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足球运动员心理特点

119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1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一、喜欢橙色的男孩有什么心理

1、喜欢橙色的男孩活动力强,而且精力充沛,但他们并不觉得自己过于好动。这种人结婚的愿望不强,很多人都终身没有结婚。

少儿足球运动员心理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喜欢橙色的人基本上不认生、不拘束,比较开朗,但也有个别的人不太善于交际。

3、喜欢橙色的人竞争心强,从不认输,喜怒哀乐表现得都很激烈。

4、他们支配别人的欲望很强烈,注意力集中,做事效率高,对设计和色彩比较敏感,具有一定的天赋。

5、还喜欢说话,在众人面前讲话时,他们会尽自己的所能让场面热烈起来,甚至还会勉强自己。不过,他们虽然好动、爱说话,但身体并不太好。

二、如何培养孩子对足球的兴趣

1、很多送孩子去踢球的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刚开始接触足球时,大部分孩子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但是,久而久之,爸爸妈妈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对于去上足球课的热情没先前那么高涨了,训练后也不再主动同父母分享课堂上的有趣经历。

2、这个时候,许多父母往往将原因归咎到孩子自身,认为就是孩子自己对足球不感兴趣了,也就听之任之,直到最后不了了之,没能坚持学习足球。

3、事实是,一切半途而废的经历,都是缺乏有效沟通造成的。那么如何通过沟通交流来引导并培养孩子的足球兴趣,这几点很关键。

4、很多父母在训练课结束之后都会习惯性地问孩子“今天训练课学到什么了?”、“今天练得怎么样?”。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往往也得不到有实际内容的回答。孩子会感到很难回答,或者只会简单回答“还行吧!”。青少年,尤其是十岁以下的儿童,他们对于理解抽象的问题往往有些困难,也很难回答。你问孩子一个很泛的问题,孩子根本无从给你答案。

5、试想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参加了一堂时长几个小时的培训课程后,别人问你今天都学到了什么,你是否能够立刻给出答案呢?

6、所以,一个有效地了解孩子训练情况的问题应该是简单且一定有答案的问题,并且是基于父母先前对孩子具体训练情况有所了解的前提下。

7、——“今天训练课上玩儿新的带球游戏了吗?”

8、——“四个人一组,有一个站中间,然后……”

9、像这样有明确指向的问题,孩子回答起来比较容易,这样才能保证对话有进行下去的可能,家长也能更详实地了解到孩子当天的训练动向。

10、从小我们接受的大多是“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教育,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也经常会不自觉地将这种思维方式代入到同孩子的沟通中。“今天进球了吗”,“教练有没有安排你首发”等经常是家长们习惯问的问题。

11、俗话说问者无心,听者有意。如果孩子在当天的训练课上表现不佳或者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种有明显期待性的问题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因为孩子会担心一旦说出实情,父母会很失望,会批评自己。如此久而久之,孩子难免会把来自父母的压力转嫁到足球课上,认为是足球课导致自己总挨批评,从而抵触参加训练。

12、恰当的提问方式应该是“今天你练习射门时用的左脚还是右脚”,“今天踢训练赛你给队员传了几次球”这种关注过程的问题。因为任何兴趣的养成,关键在于对过程的享受。引导并鼓励孩子与你分享训练过程,听孩子兴高采烈地描述,这样不仅了解了学习状况,也能增加孩子学习足球的兴趣。

13、周末的训练场边,总是会有许多家长观察自己孩子在球场上的表现。很多家长往往忽略掉孩子的进步而只记住了孩子在场上的失误或者表现差强人意之处,等到训练结束后对着又渴又累的孩子喋喋不休自己总结的所谓“注意事项”。

14、我们先不说这种方式是否正确,而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喜欢足球的孩子,在用心接受了两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后来到父母身边,想与他们分享你的球场经历时,迎接你的却是劈头盖脸的“指导”,你会是怎样一种心情?

15、我们不妨再假设一下,当你观摩训练中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比赛时总是抱怨队友传球太慢,而你是一个有耐心的家长,在训练结束后并没有直接向孩子指明问题所在,而是讲起自己小时候相同的经历:

16、“你觉得今天你和队友配合的怎么样?”

