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世界杯夺冠后,朱婷在世界女子排坛地位如何
今年中国女排征战2019世界杯,以十一连胜的成绩第五次获得世界杯冠军,朱婷当选MVP(最有价值球员),人送外号:MVP大型收割机!这是她连续两届女排世界杯加冕MVP,成为女排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位蝉联这一荣誉的球员。虽缺席两场比赛,她仍以178分名列最佳得分榜第四,最为惊人的是她在扣球时的杀伤力,11轮比赛中,朱婷出战9场,砍下178分,扣球成功率高达54.84%????!并以此成功率高居最佳扣球榜首位,无愧为“世界第一主攻”的称号了。这位被视为世界第一主攻手的25岁姑娘,如今已斩获3个三大赛的MVP,和恩师郎平齐平。
二、朱婷和张常宁谁更有机会夺得本次世界杯的MVP呢
1、中国女排只有朱婷才有机会夺得本次赛事的MVP,张常宁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2、历数各个赛事的MVP,都是拥有强大的个人能力,并能带领球队取得好成绩的选手才能当选。而她们本人,必须具备改变比赛结果的能力。可张常宁属于体系型球员,只有在球队的战术体系运转良好的情况下,她才能有不错的发挥。即便如此,她的体能也不足以支撑她有整场的高光表现。一旦球队的战术打法受到限制,张常宁到目前为止,都会被李盈莹换下。这样的事实,充分说明了张常宁的个人能力有限,更不具备改变比赛结果的能力。谁见过对阵强敌就会被换下的MVP?所以,她不具备获得MVP的资格。
3、刚刚看到一个消息,说袁心玥落选前八轮的最佳阵容,很多人为此感到愤愤不平。其实,在我看来,袁心玥的落选,就应了那句熟语:“侍事不如东,累死也无功”。袁心玥在进攻端的高光表现,是中国女排战术的需要。而国际排联评选最佳副攻,主要是依据球员的拦网能力。袁心玥的拦网水平有限,她的落选也就不意外了。
4、由袁心玥的遭遇可以看到,体系型球员的影响力有限。即便有出色的发挥,也很难被评为最佳。所以,张常宁若想获得一项赛事的MVP,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朱婷世界杯决赛数据分析
朱婷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上,打出了自已的最高水平,帮助中国队11战全胜夺得冠军,数据分析如下:
得分为113分,扣球成功率52.07%排名第一名。209扣106中。13次失误9次被拦,效率40%。
朱婷各项数据优秀,当选MVP是众望所归。
四、里约奥运会朱婷一点夺冠,19世界杯多点夺冠,大家认同吗
感谢邀请!里约奥运22岁的朱婷几乎是独一档的存在。即便是荷兰、塞尔维亚、美国这样的强队,其攻手的个人总得分也远不及朱婷的179分。用郎平的话来说:“朱婷那个时候还不是被各队太熟悉,有点秘密武器的意思。”
现在球迷回忆“朱袁张”这支女排的辉煌成绩,就是得益于“郎婷盛世”。没有世界级教练郎平的运筹帷幄,没有顶级攻手朱婷的高点强攻,中国队很难在里约奥运逆袭夺冠。
1.2016朱婷高点强攻傲视群芳,2018一点攻模式显疲软。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中巴大战,看似郎平换下了进攻乏力的惠若琪,在主攻位换上了奇兵刘晓彤,张常宁则被推上了接应位置。我们不能否认刘晓彤、张常宁为球队增加了进攻火力,但从整个得分情况来看,刘、张二人只是起到了分散朱婷重扣吸引力的作用,东打一枪,西开一炮,不是球队的主要进攻火力点。当时巴西女排的“黑白双煞”法比亚娜、塔伊萨为世界上拦网最强的副攻了,然而朱婷面对她俩的高拦网,几乎是如入无人之境,从“黑白双煞”面前打超手进攻轻而易举。
打到半决赛,荷兰、塞尔维亚两支球队的边攻手加起来,总得分还没有朱婷高。也说明了朱婷这一个强攻点,实际上起到了“一个顶俩”的作用的。直到东京奥运会,郎导还说我们这支球队已经习惯了由朱婷来一锤定音。但这种朱婷“一点攻”模式,到了2018年世锦赛时,就显得有些独木难支了。这里边有两个原因:第一,朱婷2018年在欧洲打联赛,其强攻的线路、手法被欧洲球队所熟悉;第二,2017年全运会,徐云丽在比赛中受伤,作为当时球队的第二得分点,“南长城”无缘2018年世锦赛。
而颜妮更多的则以拦网著称,进攻的突破能力与徐云丽还是有一定差距,袁心玥2018年只会一条大斜线从头打到尾,扣球的力量、速度与现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张常宁受膝伤影响,失去弹跳,进攻端火力全无。因此,球队只剩下朱婷一个进攻点,2次负于意大利之后。郎意识到靠朱婷“一点攻”,中国女排已很难在世界大赛上拿到奖牌了。这才有了后来2019年世界杯时,袁心玥、张常宁、龚翔宇等人的多点开花。确实,在2019年时包括李盈莹在内的这些攻手的个人实力,还是得到了提升的。特别是袁心玥在中巴一战中,个人还砍下了26分,打破了中国女排副攻在三大赛上的得分记录。
2019年中国女排在破解“朱婷依赖症”上,确实让球迷们感觉到大为改观。不要说主攻、副攻、接应这些攻手,就是二传丁霞的二次球进攻也非常有威胁,我们甚至认为中国队各个点都能强攻下球。但是11连胜的背后,我们并没有真正解决“朱婷依赖症”,东京奥运的失利就说明了一切。
1.朱婷腕伤加重后,场上核心并没有明确。东京奥运会朱婷腕伤严重到无法发力扣球,然而已经习惯了朱婷为进攻核心的这支球队,显然对核心出现问题后,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袁心玥轮至后排被自由人换下场时,还说:“朱姐的手腕一会就好了。”从这句话我们看出来,球员的对朱婷强攻的依赖、精神的依赖有多深入骨髓。事实上也是这样,顺风球时有朱婷在场,各个点都能做到多点开花。而东京奥运会受到土、美、俄强力冲击,出现逆风球时,朱婷不能打之后,教练组及场上球员对于谁成为新的进攻点是有所迟疑的。
直到输掉前三场被提前淘汰之后,这才主打了李盈莹+张常宁的首发主攻阵容。当年“黄金一代”的进攻核心赵蕊蕊受伤之后,替补上场的张萍反倒是创下了副攻在奥运会上的得分记录,一个砍下25分,出色地填补了这个空缺。而朱婷受伤后,显然在前三场上,球员对朱婷的精神依赖没有完全摆脱,教练对于大胆起用健康球员、起用新人还是偏晚的。
从里约夺冠,再到2次世界杯登顶,朱婷在近8年的时间里,为中国队再创辉煌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我们也要考虑到,27岁的朱婷要面临手术期,她的腕伤到底能够恢复到什么程度尚未可知。中国女排要习惯于“无郎平”、“无朱婷”在场的状态,每一个球员都要把自己的攻击力和能力打出来。
意、塞两队也并没有在东京奥运会夺冠,说明了一支球队仅靠“一点攻”也是不行的。希望朱婷早日健康回归,李盈莹、张常宁也能挑起进攻核心的重担。大家赞同以上分析吗?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