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老挝是个怎样的国家
老挝遍地都是美女,她们到了18岁不结婚生子就会被人嘲笑,过了25岁就算大龄剩女了,老挝的男人30岁就可以养老,全靠老婆挣钱养家。
2015年,我因崔永元的一句话,选择去老挝旅游,这个国家是崔永元口中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一方净土。没来老挝之前,我对这个国家的印象是贫穷落后,GDP全国倒数的东南亚国家。
去老挝之前我是有点担心的,担心这个国家很穷很乱,当时我还特意在网上科普了一些关于老挝的知识,老挝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只有两季,分别是旱季和雨季。
当时我是2月份去的老挝,正是老挝的旱季,我还提前买了疟疾药和折叠蚊帐。等到了老挝我才知道,来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1.我拎着一个小行李箱,从长沙直飞老挝,不到3个小时就到了老挝的万象机场。万象的机场很小,刚下飞机已经是下午五六点了,但天气依然很热,我看了一眼手机是34℃,我在机场换兑换完钱后就打车去酒店。
2.我坐上出租车后,司机就放起来中文歌,我问司机你能听懂歌词吗?结果司机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回答我说:当然能听懂。司机还告诉我这里很多人都会说点中文,如果会说中文的话,工资要比不会说中文的人工资高。
3.走在路上透过车窗,我看到很多挂着中文繁体字的招牌的店铺,还看到好几家华为和oppo的店面。老挝的一些小路是坑坑洼洼的,在国内从来不晕车的我,来到这扛不住了。
4.老挝的空气很清新,因为老挝工业少,空气几乎没有受到污染,没有太多钢筋混泥土的占据,这边经常是蓝天白云,空气清新。
5.老挝人很爱穿拖鞋,走到哪都能看到穿拖鞋的人,以至于我到了这也成了“拖鞋爱好者”。
1.在老挝,买房的压力并不大,房价也十分低廉,10多万就能买一套房。当地人娶媳妇的花销也不大,他们没有存钱的习惯。
2.老挝的男人很懒,他们平常只追求吃喝享受,没有太大的责任心,在家很少干活。但一个家庭总要吃饭,总要有人出去挣钱,于是老挝的女人不得不出去赚钱养家。
3.老挝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退休后还能领取养老金,退休金高达原来工作工资的80%,尽管如此老挝上班族的数量仍然很少。
老挝是农业大国,农民比较多,但国家有提供社保补贴,所以很多老挝男人在30岁已经退休了。退休后就在家吃喝玩乐,让老婆外出赚钱养家。
4.老挝的男少女多,女人一般都会在20岁之前结婚生子,到了25岁还不结婚的女人就会别人叫做剩女,还会被自己的父母嫌弃。所以大多数的女人都在会20岁之前结婚,老挝女性的地位不高,如果你去老挝的菜市场看一看,就会发现大多的商贩都是女人。
1.老挝国土面积不过23万平方公里,有70%以上为山地和高原,森林覆盖率较高,因此老挝的交通很不便利,行驶途中弯路较多,经常会遇到急刹和急转弯的情况,不过老挝司机对于这种现象已经习以为常。
2.老挝的一些城市街上很少设置红绿灯和斑马线,老挝没有成熟的公交体系,公共交通落后。当地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蹦蹦车、摩托车、自行车,有很多孩子从13岁就会骑摩托车了。在老挝家庭条件好点的人,出行一般是皮卡车。
3.老挝的公交车线路很少,乘坐公交的时候跟国内一样招手即停。需要注意的是:老挝的公交车并不严格遵循站点停车,所以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请按下车上的红色停车按钮,司机就会及时停车。
4.老挝的嘟嘟车是根据距离收费的,越晚收费越高,而且对大多数外国人会提高价格,因此在老挝坐嘟嘟车一定要砍价!
