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上帝之手是加拿大国家队的吗
上帝之手不是加拿大国家队的,而是指阿根廷足球传奇迭戈·马拉多纳在1986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中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中的一次传奇进球。马拉多纳在比赛中用手接球并将球送入英格兰球门,裁判没有发现违规,这个进球被称为“上帝之手”。因此,上帝之手是指这一具体事件,与加拿大国家队并无关联。
二、什么是上帝之手
1、上帝之手其实是对球王马拉多纳的一个手球有所夸大的说法,当时是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对阵英格兰的比赛上,马拉多纳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兰队的球门,并且裁判判决进球有效,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其实上帝之手就是一个手球,发扬光大不能这么说,上帝之手在足球比赛中是一个犯规的动作,只是裁判没有发觉,也不能说谁会把上帝之手发扬光大,只能说还有几个手球的例子而已。
2、亨利在巴西世界杯欧洲区附加赛的上演了上帝之手。当时亨利在手部停球之后助攻加拉破门,法国因此才淘汰了爱尔兰进军世界杯。
3、还有就是梅西复制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07年6月10日的巴塞罗那与西班牙人这场德比战中,梅西在长途奔袭后门前跃起冲顶,在够不到球的情况下,隐蔽地用手将球打进。
4、这是我能想到的最著名的上帝之手,还有很多,只是我才疏学浅,想到的不多,如果大家想到请在评论去留言。谢谢。
三、为啥叫上帝之手
1、足球比赛中用手将球打进,且被裁判误判有效的情况称为“上帝之手”。
2、比赛进行到下半场第6分钟,双方仍然战成0:0平手。马拉多纳先是将球分给边路的队友巴尔达诺,后者的射门被英格兰后卫霍奇挡住,然后回传给守门员希尔顿。此时,虽然马拉多纳抢到了第一点,但面对人高马大的希尔顿,他想头球攻门难度极大,最终,他选择了用手将球打入球门,由于他的个子矮小,动作也十分隐蔽,突尼斯主裁判纳塞尔没有发现,并判此球有效,希尔顿和他的队友虽然极力争辩,但结局却无法改变
四、为什么马拉多纳的手球被称为上帝之手
马拉多纳是世界杯手球的受益者,手球本来是不光彩的事,但有两大原因,让马拉多纳的手球成为世界杯传奇故事。第一,时代背景: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是发生在1986世界杯足球赛场,此前阿根廷在“马岛大战”输给英国,对于阿根廷民众来说,在足球场上击败英格兰队,已经超越竞技层面本身了,所以哪怕是用手球的方式击败英格兰队,阿根廷民众仍然不会觉得不光彩,因为他们只会觉得“大仇得报”!第二,马拉多纳的口才:老马球技好,这是公认的。实际上老马口才其实也很好,据说在马拉多纳手球进球的瞬间,队友巴蒂斯塔(注意:是巴蒂斯塔,不是巴蒂斯图塔)跑过来问“迭戈,真的没碰到手吗?”老马很淡定说“别管这些了,快庆祝进球吧!”于是阿根廷队开始庆祝。事后采访时,也有足球媒体问世界杯手球的细节,老马只是微微一笑“一半用迭戈的头,一半用上帝的手”,于是“上帝之手”一词就流传开了。第三,马拉多纳的人设:马拉多纳向来以不惧强敌的人设出现,有点古典农民起义领袖的既视感,所以他选择的球队是那不勒斯这种“草根英雄”,而不是尤文图斯这种“老牌贵族”。世界杯赛场,率阿根廷队击败英格兰队,在中立足球媒体看来,有点“第三世界英雄推翻帝国主义”的感觉,哪怕是手球,也会被封为英雄——特别是阿根廷足球媒体更喜欢造神,当然,那时候国际足联也需要一个新球王,而马拉多纳在1986世界杯的“一己之力”绝对符合“球王”的地位,哪怕是有手球进球,也会被那场比赛另一个过五关斩六将进球的经典时刻所掩盖。个人觉得,马拉多纳实力是一点,而结合1986世界杯的时代背景,马拉多纳的口才和马拉多纳的“球王”人设,这几个原因,造成了马拉多纳用手球,却还被称为上帝之手被赞誉的结果。对于那个时期的阿根廷队和世界杯,你还有哪些印象?欢迎一起讨论。
五、马拉多为什么叫上帝之手
1、因为马拉多纳用手将球打进球门,马拉多纳称是上帝之手打进球门的。
2、1986年6月22日,墨西哥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男子足球队在墨西哥城阿兹台克体育场以2-1战胜英格兰男子足球队晋级四强,该场1/4决赛下半场第6分钟,阿根廷队球员迭戈·马拉多纳冲入对方禁区跃起争抢球权时用手将皮球攻入对方球门,突尼斯籍主裁判阿里·本·纳赛尔因视线不佳,判定入球有效。赛后,马拉多纳接受采访谈及该粒进球时表示:“那是马拉多纳的头和上帝的手。”事后,媒体引用了马拉多纳的这种说法,这粒进球也就此被称为“上帝之手”(HandofGod)。该届世界杯上,阿根廷队最终夺取了世界杯冠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