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一、6岁儿童足球训练方法
1、首先要培养兴趣,在娱乐中训练,和成人追球游戏一样,几个人围成一圈,一或二个人在里面追,围圈的人就在圈里不断倒脚,不能让追球的人碰到足球。这个可以一边娱乐,一边训练球感,和意识,大局观,无形中的。
2、真正训练球感时,可以先让小朋友直接带球直线来回跑,先不限定时间,只要求带球稳,不离脚太远。
3、到一定程度后,放上雪糕筒,训练带球绕着雪糕筒来回跑。加强球感。
4、亲子运动,让孩子对兴趣有持久注意力
5、组织亲子运动,大人也一起参加!在刺激孩子们的好奇心同时,把竞争要素加入游戏也有效。家长、孩子在一起动起来体验亲子互动的快乐,通过展现好的榜样享受与孩子们一起快乐吧!
6、孩子有一种被身边的大人认可的欲望,想在集体之中被认可、关注。活用这个特征,与孩子们不断地沟通吧。不仅说赞美的话,还要传递他们热情、刺激、干劲。
7、孩子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充分理解了孩子们的特征,绝对不能忘记个人的身体与思维的差异性。失败和不好的事,当然会存在,孩子们会在每一次胜利与失败下积累下成长起来。
二、如何培养孩子对足球的兴趣
1、很多送孩子去踢球的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刚开始接触足球时,大部分孩子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但是,久而久之,爸爸妈妈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对于去上足球课的热情没先前那么高涨了,训练后也不再主动同父母分享课堂上的有趣经历。
2、这个时候,许多父母往往将原因归咎到孩子自身,认为就是孩子自己对足球不感兴趣了,也就听之任之,直到最后不了了之,没能坚持学习足球。
3、事实是,一切半途而废的经历,都是缺乏有效沟通造成的。那么如何通过沟通交流来引导并培养孩子的足球兴趣,这几点很关键。
4、很多父母在训练课结束之后都会习惯性地问孩子“今天训练课学到什么了?”、“今天练得怎么样?”。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往往也得不到有实际内容的回答。孩子会感到很难回答,或者只会简单回答“还行吧!”。青少年,尤其是十岁以下的儿童,他们对于理解抽象的问题往往有些困难,也很难回答。你问孩子一个很泛的问题,孩子根本无从给你答案。
5、试想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参加了一堂时长几个小时的培训课程后,别人问你今天都学到了什么,你是否能够立刻给出答案呢?
6、所以,一个有效地了解孩子训练情况的问题应该是简单且一定有答案的问题,并且是基于父母先前对孩子具体训练情况有所了解的前提下。
7、——“今天训练课上玩儿新的带球游戏了吗?”
8、——“四个人一组,有一个站中间,然后……”
9、像这样有明确指向的问题,孩子回答起来比较容易,这样才能保证对话有进行下去的可能,家长也能更详实地了解到孩子当天的训练动向。
10、从小我们接受的大多是“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教育,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也经常会不自觉地将这种思维方式代入到同孩子的沟通中。“今天进球了吗”,“教练有没有安排你首发”等经常是家长们习惯问的问题。
11、俗话说问者无心,听者有意。如果孩子在当天的训练课上表现不佳或者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种有明显期待性的问题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因为孩子会担心一旦说出实情,父母会很失望,会批评自己。如此久而久之,孩子难免会把来自父母的压力转嫁到足球课上,认为是足球课导致自己总挨批评,从而抵触参加训练。
12、恰当的提问方式应该是“今天你练习射门时用的左脚还是右脚”,“今天踢训练赛你给队员传了几次球”这种关注过程的问题。因为任何兴趣的养成,关键在于对过程的享受。引导并鼓励孩子与你分享训练过程,听孩子兴高采烈地描述,这样不仅了解了学习状况,也能增加孩子学习足球的兴趣。
13、周末的训练场边,总是会有许多家长观察自己孩子在球场上的表现。很多家长往往忽略掉孩子的进步而只记住了孩子在场上的失误或者表现差强人意之处,等到训练结束后对着又渴又累的孩子喋喋不休自己总结的所谓“注意事项”。
14、我们先不说这种方式是否正确,而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足球的孩子,在用心接受了两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后来到父母身边,想与他们分享你的球场经历时,迎接你的却是劈头盖脸的“指导”,你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15、我们不妨再假设一下,当你观摩训练中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比赛时总是抱怨队友传球太慢,而你是一个有耐心的家长,在训练结束后并没有直接向孩子指明问题所在,而是讲起自己小时候相同的经历:
16、“你觉得今天你和队友配合的怎么样?”