1.老挝的饮食类似于泰国越南菜,当地人喜欢吃酸、辣、生的食物。老挝人非常爱吃辣,他们爱吃酸辣而不是麻辣。
老挝的主食是糯米饭,这边人喜欢取一团糯米用手捏球球,捏好后Q弹Q弹的,口感非常不错。
2.老挝的传统美食基础是糯米、蔬菜、草药、肉类,当地的米粉也特别赞,我每隔两天就要去吃一碗。
老挝最著名的菜是用剁碎的肉或鱼做成的沙拉,那里面还加入了柠檬草、辣椒、酸橙汁、吃起来又酸又辣。
3.老挝最大的出口产品是咖啡,在老挝旅行,你能找到相当不错的咖啡馆。在老挝的琅勃拉邦有很多咖啡馆,小资的有点像鼓浪屿,外国人遍布街头,感觉这里就是他们的“后花园”。
4.Beerlao是老挝的“国酒”,这也是亚洲最好的啤酒之一,不仅在全世界上很出名,还在啤酒节上获得了不少奖项,去老挝旅游,不妨来一杯尝尝。
1.老挝的国教是佛教,在首都万象最多的公共设施就是寺庙,走在路上能看到很多僧人有秩序的经过。
老挝有很多节日,除了国庆节和塔銮节这些重大节日以外,还有维散顿佛节、万佛节和稻魂节等,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节日都以佛教的有关。
2.由于老挝宗教的原因,老挝人在穿衣方面会比较注意,就算游泳的时候也是穿着短袖和短裤游泳,当地人很喜欢成群结队的在河里洗澡。
老挝的水池旁有很多更衣间,虽然老挝对外国人的穿衣没有明确要求,但出于礼貌和尊重,最好不要穿太暴露的泳衣。
3.在老挝,随处可见寺庙佛塔和身穿长袍的僧侣,在老挝一定不要触摸别人的头部,他们认为头部是人最神圣的部位,任何人都不能侵犯。
老挝人忌讳用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因为他们平常是用左手上厕所,认为左手是不洁的。
4.老挝人大多都很乐观安逸,在这里很多行为不是依托法律来克制,而是通过被佛教文化的虔诚所影响。如果在这里你送礼物给某个人,他会觉得你是被佛文化影响的善心所为,自己并不需要还礼或心里有亏欠。
1.老挝的人均GDP只有0.25万美元(2019年),老挝主要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在老挝,服务员的月薪大概800元左右,(人民币),普通上班族的月薪在1000元左右,医生和教师的工资在800-1200元左右,会说中文的银行工作者月薪在5000元左右,这工资在当地已经是非常高了。
2.老挝经济落后、物资贫乏,他们的日用品都要进口,所以当地的物价并不低。
在老挝吃一顿午饭大概30元左右,一瓶矿泉水3元左右,一个卤蛋2.5元,住宿的话在200-300元左右。
3.老挝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是中国,老挝的很多道路、商场都是中国建设的。另外,老挝的磨丁经济特区作为中国和老挝合作规划中的跨国经济特区,也将为老挝的经济带来更大发展。
1.老挝的教育比较落后,政府和家长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在老挝按照规定小学是6岁入学,但很多孩子到了6岁,父母也不愿意送他们去读书,更别说在教育上为他们投资大笔金钱,所以没有子女教育的压力,老挝人民的生活自然轻松不少。
2.老挝的学校很多,大部分孩子都能去上学,但学生的辍学率也是很高的。
3.老挝的医疗条件差,有次我因为低血糖在老挝晕倒了,被一个好心人送到了一个诊所,因为就近是没有医院的。
老挝的诊所和国内三四线城市农村的那种小诊所差不多,在国内很简单的病,在老挝可能都治不好,药物很贵或者根本没有药品,所以很多穷人根本没钱看病,稍微有钱的,就会去泰国治疗。
1.老挝有很多传统的节日,最为热闹的是泼水节,每到泼水节街上就十分热闹。当地人不管男女老少都玩得很开心,就连很多外国人也会参加泼水节,老挝的夏天很炎热,一般都在26摄氏度以上,在这么炎热的天气里,参加泼水节是十分有趣的事情。
2.老挝的贫富差距大,平民一般住的都是简陋的木棚子,出行都是靠自行车,摩托车对他们来说属于高档品,能够开摩托车的家庭在当地都属于中产家庭。
