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1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一、【足球】央视的主持人,嘉宾分别是哪些俱乐部的球迷~~~
6月2日11:42足球评论员究竟在现场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一点不明确,你就无法识别真正的足评大腕。有人认为足球评论员的声音跟窗前的鸟叫是一样的,有了能够增加情趣,没有会让你有些寂寞失落,但真正叫些什么却未必要去了解--一句话,是背景音乐。背景音乐也有优劣之分,能否渲染气氛很重要。中国人不习惯放开嗓子,喜欢把声音压得低低的装深沉,所以出不了巴西的那种评论员,就是我们平时听到那种进球的时候大叫“Goooo.............oooooooooooooal"的评论员。用戏剧理论来说,中国的播音员都是太阳型的,不是酒神型的,他们无法在演播室里进入球迷甚至球员的角色---巴西一个很著名的足球评论员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认为他一生只做了一点,就是在演播室里成为本队的第十二人。他无法习惯坐着转播,只能站着大叫。很多体育场为他保留着专用房间。总而言之,鸟叫型的播音大腕中国现在没有。中国人历来很羞涩,只能在许多诗歌里表达羡慕鸟的自由飞行和鸣叫,更多的时候,中国人喜欢在镜头之外大声叫:XX。有人认为足球评论员的重要功能是提供现场的很多素材,资料的选择和陈述本身是有意味的,我同意。比如听唐蒙的球评,其它不说,至少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唐蒙很少抛出什么观点,但在听他引经据典的同时,你能很自然地形成对足球的品味。品味不来自于观点,而来自于基础知识,从这点意义上来说,唐蒙是很多中国球迷非常好的启蒙老师。我一般实在听不到什么好的评论的时候,就转过去听唐蒙。另一种评论员是客座评论员,他本身的卖点也许要比他评了些什么更重要。我觉得上视推出谢晖是很精彩的,虽然谢晖说的很多东西放在楼一晨嘴里会让小楼立刻下岗,但是这对吸引眼球注意根本不影响。谢晖身上集聚了很多商业性客座评论员的要素,球员经历,形象,口齿,都过得去。难能可贵的是,小谢的确很懂球经,讲的很多世界杯故事楼一晨要想半天才能记起来。最后一种看家的功能还是要回到评论,孔子鼓励人述而不作,是委婉地批评大家在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前,最好不要乱放屁,因为放了也是白放。黄健祥是有资格做评论的,因为最好的评论不是让人觉得有理,而是要让人觉得感动。黄真的懂不懂球我不知道,但听他做现场评论的时候,让人觉得至少很有文采,在每年以上亿句的速度产生的足球现场评论中,如果真的有几句可以成为名言流传下来,我想黄可以占不少。电视流行以后,那种死命转述细节的电台作风在慢慢消失。宋世雄是在一片骂声中被PASS的,可是我仍然要尊称他为电台时代的最后一位足评大师,因为在他的时代中,把嘴皮子磨快是听众们的基本要求。
二、足球之夜节目女主持人
1、翁晓萌(1980年7月14日)女,中国中央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是《体育晨报》、《与圣火同行》的节目主持人。被称为央视美女主播。
2、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专题报道总串主持人
3、2002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采访报道
4、2003年女足世界杯专题《铿锵玫瑰》后方编导、配音;
5、2004年雅典奥运会专题报道编导、配音;
6、2005年南京第十届全运会女足记者;
7、2006年德国世界杯早间《晨光战报》主播;
8、2006年哈尔滨全国特殊运动会记者;
9、2006年多哈亚运会乒乓球出镜记者;
10、2007年长春亚冬会花样滑冰项目出镜记者;
11、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队内选拔赛出镜记者;
12、2007年特奥会火炬传递希腊、埃及、英国、日本、韩国、德国跟踪采访报道;
13、2007年5月云南残运会新闻专题采访报道;
14、2008年3月-8月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专题《与圣火同行》主播;
15、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早间专题《早安,奥林匹克》主播;
16、2010年2月加拿大冬奥会《早安,奥林匹克》《奥运速递》《再见,温哥华》专题新闻主播;
三、白岩松采访梅西是什么节目
白岩松采访梅西是一档名为《真相口述》的节目。该节目由白岩松担任主持人,每期节目都邀请到一个公众人物或者事件当事人,在采访中通过当事人的亲自叙述还原事实、探究真相,从而展示真相背后的人性、情感和价值观。节目开始于2016年,主要在中国大陆地区播出,每期节目时长约30分钟到1小时不等。梅西采访是2019年8月30日播出的,在这一期节目中,白岩松采访了阿根廷足球明星梅西,探讨了他的足球生涯和家庭背景、对足球和生活的看法以及世界杯失利等问题。
四、专访梅西的主持人叫什么名字
他是一位著名的体育记者,曾在2013年采访了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的当家球星梅西。在这次采访中,梅西向段暄透露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包括对足球的热爱、对家庭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这次采访成为了梅西职业生涯中的一段经典时刻,也让段暄在体育界声名大噪。
五、问你运动员几号搞笑回复
“运动员几号”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个梗,源自于某国内综艺节目。当时主持人问到一位运动员的球衣号码时,他却回答说“我不知道我几号,我只知道我该怎么打球”。这句回答一瞬间就引爆了全场,成为了经典的“搞笑语录”。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拿这句话开玩笑。相信这句话的火爆程度也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它表明了人们对于简单、直白、幽默的语言的喜爱,也体现了人们对于变通、巧妙、有趣的表述方式的推崇。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运动员几号”式的搞笑回复,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