17、“我以前踢球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一开始我的队友总是不能把球传到我的脚下。”

18、“是啊,后来我发现,是不是我速度太快了,于是我试着慢一点儿往前跑。”

19、“后来我每次都能接到队友的传球了。”

20、“当然了,不信下次你可以试一试。”

21、所以,带入性的语言引导可以让孩子在交流中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学习到改正的方法。

22、我们一直秉承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样的传统教育理念,从小跟孩子强调要谦虚,不能自夸。谦虚本身没错,可久而久之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把握不好这个“度”,以至于在孩子做对了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儿,没必要总表扬,孩子夸多了容易骄傲”这样的想法。

23、殊不知青少年,尤其是12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是非常喜欢被人夸奖的,就好比成年人通过劳动获取相应的报酬来实现自我价值,并由此产生成就感作为持续下去的动力。

24、多来点儿诸如此类的夸奖,你会发现,这样做非但不会滋长孩子的自满情绪,反而会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加每一次训练课。

25、足球场上,来自长辈的夸奖和鼓励是对孩子本身努力付出的肯定,会激励孩子产生坚持下去的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6、孩子天性好动,足球场是最适合孩子释放无穷能量的好场所。从最初的自由奔跑,到渐渐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意志品质、身体灵活度、反应能力,再到团队配合意识的形成,足球运动可以给一个孩子带来丰富的快乐和成长。

三、爱的教育安利柯的性格特点150字

《爱的教育》中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四年级的意大利小男孩,他具有以下性格特点:

1.纯真善良:安利柯拥有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抱有真诚和善良的态度。他对父母的教诲深感激意,对老师的教导充满尊敬,对同学和朋友热心关爱。

2.学习勤奋:安利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渴望知识,勇于追求进步。他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还会在课后自发地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3.待人诚恳友善:安利柯善于与人交往,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他对待他人诚恳真挚,不论对待朋友还是陌生人,都充满友善和关爱。

4.富有同情心:安利柯在面对他人的困难和痛苦时,会伸出援手,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他同情弱者,关心朋友,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心。

5.勇于担当:安利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会有勇气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不畏艰难,敢于承担责任。

6.成长意识:安利柯在生活中的点滴经历中,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努力成长,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总之,《爱的教育》中的安利柯是一个纯真善良、学习勤奋、待人诚恳友善、富有同情心、勇于担当和具有成长意识的优秀少年。他的性格特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四、五岁半孩子心理特征

1、爱学好问。学前儿童普遍具有好奇心,但5岁的儿童已经能注意到较深的或是相关联的现象,喜欢追根问底,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学心,思维更活跃。

2、抽象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能进行一些概括性、抽闲逻辑的活动。

3、会话性能力。可以进行清楚、连续的语言交流,语言具有连续性和逻辑性,并且有足够数量、多种类的词语。

4、有意识的行为增多。有意识有策略地进行观察活动,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活动,例如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找两幅图画的不同之处,而不是乱看乱找。

5、个性初步形成。开始形成自己初步的个性,但还未定型,开始出现相对稳定的兴趣,如爱玩积木、爱玩足球、爱画画、爱跳舞等。

五、如何逗男朋友开心我们共同语言很少他喜欢足球

1、他喜欢足球,你就多放他去踢球,同时你要是也能够喜欢上足球,那么共同语言就多了。

2、男人不容易改变,暂时改变一下是可以的,但是本质上你不能改变太多,特别是他喜欢的东西。

3、如果真的想要跟男友成为人生伴侣,那要么你就多关心一点足球,陪他一起看足球世界杯,陪他去球场运动,给他拍照,抓拍他精彩的射门镜头分享给他,我想都会让他很开心。

4、如果实在不想勉强自己去喜欢足球,也是可以的,人生很多内容,不只是足球一项,多主动交流一下心里的想法,多沟通,也是好的。

5、除了足球,我想,男朋友应该还有不少其他关心的东西,喜爱的东西,如果真的想要让他开心,都可以多关注多了解,要在一起的两个人,一定要彼此多关注多欣赏日子才能长久开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UG体育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