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试驾车怎么样,可靠吗
我自己现在开的就是一年左右的试驾车,所以关于试驾车是否可靠的情况,我自己有着最真实的亲身体验,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对于试驾车的使用感受。
试驾车的性价比非常的高,只要是在4S店购买的试驾车,依然享受新车剩余的质保,行驶的里程数也非常的低,但是在试乘试驾的过程中,车辆不可避免的出现暴力驾驶的情况和剐蹭的现象,但是都有4S店完整的保养和维修记录,因此在车况方面咱们不用担心。
试驾车不等于事故车,同样年份配置的试驾车和二手车相比,我个人更加倾向于试驾车,一般试驾车的更换周期为半年到一年左右,正常新车质保为3年或者10万公里,这也就意味咱们购买试驾车之后,依然可以享受原车剩余的质保时间。
我现在在开的就是我购买的不到一年的别克君威试驾车,这台车是我小弟在4S店上班的时候看到告诉我的,车辆的行驶里程不到1万公里,上牌时间为10个月,车辆配置是1.6t精英技术型(顶配),车辆没有出过保险,车辆在4S店系统里面查询显示有过一次保养记录,前杠做过一次漆,其他记录没有。
带师傅仔细检查过车辆,车辆玻璃没有更换过,轮胎正常使用痕迹且没有更换过,车辆主要框架螺丝没有动过,OBD读取没有任何故障码,于是我就交款提车,并且4S店还答应在赠送我一次保养,在签合同的时候,我让4S店在合同上注明在我购车之前,车辆没有出现过泡水、重大事故以及调表的情况。
整个购车过程中我觉得唯一被坑的地方就是购买保险的情况,强制店内购买全险,还是按照新车的情况购买的,保险费是被他赚了不少。
车辆到现在我已经使用两年,这两年的过程中除了油耗有点高,轮胎因为质量问题起皮我更换过,其他没有任何问题,还有就是昨天突然亮ABS和侧滑故障灯,清洗一下ABS传感器之后暂时没有发现问题。
1、试驾车都是同级别车型中配置最高的,也就是咱们常说的顶配车型。
2、所有车企每年都会对车型进行小改款,所以大部分的试驾车使用年限不会超过一年,同时试乘试驾的路程一般都在十几公里,一年行驶里程不会超过1万公里。
3、试乘试驾车享受4S店新车剩余的质保,也就是说咱们购买试驾车之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有任何质量问题,4S店都会免费更换,试想一下,如果车辆有质量问题的话,两年的测试时间也都会暴露出来了。
4、试驾车一般都会上所属4S店的公司户,所以变相来看的话,试驾车也就是二手车,咱们购车的时候就会省下购置税以及正常的车辆折损的费用,但是相比于同年份同配置的二手车,无疑试驾车的性价比更高,谁也无法保证其他渠道销售的二手车就没有经历过暴力驾驶吧。
5、由于试驾车平时都是短距离的试乘试驾,对于车辆内饰的磨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暴力驾驶,很多人会觉得新车应该低速磨合,其实车辆在出厂之前已经经过磨合,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脆弱,虽然很多人试驾的时候都是地板油,但是毕竟也是少数。
2、当4S店同样车型出现故障需要换件排查时,都是从试驾车上拆取零件测试,这点我咨询过很多在4S店工作的朋友,他们说这都是潜规则,反正没有人知道,但是事后都会订货原厂的更换上去。
3、大部分试驾车在4S店内部基本就被消化完全了,很少一部分会流通到市场上,毕竟内部人员对试驾车的整体车况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4.、4s店可能会以较低的市场价来销售试驾车,但是会从保险上完全的将差价赚回来,这就是所谓的套路。
试驾车的性价比非常的高,我的车开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在购买试驾车的时候,也不能过度的相信4S店,还是需要以检查二手车的标准来检查试驾车,并在签订购车合同的时候,让4S店注明车辆是否出过大事故或者泡水的情况,最后一定要再三和4S店确定保险费用,避免被宰。
二、增程式电动汽车到底怎么样值得选择吗
增程式值得买,不过不是因为增程式先进,而是因为燃油车太落后了!
