整,不像巴西其他城市那样让人感觉单一,最南部的愉港就像个欧洲小城,不仅有历史文化,有发达工商业,有曼妙沙滩,还有闲适的生活。
乌巴图巴是巴西一座重要的旅游城市,位于巴西东南沿海,南回归线以南,属于巴西圣保罗州,城市面积712平方公里。市区多山谷地区,气候多雨乌巴图巴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拥有超过70处海滩,另外还有岛屿。
乌巴图巴的海滩众多,而且每个海滩都各具特色。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享受到日光的温暖,还可以一睹大海的风采。这里沙滩平坦,一望无垠。
五、巴西为什么是足球王国
因为巴西足球氛围浓重而且足球巨星层出不穷。
巴西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足球是运动,但更是文化。每当联赛或重大国内国际比赛进行时,巴西人常常举家前往观战,整个城市空无一人,而赛场人山人海。
巴西几乎人人都是球迷,他们笑称“不会足球、不懂足球的人是当不上巴西总统的,也得不到高支持率”。巴西人认为,足球理应位列世界文化遗产之林。他们把足球称为“大众运动”,无论是在海滩上,还是在城市的街头巷尾,都有人踢球。即使是在贫民窟,穷人家的孩子也光着脚把袜子塞满纸当球踢。
巴西是足球王国,在巴西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少足球巨星。从贝利、济科、罗马里奥、莱昂纳多、卡福、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卡卡,到如今的内马尔。他们的孩子,随便一个,都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足坛巨星。在巴西,足球就是上帝,就是孩子们的未来。
而且巴西队从来没有缺席过世界杯决赛圈的比赛,这一成绩就非常恐怖了。从世界杯初期还不稳定的局面,巴西就是世界杯的固定班底,到世界杯成为全球最顶级的赛事,巴西依然是世界杯永远不会缺席的超级战舰。
其次巴西队是世界杯历史上最成功的球队,看好没有之一。在1958年、1962年、1970年、1994年和2002年五次夺冠,夺冠数排名世界第一。
关键是每届世界杯巴西队都是夺冠热门,除了5次冠军之外,巴西队还多次杀入世界杯决赛,获得亚军,最近的就是1998年。
以下是巴西部分足球巨星的详细介绍。
内马尔1992年2月5日出生于巴西圣保罗州,巴西足球运动员,身兼巴西国家队队长,司职前锋。
2003年,11岁的内马尔加入桑托斯足球俱乐部。19岁获得2011年度南美足球先生、普斯卡什奖。20岁荣膺2012年度南美足球先生。21岁登上世界最著名新闻杂志《时代周刊》的封面。内马尔是继球王贝利之后,桑托斯出产的又一位年少成名的天才球员。
贝利,1940年10月23日出生于巴西,前巴西著名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在巴西曾被誉为“球王”。
1956年,贝利于桑托斯队开始职业生涯,期间获得2次南美解放者杯冠军、2次洲际杯冠军、6次巴西全国锦标赛冠军,11次圣保罗州足球甲级联赛冠军。1957年,贝利入选巴西国家队,代表巴西队参赛92场打进77球,夺得1958、1962、1970年三届世界杯冠军,为巴西永久保留雷米特杯,是唯一一位三夺世界杯冠军的球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