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2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一、不同国家的足球战术打法
各个国家的足球队有自己的打法套路有自己的风格,比如巴西它们脚法华丽,不靠身体对抗打,类似这样的打法有好多国家消防比如日本西班牙,还有一种用身体对抗长传冲吊的打法,这种打法讲究身体素质,比如英国澳大利亚,还有一种就是以速度与激情的打法韩国就是这种类型。
二、怎么理解足球中的边路进攻
所谓边路进攻,就是以边路的球员为核心,让他持球边路突破传中或者倒三角,或者内切打门等等,典型的球队,拜仁,以边路罗本里贝里为主,现在最具代表的法国的姆巴佩,当时皇马两翼齐飞的c罗跟贝尔……不过这对边路这个球员的水平要求极高,不仅要有超一流的控球技术和传球的能力,还要有过人的速度才行,所以一般都是超级球星来胜任这个角色的,最有代表的c罗,内马尔,姆巴佩,贝尔,罗本,里贝里……当然还有些顶级后卫,比如马塞洛,卡洛斯这样的能力超一流的后卫也能做到
三、假如二战法国主动出击德国会怎样
1、不可能!且没有假如。当时的法国为一战胜利国,但对于刚刚经历过经济大萧条的欧洲而言,其对于德国的态度同英国一样。虽然明知德国为虎狼之心,但迫于国内经济压力与外部环境的不明朗,只能蒙蔽自己的双眼,欺骗自己说德国不会对自己发动战争,然后跟英国一样大搞绥靖政策。
2、毕竟在经历过经济大萧条之后,法国的国内经济状况与英国差不多,所以法国根本就无法调动国内人民的积极性去主动发起战争。因为此时此刻要是主动发起战争,说不定德国就会高举自卫反击的大旗在第一时间灭掉法国。
3、其次就是军事将领们的迂腐,由于二战前夕法国的那些高级军事将领们,基本上都是参加过一战的军官,所以他们的作战思维仍旧停留于一战。在这种作战思维的带动下,才会出现类似于马奇诺防线这种固定要塞,这简直就是一战堑壕战斗的究极进化版。
4、在这种体系下所诞生出的士兵以及作战装备,基本上也都是围绕一战模式所发展的,在这种体系下所发展出来的军队,即便主动发起战斗也会被闪电战以及突击群战术给冲的四分五裂。所以说即便法国选择主动出击去攻打德国,被占领的命运也基本不会发生改变,因为相对于德国,法国的军事能力已经落后的太多了。
四、尤里的复仇法国怎么防空
1、在尤里的复仇法国防空中,有多种策略可以采取。首先,使用防空导弹车辆,如哨兵坦克或海狸式防空车,它们可以有效地打击空中单位。将这些车辆布置在重要的据点和资源点周围,以便及时反击敌方空中进攻。
2、其次,建造防空导弹基地也是一种可靠的防空手段。这些基地可以发射针对空中目标的导弹,具有较长的射程和较高的命中率。将防空导弹基地分布在关键位置,以提供广泛的防空覆盖。
3、最后,拥有自己的飞机部队也可以有效地应对敌方空中威胁。生产并派遣战斗机,如米格战斗机或黑鹰直升机,用于拦截和摧毁敌方空中单位。这些飞机可以在敌方空中力量发动攻击时进行反击,保护法国的领空安全。
4、综上所述,通过合理利用防空导弹车辆、防空导弹基地和飞机部队,法国可以有效地进行防空作战,确保领空安全。
五、法国向德国投降后,英军为何进攻法国海军
1940年7月3日,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下令皇家海军向法属阿尔及利亚米尔斯克比尔港口的法国海军展开进攻,法国海军在损失了3艘主力战舰和1300多名水兵以后,并没有选择与英国开战,而只选择了断绝外交关系。而在其后当德国海军要求法国交出土伦军港的时候,法军却将100多艘军舰凿沉海底,拒绝交给德军,这又是为什么呢?