富人一般住的都是别墅,到了晚上灯光依然亮着,屋内装修得精致奢华,里面的设施是平民不敢想象的奢华。
3.老挝的雨季在5-10月份,旱季在11月至次年的4月,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去旅游的最佳时间是12月~3月。
1.万象塔峦寺:塔峦寺是老挝最重要的寺庙,据说埋葬着佛主的舍利,里面拥有佛祖12岁等身塑像,可见地位非凡。
2.凯旋门:老挝的凯旋门是模仿巴黎的凯旋门建成的,上面雕刻着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3.光西瀑布:光西瀑布是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光西瀑布高达200多米,水流从上而下落入墨绿色的深潭,壮观又美丽。
4.普西山:普西山的山顶是俯瞰琅勃拉邦古城最好的地方,尤其是日出、日落时分,可以看到绝佳的风景。
老挝的国土面积为23.68万平方公里,和我国广西省的面积差不多。老挝的的人口有716万人,有49个民族。老挝的官方语言是老挝语,不过很多老挝人都会说一点汉语。
写在最后:老挝是个贫穷国家,但当地人民的幸福指数还是较高的,这一点和尼泊尔相似。
老挝是片宁静的净土,虽然贫穷和落后也一直考验着这个国家,但老挝人民却从来不抱怨生活的不易,他们幸福而祥和,宁静而致远。
二、三国武将是怎么排名的
前九名应该没有什么争议,但第十名确实很难确定。我列出我心目中的顺序,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吕布非常厉害,按照《三国演义》的设定,无疑是天下第一勇将。吕布经常面对两个以上的敌手的夹攻或围殴,其中还必含两位超一流战将,他的武力值之高毋庸置疑。
关羽战纪灵五十合平手,张飞战纪灵十合挑翻,吕布捉住纪灵的脖领子,“如提童稚”,体现了三人间武艺的高低上下。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有宝马良驹赤兔马的加成,使吕布更如虎添翼,三国第一勇士名至实归。
巅峰时期的张飞能够与吕布百合之外打成平手,其勇猛无可非议。在醉酒之时,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这是吕布唯一忌惮的猛将。张飞与吕布最后一次交手中,吕布居然先派上高顺来消耗张飞的体力,然后再亲自出马,充分反映两人此消彼长的态势。
后期的张飞功成名就,地位上升,不再玩命厮杀,武力值下降,三五十合拿不下张郃,不复当年之勇。
虽然在《三国演义》中,颜良被关羽正面突杀,连一个回合都没撑住。但分析具体情势,实在是冤枉透顶。
三合斩宋宪,一合斩魏续,二十合击败徐晃,连战三场,曹军“诸将栗然”,连许禇都不敢应战(许禇曾与徐晃五十合战平),可见其威猛程度。
马超终身未逢一败,战斗力十分强悍。
八九合速败于禁,二十合打跑张郃(赵云打退张郃尚用了三十合)。战许禇数百合,将许禇逼到脱精光的程度。战张飞数百合,张飞也摘去了头盔,而马超依然从容自若,全装贯束,马超巅峰期的武力值排在前列理所当然。
五、睁开眼的关羽(无赤兔92分,有赤兔95分)
关二爷刀下斩杀的名将最多,堪称名将克星,华雄,颜良,文丑,车胄,蔡阳等大将均死于其手,过五关斩六将,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不愧为武圣。
关羽曾经独退许禇与徐晃的夹攻,三合就打得文丑心怯而逃,可见其无匹之勇力。
和张飞一样,到了荆州以后,关羽的武力值也下降得很快。三兄弟安于享乐,放了膘。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战绩是最好的,当然,这与他活得比较久有很大关系。
难能可贵的是,赵云从年轻到年老,武力值不降反升。而且越到危急时刻,赵云的发挥就越发惊人,一生戎马,六救其主,屡遭围攻,半根毫毛不损,战斗力是杠杠滴。
做为曹魏阵营中的第一猛将,典韦的武力值自然不容小觑。
