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西餐可以自学吗怎么样
首先,西餐称呼为欧洲美食,民以食为天,我们做的每一道菜,每一道西餐和中餐,只要用心去做,投入灵魂一定会做的更好,现在的人对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高质量的追求,现在的人选择西餐越来越多了,其实自己也可以在家尝试做西餐,西餐也比较简单,首先可以简单的做一些,煎牛排,煎羊肉,煎火腿,火腿三明治,披萨,炒意大利面,火腿面,这些都是简单的西餐,可以简单的做,其实西餐和生活成了共识,只要你想学西餐,用心去学西餐,肯定会和专业的西餐大厨一样,希望以上的菜能帮助你,可以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美食
二、蒙古的军队伙食怎么样
1、蒙古经济恕我直言,有点弱,多年前就听说过蒙古生活并不富裕,虽然土地面积不小,但是经济上却严重滞后,但是,穷也是分地方的。
2、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就看起来很有钱,这里的路易威登负责人说,平均数值代表不了什么,也许他们只有几千个客户,但是他们却负担的起奢侈品消费。乌兰巴托几乎所有的家庭都至少有一辆汽车,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越野车,所以这么看,人家不差钱。
3、从另一方面说,蒙古是以畜牧业为主,多是草原地区,无法大量种植粮食,所以只能依靠进口弥补本国粮食短缺的问题,蒙古地区还和古代一样,是肉多菜少,所以他们的食物多是高热量的肉和营养丰富的牛羊奶,所以看起来他们非常健壮魁梧,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他们喜欢摔跤。
4、蒙古经济总体上一直不好,在军队伙食的问题上也不会太讲究什么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但是蒙古不缺肉和鸡蛋,米饭和土豆,菜是有的,毕竟是军队嘛,军队起码比许多蒙古人吃的东西要丰富一些,种类会多。
三、潍坊弘润水世界自助餐怎么样
据我所知,潍坊弘润水世界自助餐是一家备受好评的餐厅。顾客们对其食物的品质和口味都非常满意。餐厅提供丰富多样的菜肴,包括海鲜、烤肉、热菜、凉菜和甜点等。食材新鲜,制作精细,味道美味可口。此外,餐厅的环境也很舒适,服务态度友好周到。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聚会,潍坊弘润水世界自助餐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总体而言,这家餐厅提供了一流的自助餐体验,值得一试。
四、正是牛排质量怎么样
1、正是牛排质量是不错的。它是全国十佳牛排的。
2、牛排作为西餐的食材代表,得到很多商家的青睐,以牛排作为西餐厅的主打菜已经成为时下西餐厅的做法。特别是中国十大牛排品牌正是牛排,他们做的牛排十分有水准,而且已经在多个城市开设了加盟店和连锁店,是一家值得托付和投资的牛排店
五、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伙食怎么样
首先,在二战之前,德国人的生活水平就比较高。
美军士兵回忆,他们从诺曼底登陆前后,去过了北非、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其中,他们认为和美国最为接近,也最文明富裕的,竟然就是德国。
其次,二战期间,希特勒非常重视军人的生活。
在希特勒看来,德意志民族的精英,全部都在军队。
因此,军人应该享受超过德国普通平民,大体相当于中产阶级的各种待遇。
反应在伙食上,德军伙食标准非常高,让苏军之流瞠目结舌。
1939年开始,德国吸收一战经验,实行配给制。
340克面包(普通平民)或685克面包(重体力劳动者)。
70克肉类(普通平民)或170克肉类(重体力劳动者)。
50克脂肪(普通平民)或110克脂肪(重体力劳动者)。
每日所需热量折算:普通平民:2570大卡重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4652大卡
德国人的饮食本来像其他欧洲人一样以肉类为主,每周只配给七八百克的话,做熟之后只有薄薄三四片而已,新鲜蔬菜和鱼也很难看到。
在肉铺和地货铺的门前,常常可以看到排着长队、手持菜篮的主妇。如果看见妇女带了孩子在某家店前等候,这家店一定是有糖果出售;烟纸店前则是衣冠楚楚的男士们,他们排上一两个钟头的长队,只是为了买几支雪茄或者一听香烟。要是这些瘾君子们运气好,买到了想要的商品,想进酒馆喝杯啤酒透透气,那么他们除了酒钱外还要再加一种“战时附加税”。
每日定量,国防军的野战伙食定量标准:
冷餐(前线没有能力生火做饭情况下):
150克脂肪(以黄油,炼乳,60-80克人造奶油,70-90克凝块动物或植物油〉。
120克香肠(新鲜的或罐装的)或者鱼罐头或者奶酪。
125克面食,或者部分以米饭,黑麦、西米或大麦替代。
至多250克新鲜肉类(烹调用油从士兵冷餐用油中扣除)。
8克咖啡或10克人造咖啡(有可能的话以茶叶替代)。
如条件许可可配给鸡蛋、水果和巧克力。
总热量:4500大卡(德国联邦国防军野战食品迄今仍沿用这个热量配给标准)。
可见,德军士兵的伙食远远高于德国平民,尤其是肉、奶供应充足。
战时只要补给线不被切断,德军伙食供应严格控制在24小时内。也就是,食物最多延迟24小时,一定会送到阵地,哪怕四面都是苏军火力炮火封锁。
供在一线作战的士兵食用的食品应在24小时内借助夜色的掩护送达前线:“夜色降临之后,运输兵的到来打破了战斗间歇的沉寂,他们送来了食物,并取走士兵们写好的家信,已经有两周没人来收取这些家信了。送上来的食物是冷咖啡,以及大锅煮出来的杂烩浓汤,我们每个人还得到了半块大面包、一勺人造奶油和人造蜂蜜以及150克肉食或者奶酪。饥饿的我们不能一下把这些东西都吃光,因为下一次食物供给可能在24小时之后才能送到。”
(Velten.Wilhelm.:VomKugelbaumzurHandgranate.DerWegder65.I.D(从火网到手榴弹,第65步兵师战史)Neckargemuend1974,第125页)
直到1944年,德国国内因为轰炸和战败,平民物资供应已经非常困难。
但德军的伙食标准,只是略有降低,食物总量并没有减少,但其中肉类和脂肪的比重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土豆和蔬菜。
有意思的是,德军中有一只著名的青年部队,“希特勒青年团“武装党卫军第12装甲师,别名为“婴儿师”。
这支部队编组时,多是17岁的少年,还没有到18岁的兵役年龄。
给他们的补给很高,但将成年士兵享受的香烟和酒,换成了糖果和巧克力。
希特勒还特别下令,给这些还在发育的少年“每人每周要保证能喝到3.5公升的鲜牛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