增程式不值得买,因为早就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
不管是技术先进程度还是实用性,三者排序都是如此:插混>增程>燃油。
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增程式——程是纯电续航里程的程。现在纯电车的技术是不完善的,最长续航不过六七百公里,冬天或者高速行驶还要打一些折扣。因为充电速度限制,以至于纯电车仍旧难以满足长途出行需求,于是就有了增程式解决方案11。它可以随车携带一个发电机,烧油给电池充电。
其实氢燃料电池汽车,或者叫氢能源汽车,也是增程式的一种。区别只是,它发电不是烧汽油,而是加氢。不过说增程式是混动有点牵强,因为它油只用来充电,并没有驱动,所以叫增程式电动车,而不是叫增程式混动。
烧油发电,然后提供给电机驱动车辆。乍一听是不是“脱了裤子放屁”?没错,这就是增程式电动车的落后之处。可是为什么还算它新能源呢?还给发绿牌?不是增程式狡猾,而是燃油车太无能了!
首先说,增程式电动车毕竟也叫电动车,它是有纯电续航里程的,一般在100—200公里不等,也就是说你充电方便的话,在市区内行驶,是可以不用烧油的。正常家庭用车,一年一到两万公里,平均到每一天,无非是30—60公里而已,所以100公里的续航里程足够了。在市区内,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是纯电车开。
只有长途出行的时候,纯电车主都要好好规划一下,我这一趟全程多远,在哪休息,在哪充电。而增程式车主则可以说走就走,大不了我加油呗。大家长途出行毕竟还是少数,所以用油也比较少。国家这才把增程式归为新能源一类,的确可以有效节能减排。
除此之外,哪怕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可是经过了油电的二次能量转换,增程式的燃油效率依旧要比纯燃油车高。还是那句话,燃油车太落后了,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这一点:
比如说在市区行驶,前面30秒的红灯,你排在后面,就要浪费30秒的怠速。而增程式则没有这些问题,不管你是行驶中还是停在原地,发动机始终以最佳工况进行工作,带动发电机给电池充电。烧的油没有一滴浪费,全都转化为电能。
另外,发动机有两个天然短板,一是低扭不足,二是转数区间太窄。什么意思呢?在起步阶段,需要的扭矩(简单理解为力)最大,可是发动机转数太低的话,是无法输出大扭矩的,所以只能拉高转数,消耗更多的燃油,造成浪费。而速度提升,转数升高到一定程度(红线区)就无法再拉升了,所以只能通过变速箱来调节转数。而变速箱又难以避免地带来换挡顿挫,动力中断或者能量损失。
而增程式以电机驱动,所以无需换挡,动力更直接更平顺。而且,因为没有浪费的缘故,所以哪怕经过了一次能量转化,依旧比燃油车更省油。
总结一下:增程式比燃油车更值得买,是因为动力响应更快,更平顺,甚至还更快,用车成本更低,行驶体验更好。
之前说了增程式的优点,接下来说说缺点。
1、能量二次转换,一定会造成浪费。
增程式是烧油发电,之后再用电机驱动车辆。发动机是不参与车辆驱动的。虽然一般来说电机的转换效率很高,能达到95%以上,但是能量损失依旧是避免不了的。
这确切的说不是增程式的缺点,而是电机的缺点。电机在高转数的时候,能量转换效率会大幅度下降,而纯电车一般是没有变速箱的,只有减速齿轮,所以电机转速和车速成正比。而高速路况中,电机始终在高转数区间,转化效率下降。而消耗的电能需要增程器消耗更多的燃油来补充,这就造成了增程式在市区开省油,高速反而会比燃油车更费油。
增程式电动车在市区内可以以“纯电”模式形式,可是有不少理想车主发现,纯电模式也会消耗燃油。这是因为虽然增程式电动车的汽油机并不直驱车辆,但是在急加速的时候,一样需要汽油机启动发电,给电机提供额外的电压以支持大功率输出。
而这些缺点,插电式混动都很好地解决了。
一般来说,插电式混动都有多种形式模式,比如说比亚迪的DM,就是双模——实际上已经是多模了。而多种模式中,就包括了增程式。可以说,增程式只是高级插混技术的一部分而已。
我们用比亚迪的DM-i技术来对比增程式,比如说电机高转数是转换效率下降的问题,DM-i则可以通过发动机直驱车辆来规避这种工况。也就是说低速的时候电机为主,发动机负责增程。高速的时候发动机直驱,电机只负责调节控速。这样在高速行驶时也可以保持高效率,同时解决了能量二次转换的问题。
另外,插电式混动因为发动机可以直驱车辆,所以在性能模式下,发动机和发动机可以一起工作,爆发出最大动力输出,性能比增程式更强。
当然,增程式和插混比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因为没有变速箱,所以增程式可以节省出变速箱的空间,可以搭配更大的电池。在电池能量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增程式往往比插混的纯电续航里程更长。只不过在日常使用中,插电式混动也能把纯电续航里程做到100Km左右,也是够用的,增程式这点优势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纯电车因为续航焦虑的问题,短期内还无法取代燃油车,而插电式混动则可以通过更强劲的动力,更低的油耗,将传统燃油车完全淘汰!比亚迪把秦PlusDM-i价位打到了10万元级别,真正造成了对燃油市场的颠覆。可以立帖为证,只要秦PlusDM-i的产能上来,一大批合资车企必然降价,退出十万级市场!