逐虎过涧,单臂擎旗,独战吕布四健将击溃之。澲阳火中救主,宛城舍命断后,忠诚勇悍,为世之楷模。
老将黄忠,比较可惜。六十岁时尚能百合打平关羽,年轻时的强悍程度无法想象,实在是生不逢时,未能大展才华。
定军山一战,斩杀曹军重将夏侯渊,为蜀汉鼎立基业立下首功。一生征战不息,最终战死沙场,光明壮烈,功业辉煌。
做为典韦死后的曹魏阵营中第一勇将,许禇的实力证明是通过一场场的厮杀硬拼出来的。
战平典韦、赵云、马超、独退韩当和周泰的夹攻,实力当然不容小视。许禇的战斗质量很高,遇到的强敌最多:典韦、徐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高览、庞德、韩当、周泰。许诸是曹魏阵营中的定海神针。
但许禇三次被张飞打败,虽然有各种形势的原因,但永远洗不白的污点。许禇与徐晃围殴关羽被击退,感觉似乎有档次上的差距。排名靠后也不算委屈他。
文丑,李严,太史慈,孙策,徐晃,庞德、甘宁、张辽……
2.独战徐晃、张辽的夹击,尚处上风。
2.与张辽、孙策对战,均不落下风。
1.挟死一将、喝死一将,有霸王之勇,
徐晃入选理由:前期五十合战平许禇,后期六十合战平关羽。
2.战张郃、太史慈、凌统,皆平手。
三、巴西是个怎样的国家
因足球闻名于世的巴西,也有着让人惊叹不已的风景。这里有世界上最“湿润”的沙漠,也有“魔鬼”般的瀑布……
一起去看看这奇妙的大自然吧!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
在巴西北部大西洋岸边,有一片奇特的沙漠,白茫茫的沙海中点缀着上千个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湖泊。这里是巴西著名的伦索伊斯国家公园,被形象地称作“千湖沙漠”(以下简称),也是世界上最湿润的沙漠,独一无二。
千湖沙漠位于巴西北部的马拉尼昂州境内,从圣若泽湾往东,直到大西洋岸边,总面积达1500平方千米。尽管该地区雨量充沛,但是却没有太多植被,因此形成南美洲北部地区难得一见的沙漠景观,并于1981年被巴西定为“国家公园”。
最普遍也是最能深入“千湖沙漠”的交通方式莫过于越野车。通常,从沙漠边缘的小镇巴雷里尼亚乘越野车出发,十几分钟后就会看到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如果要补充饮用水,这条小河就是最后的机会,因为一旦过了河,进入国家公园后,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任何东西。
▲很难想象在一个淡水资源占全世界淡水资源30%、拥有地球上最大雨林的国家,竟然能找到一片沙漠;更难以想象的是,这片沙漠被一个个晶莹迷人的湖泊点缀着——这就是巴西著名的“千湖沙漠”
过了河后还需继续行驶半小时左右才能抵达沙丘。这里地势崎岖不平,已经开始沙化,道旁稀稀疏疏地长着一些低矮的荆棘类热带植物,难得见到动物。
到达沙漠边缘后,眼前便是高高的沙丘,想要看美丽的湖泊就必须爬上去。这时候穿着拖鞋是最方便的:首先,穿一般的鞋子很容易被灌满沙子;其次,方便随时脱鞋享受。这里的沙子非常细腻,赤脚行走不用担心被扎、被硌,甚至有种足底按摩的感觉。
▲越野车是进入“千湖沙漠”的最好交通工具。来到这片沙海,不能不光脚体验一下细腻洁白的沙子。这里气候温和,海风吹散了热气,所以即使在太阳的照射下沙子也不会烫脚
“千湖沙漠”的茫茫白沙从何而来,至今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当初地球分裂成现有的几大板块时,在马拉尼昂州外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沉积层。海水下降,沉积层上升,经过长年的海流冲刷作用和风化作用积沙为丘。另一种说法认为,这里的沙是众多河流带来的,各流域的大量泥沙被裹挟着流向大海,却受海流阻滞不能入海,再被海风吹向陆地从而形成沙丘。
白色床单上宝石点点▲每年的雨季,雨水降临沙漠,因为沙下含有水层,降水不能下渗,洁白的沙丘之间,湖水变作迷人的蓝色,仿佛美玉与宝石的对话