1940年5月10日,德军以三个集团军群的规模闪击西欧,在5月26日将40万英法联军撵到敦刻尔克以后,在阿道夫的犹豫观望当中,丘吉尔通过千帆竞发竟然在德军的空袭和坦克追击中,营救出了21.5万英军和12.5万法军,但大量重装备留给了德军。
6月4日,德军全线向法国进攻,21日法国宣布投降,并迅速组建了维西政府,法国被肢解为德国、意大利和维西政府三块,德国给了维西政府一定的自主权,此时,法国仍然保留了一些军事上的指挥权。
那么,肯定有人疑惑了,既然法国那么短时间就选择了投降,期间难道一点抵抗都没有吗?号称欧洲最强的法国300万陆军为什么这么不经打呢?事实上,德军闪击西欧以后,法国的装甲坦克实力不仅比德军强,法国的海军和空中打击力量也可以与德军一拼,况且还有英国远征军作后盾支援。
但是,尽管戴高乐组建了装甲旅与古德里安展开了抵抗,法军还有马其诺防线作支撑,但在战略战术上却让德军打了措手不及。在众多作战计划里,德军选择了曼施坦因的“镰刀计划”,这个计划的成功之处,就是从阿登森林奇袭通过,在占领比利时后从法国侧翼进攻法国,这个行动就像一把镰刀收割法国,所以称为“镰刀行动”。
所以,当英法联军不断向比利时方向增兵时,德军并没有向其展开进攻,还专门在马其诺方向作佯攻,主力在阿登森林迅速推进,在通过森林后迅速出现在英法联军背后,并将其撵到了敦刻尔克海滩。
二战爆发前,法国除了有300万的强大陆军外,还有一支排名世界第4的海军战队,舰艇规模达到了238艘,其中有1艘航母、11艘战列舰、几十艘巡洋舰和100多艘潜艇,在当时,法国海军是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日本,连苏联和德国都望尘莫及,可以说,这样一支强大的海军队伍如果落到英国和德国任何一家,都完全可以改变当时战场布局。但遗憾的是,法国选择了哪一方都不给。
7月3日,丘吉尔发现法国投降以后,趁德军还没接手法国海军这个有利的契机,发动了“弩炮行动”,既然法国背弃同盟投降,那也怪不得英军动手了。一面和法国好说好商量,巧妙地从法军手中拿到了22艘军舰和200多艘小型潜艇,另一方面对米尔斯克比尔港口展开了炮击,迫使法军交出军港内的舰艇,但法军宁可损毁也拒绝交出,结果仅有一艘军舰逃出生天。
就到这里,肯定有人问了,法军为什么不还手呢?这里面有个法国不愿意谈及的耻辱。在二战历史上,法国虽然战败了,但最后却成了联合国际五常,虽然在战争初期法国就投降了德国,但在战争后期还是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是戴高乐的自由法国阵线,最终在诺曼底登陆和盟军西线作战中,主要展开地域就是法国。
而在德国占领法国以后,法国有两件事做得让人难以琢磨,一件是法国在作战中俘虏了1000多名德军飞行员,丘吉尔想把这些人送到加拿大去,但被法国拒绝,并交还给了德国成为进攻英国和苏联的空军主力;另一件就是英军想要法国的军舰,德军也想要,但都被英军拒绝,宁可凿沉也不为战争服务。
那么,面对英军的进攻,法军为什么不还手呢?换句话说,既然投降了德国,法国海军为什么不与德军同流合污呢?这确实让人难以理解,如果说法国海军不愿意将舰艇交给德军,但陆军却有2000多辆装甲坦克被德军用于进攻苏联,这又如何解释呢?
从众多资料里得知,当时有人确实提出过相同的问题,贝当无可奈何地说,已经有了一次耻辱,难道还要经历第二次吗?从当时战场环境来看,所谓这第一次的耻辱,当然是指法国投降以后,阿道夫为了报一战战败国签字之仇,选择在贡比涅森林一列火车上举行受降仪式,这既是贝当的难言之痛,也是他投降德国应该付出的代价。而选择凿沉军舰也算是他为同盟国做出的一点贡献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