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你心目中的小学女教师是什么样的
1、你心目中的小学女教师是什么样的?
2、我上小学是在70年代初。三年级时学校是一所破庙。当时有两位女教师,一位是我们一个村的,另一位是北京知青,叫赵红军,高高的个子,长的有大家闺秀的范儿,一口京腔普通话,给我们这些乡巴佬一股实足的洋气感!
3、她常常梳两个大辫子留在耳边,穿着干净利落。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年代,从大都市来的知青穿的裤子跟男式的一样,是前面开口的,而就这点引起好多人的议论。有人赞,北京来的,就是新潮;有人接受不了,这也太开放了吧?无论人们怎样说,赵老师从来不在乎,依然甩着两个辫子,风风火火的来来去去。不过好像她从来不代主课,也不知道是学校领导不让代,还是她的学识不够,水平有限,她只代一些音乐美术之类的,很有可能是大队干邻怕她干不了农活,特意安排她到学校的。
4、我们村上的这位李老师还当我的班主任。大龄剩女一个。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去的李老师,学历低,不知高中毕业没有?教学水平一般般。可能也正是这些原因,她只代一二年级。
5、在当时条件下,能到学校当老师的女性,要么是干部的亲属,要么就是有背景。大多都没经过正规培训,但就是这样一群人,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你心目中的“工农兵学员”是什么形象
从1972年至1976年,大中专招收工农兵学员,当时的招生原则是"群众推荐,组织批准,统一考试,学校复审,择优录取"。那是教育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时强调工农兵占领上层建筑历史舞台,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工人农民军人中的优秀青年优先接受高等教育;强调学生的政治觉悟并且德智体全面发展;。由于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造成学生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是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工农兵学员,这是不可低估的一代人,社会发展每个时期都有一代人创造的奇迹,不可能把一代人绕过去。这一代人目前也都70岁左右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绝对的好与不好,教育也是一样,一个时期重视了政治觉悟而忽视了文化程度;又一个时期重视了文化知识而忽视了政治立场和思想品质。一个时期强调爱国,我们就锁国自守;又一个时期我们提倡开放,一些特优生就赴美不归。这都符合辩证法,凡事都一分为二。夜不避户少东西,繁荣昌盛多贪腐,很多社会现象我们看多了也都习惯了。
三、东岭附近哪个小学好啊
我今天去咨询了外国语附小和56中的学前班。外国语附小今年择校费是四万二,管7年,就是学前到小学毕业。校长承诺9月份搬回工农广场的校区。56中的特色就是没有什么特色,每月费用480元,楼里教室比较冷,感觉冷冷清清的,学校没有课后的特长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