爬上沙丘后,眼前豁然开朗,“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在这里要被改成“一览众丘小”才应景。
站在沙丘顶上,眼前出现一幅绝美的画面:连绵不绝的白色沙漠中,众多湖泊星罗棋布,湖泊呈现孔雀蓝、祖母绿等颜色,就像一条镶嵌着宝石的巨大的白色床单。“千湖沙漠”的葡萄牙语为“Len?óisMaranhe-nses”,许多人按字面意思将它译作“马拉尼昂床单”,因为“Len?óis”有床单的意思,而“Maranhenses”就是马拉尼昂州的名字。“马拉尼昂州中一片如同床单的白色沙漠”,这个名字是不是这样来的呢?
其实“Len?óis”除了能译作床单外,还是一个很严谨的地质学词汇,即“水层”,实际上指的是这里的地貌成因。由于在表层的沙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导致雨季时丰沛的雨水不能持续下渗,从而淤积在沙面上,慢慢地形成湖泊。
但是,“白色床单”的说法似乎更容易引人遐想……
▲去“千湖沙漠”一定要自带泳衣,这片沙漠里湖泊众多,大多都不太深,适合畅游
鱼从天上来▲雨季的时候这里降水充足,湖和湖连成一片,甚至能与沙漠边缘的水域贯通,因为水和沙都是流动的,这里每一天都会变换面孔
“千湖沙漠”的湖泊完全依靠长期降雨形成,因此虽然离大西洋很近,却都是淡水湖。旱季时,很多湖泊会干涸,而雨季时很多小湖可能会连成一个大湖。千百年来,由于湖水常年不干,一些湖泊中慢慢出现了生物,湖里有众多鱼儿畅游,湖岸边生长着很多绿色低矮植物,成为沙漠绿洲。
鱼儿是怎么来的呢?这片沙漠濒临大西洋,河网纵横,沿河孕育了大片红树林,是动物的天然栖息地。雨季,连接起来的湖泊甚至与沙漠周边的两条大河相连,鱼儿便顺着河水迁移至此,繁衍生息,难怪这里的“钓鱼湖”甚至可以供人垂钓。此外,在湖泊干涸的季节,仍有一些鱼虾的卵能在比较湿润的沙中存活,只要忍耐到下一个雨季,它们就“胜出”了。
大概因为沙漠里的湖泊难能可贵,于是人们都赋予它们好听的名字,如蓝湖、爱情湖、希望湖等。在接近赤道的沙漠中看到这些湖泊,怎能不让人想跳下去游个泳,或在湖边天然的大沙滩上晒晒太阳呢!
跟着“懒河”游沙漠▲纯净的沙漠并不拒绝生命,这里降水丰富,植物很容易在沙上扎根。当地人在这里放牧牛羊、种植作物、捕鱼抓虾等
目前,这片“床单”仍在扩大,以每年20米的速度向大西洋铺展。“千湖沙漠”处在一个很独特的地理环境中:两条河流从东西两面环抱着“床单”,大片浓密的红树林和雪白纯净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虽然是沙漠,年降雨量却高达1200毫米,全年气候凉爽,最高气温在30℃左右,算是沙漠中的“空调间”。
除了乘越野车的方式,游客还可以乘飞机和坐船到达“千湖沙漠”。飞机可以俯瞰全景,感受沙漠连绵不断的壮观。坐船也有坐船的好处,可以到达徒步难以深入的地区。
“千湖沙漠”水系发达,其中有一条叫作“懒河”的河流,将“千湖沙漠”的东部地区拦腰截断,同时也以其充足的水量造就了一片郁郁苍苍的绿洲。“懒河”之名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原来河岸两边的丛林里生活着很多树懒。但是由于过度的捕杀,现在已经几乎看不到树懒了,反而成为形形色色水鸟的天下。
▲“千湖沙漠”的边缘是两条浩渺的大河,滋润着红树林、棕林和灌丛,也把内陆的泥沙推向大西洋。风和水,造就了这片“生长”的沙漠
“可怜的尼亚加拉!”面对宛如天堑的伊瓜苏瀑布,不由得人们不发出这样的赞叹。伊瓜苏瀑布可以说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瀑布群,横跨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也是巴西、阿根廷共同拥有的国家公园。坐船、徒步、乘直升机,面对这幅超级大的水墨画,我们总有办法将它看个一清二楚!