17、“我以前踢球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一开始我的队友总是不能把球传到我的脚下。”
18、“是啊,后来我发现,是不是我速度太快了,于是我试着慢一点儿往前跑。”
19、“后来我每次都能接到队友的传球了。”
20、“当然了,不信下次你可以试一试。”
21、所以,带入性的语言引导可以让孩子在交流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学习到改正的方法。
22、我们一直秉承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样的传统教育理念,从小跟孩子强调要谦虚,不能自夸。谦虚本身没错,可久而久之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把握不好这个“度”,以至于在孩子做对了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儿,没必要总表扬,孩子夸多了容易骄傲”这样的想法。
23、殊不知青少年,尤其是12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是非常喜欢被人夸奖的,就好比成年人通过劳动获取相应的报酬来实现自我价值,并由此产生成就感作为持续下去的动力。
24、多来点儿诸如此类的夸奖,你会发现,这样做非但不会滋长孩子的自满情绪,反而会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加每一次训练课。
25、足球场上,来自长辈的夸奖和鼓励是对孩子本身努力付出的肯定,会激励孩子产生坚持下去的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6、孩子天性好动,足球场是最适合孩子释放无穷能量的好场所。从最初的自由奔跑,到渐渐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意志品质、身体灵活度、反应能力,再到团队配合意识的形成,足球运动可以给一个孩子带来丰富的快乐和成长。
三、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公式
训练目标和任务1.培养儿童球员对足球运动的兴趣;2.培养和发展球感和控制球基本能力,学习基本的运、传、接、射门等技术动作;
3.通过比赛领会"进球与阻止进球"这一足球比赛的基本战术思想,培养抬头观察能力和意识;
4.培养正确的跑、跳技术,发展身体动作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注重抓好柔韧、协调和平衡素质敏感期的训练。二、每周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3-4次,每次训练时间为1-1.5小时。三、训练内容1.技术训练:
熟悉球性和控制球练习为主,包括地滚球、反弹球和空中球。借助游戏形式,来传授最简单的足球技术:运控球、传球、接球和射门。
借助1:1、2:2、3:3和4:4单球门和小球门的比赛向球员介绍足球比赛的基本战术思想"攻与守、进球与阻止进球",认识控球的重要性,鼓励球员去争夺控球权,培养球员抬头观察的能力和意识。
3.身体训练:(1)各种体操和垫上滚、翻运动;(2)练习各种敏捷性的跑、跳跃、跨越,培养反应速度、柔韧性、平衡、协调和节奏感等能力。4.心理训练:
培养儿童球员的求胜欲望和自信心。在任何场合应以鼓励与表扬为主,让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享受足球的快乐。5.理论学习:
懂得简单比赛规则,如进球、手球、界外球等。介绍球星的成长故事,观摩职业队训练和比赛。6.比赛:
参加五人制、四人制为主的比赛。比赛时间为20分钟(上下半场各10分钟),提倡在市内、区内周末举办比赛,比赛使用3号球。7.考核:
考核的内容和方法详见《球星技术-青少年足球技术训练与测评标准》。11岁以下(U-11)年龄组训练大纲一、训练目标和任务
1.进一步提高儿童球员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2.继续熟悉球性和控运球基本技术;3.学习与初步掌握比赛相关的技术:运、传、接、射、抢和头顶球技术;
4.初步掌握正确的跑、跳技术,注重发展儿童球员的动作速度、反应速度、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抓好速度素质敏感期的训练。
四、7岁小学生零基础足球训练方案
1、A.循环练习方法:以多个技术动作为一组,将动作编成几个练习组,进行循环练习,克服枯燥感,保持儿童的新鲜感与兴奋感,利于训练中的“即刻恢复”
2、B.竞赛性练习方法:让练习对象自由结组,对各个技术动作进行练习比赛。互相鼓励。相互讲评。共同提高。
3、C.奖励性练习方法:根据队员对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举行评“星”级活动,激发队员练习的积极性。
4、D.趣味游戏性练习方法:可以自编各种足球游戏,在游戏中设置一至二个技术动作,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动作,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五、3-6岁足球发展指南
1、三到六岁幼儿足球学习:年纪较小,主要是培养兴趣为主。可以和小朋友做一些传球游戏,先用手传,然后用脚传,让小朋友感知足球的重量、大小等。
2、也可以和小朋友看一些关于足球的动画片,比如《足球小将》。场地放一个小球门,让小朋友练习射门,进球给予奖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