可以预见地,汽车行业的转型拐点已经到来,就如同以前手机市场的井喷式发展一样,很多传统车企会被淘汰。燃油车的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都已经失去了继续研发的意义。很多车企已经相继宣布停止发动机的研发,而像是采埃孚、爱信精机、加特可这样的变速箱制造商如果不转型的话,也一样要抱着一大堆专利进棺材。
转型是必然要到来的,比亚迪是插电式混动的领军者,就不用多说了。像是长城的柠檬平台DHT,长安的蓝鲸IDD,奇瑞的鲲鹏DHT也都会在下半年面世。鼓吹“真混动不插电”的丰田也玩插电了——几乎所有正经造车的车企都在进行技术转型。
然而,插电式混动是有很高的技术门槛的,而且比亚迪在前面已经竖起了技术壁垒,一些合资厂商想要转型又谈何容易?燃油车是不可能和插混正面竞争的,勉强能给苟延残喘,技术上还没有太大难度的还真就得是增程式!
可以预见,未来五年,会有更多的增程式面世,不过你要知道,会玩插混的是不屑于玩增程的。
1、三缸发动机:30多万的车还用三缸发动机,有点说不过去了。一方面是时间长必然会抖动,行驶体验差,另一方面也侧面体现了理想作为新能源车企的底蕴不足。没有自己的发动机,只能买长安的。哪怕理想能买一个四缸1.5T,热效率高一点的发动机我都不黑它。
2、功率不足:三缸放在一边,1.2T的发动机是不足以驱动这台五米多,2.3吨的中大型SUV的,只是在电池有电的情况下,这种劣势并不明显而已。我们对比一下唐DM-i,只是中型SUV,零百加速8.5S,用的是1.5T的四缸骁云发动机,热效率38%。而理想的零百加速是6.5S,两台电机的最大功率更大,消耗更大,那台1.2T的三缸机是喂不饱的。在一些极端路况下,比如说进藏,一路上坡,理想One在低电量的情况下一直维持高功率输出,增程器会一直维持在高转数,甚至会入不敷出。
3、质保短:所有新能源车,不管是纯电还是插混,购买的前提条件是——电池终身质保!已经有很多车企这样做了,那就应当形成一个门槛,消费者也应该有这个意识,把这一条作为选车的底线。毕竟电池成本太高了,这个风险不应该由消费者来承担。
4、贵:三缸机、1.2T、电池还不终身质保,还卖你33万8。
5、不靠谱:作为新能源车企,能不能活下来是未知数。之前上新款隐瞒消息,侵害老车主利益,说明车企不靠谱。另外,李想作为一家公司的CEO,公众人物,竟然发布“这群臭搞技术的”,“祝愿你们的脑子和血液里都流淌着水银”这种言论,显然人也不靠谱。
最后,如果你问我35万买汉兰达还是买理想One?我会毫不犹豫告诉你买理想One。因为——前面说了,不是理想One值得买,而是汉兰达更垃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