▲伊瓜苏河自北向南将巴西和阿根廷分隔,却又忽然拐了一个巨大的弯,水流无从继续,这里便凭空出现了一个马蹄形的瀑布群,伊瓜苏在瓜拉尼语中意为“大水”
在南美洲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位天神想要娶一个名叫妮比的美丽姑娘,可是妮比却和自己的情人塔罗巴划着独木舟从伊瓜苏河上私奔了。暴怒的天神挥手将河斩成了两截——上伊瓜苏河和下伊瓜苏河,顿时一道极其壮观的瀑布出现了,将小舟冲向深不可测的水底,而妮比和塔罗巴从此永沉水中。
见证这段爱情的就是赫赫有名的连接着上、下伊瓜苏河的伊瓜苏瀑布。位于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交界处的伊瓜苏瀑布由275条大小不同的瀑布组成,平均落差约64米。其中最为著名的瀑布是“魔鬼的咽喉”,长约700米、宽约150米、高约82米,是巴西、阿根廷两国的天然国境线。虽然说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也横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但是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在看到伊瓜苏瀑布时,情不自禁地说:“可怜的尼亚加拉!”足可见伊瓜苏一览众“瀑”小!由于这275条瀑布的总长度达2.7千米,三分之二在阿根廷,三分之一在巴西,因此,要全方位地领略这一横跨两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就一定要准备好两天时间,海陆空三线出击。
▲通过水路游览伊瓜苏瀑布,雨林是必经之地。还未见到瀑布,水声便如雷声隆隆而来,水汽也越来越重,这就是伊瓜苏的气场,宛如一位不怒自威的女王”
想要最近距离地接触伊瓜苏瀑布,当然要走水路。放心,游客绝不需要亲自划独木舟。这个因天神震怒而“出现”的瀑布群水流湍急,巴西、阿根廷两国早就设计好了刺激而安全的线路,不会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有任何危险。
无论是从巴西还是阿根廷出发,要从水路感受伊瓜苏瀑布都要先经过伊瓜苏河激流的考验,而在进入伊瓜苏河之前,则先要乘坐越野车穿越南美洲的丛林。
如果选择从阿根廷出发,那么先要穿过长约8千米的亚卡拉迪亚丛林。虽然这8千米的路程乘车只需要十多分钟,但当空气中的水汽越来越多、耳边的水声越来越响时,你会觉得这十多分钟特别漫长。不过别着急,虽然下车处就可以听到瀑布的轰鸣声,但是你需要耐心地穿上雨衣和救生衣,上快艇,才能正式进入下伊瓜苏河。
▲275条大大小小的瀑布,把这片雨林装点得宛如水帘洞。以瀑布为中心,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河流和岛屿,在水织起的雨林间,无数生命伴随瀑布生存繁衍,无论雨季,还是旱季
但是这时候还不能着急,因为要见到瀑布,乘快艇还需行驶6千米,其中有2千米是险滩。当你发现水汽扑面而来的时候,快艇即将带你穿越“魔鬼的咽喉”,在瀑布内部向外欣赏瀑布的壮观。然后是近距离观看瀑布群中第二大的瀑布——圣马丁瀑布。在这里,彩虹景观经常出现,而你在兴奋之余,也许才刚刚发现自己已经浑身湿透。
从巴西出发,同样可以让人在瀑布中“沐浴”。穿越丛林之后,从伊瓜苏瀑布的底部上船,经验丰富的船长会知道如何尽可能地让客人经历瀑布“洗礼”。在巴西一侧,“沐浴”的最好地点是一处名为“三个火枪手”的高点。在这里,船长会让每个人在瀑布里冲一个短暂的天然澡。
对于喜欢自由探险的人来说,坐船虽然可以零距离接触瀑布,但是固定的线路可能令人不够尽兴,因此不少人会选择靠自己的双脚去看风景。巴西和阿根廷的公园内都有不少难度各异的徒步路线,穿上登山鞋,披上防水衣,带上相机,开始走吧!
从阿根廷一侧出发,有5条主要的观景路线。沿着上环线,游客可以一路从瀑布的顶端俯视各个瀑布,但是对于恐高的人来说也许有点儿恐怖。与之相对的下环线,路线要长得多,不过一路都需要仰视瀑布,可以更好地领略伊瓜苏瀑布的壮观。阿根廷一侧最为著名的路线当属“魔鬼的咽喉”。只需要沿着“魔鬼的咽喉”行走大约1千米,游客就可以走到瀑布的背后。虽然坐船同样可以到达瀑布的背后,但是时间非常有限。而靠双脚征服伊瓜苏瀑布的人,则可以在瀑布的背后看夕阳、数星星,再看日出……
▲上环线,在瀑布顶端行走,刺激程度超乎你的想象。瀑布落差巨大,要小心脚下
▲下环线,一路仰视瀑布,水花在身边飞溅,彩虹在头顶悬挂,还可以走到瀑布的背后。此情此景,就算是扭了脖子也值了
要真正“征服”伊瓜苏瀑布,不但要在阿根廷花一天的时间,还要在巴西花上一天的时间。虽然在巴西境内的瀑布数量不多,却有观看“魔鬼的咽喉”的最佳视角,游客可以从顶部和底部清楚地看到整个“魔鬼的咽喉”,如果不将自己的脚印留在巴西境内的伊瓜苏国家公园,那么他所看到的伊瓜苏瀑布就不是完整的。
▲走近大瀑布,除了惊天动地的轰鸣声之外,可能还有巨嘴鸟那并不动听的鸣叫。巨嘴鸟是世界上嘴巴最大的鸟,这是它和瀑布的一个心照不宣的共同之处
空中:我是一只小小鸟▲在“魔鬼咽喉”里,水和水交缠着、撕扯着,发出震天的巨吼,让人不得不将“伊瓜苏”深深烙印在心里
如果你看过动画片《飞屋环游记》,那么一定不会忘记影片中从空中俯瞰“天堂”瀑布(安赫尔瀑布)的壮观场面。是的,将伊瓜苏瀑布尽收眼底的最好办法,就是乘坐直升机,把自己变成一只在伊瓜苏河上飞翔的小鸟。与乘船和步行相比,从空中观看壮丽的伊瓜苏瀑布,会让人有种真正的征服感。
目前,能提供直升机服务的是巴西境内的伊瓜苏国家公园,他们的口号就是“可以让您从鸟的视角来观看伊瓜苏瀑布”。费用自然相对高昂,每架飞机最多只能载4名游客,飞行时间只有短短的10分钟。不过,当飞机起飞后,你就会知道一切都是值得的。
小型直升机会绕着瀑布飞行3圈,以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窗外的景色:不仅可以将整个伊瓜苏瀑布尽收眼底,还可以真正明白瀑布是如何将上下两截伊瓜苏河连接起来的。翱翔于空中,在你身下的不仅仅是流动着的瀑布,还有整个国家公园、伊瓜苏城、伊瓜苏河上的大坝和三国的美景。放眼望去,水汽如烟,河流如带,宛如一幅气韵生动的水彩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